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2018年公路客運行業市場分析 轉型升級成必然趨勢

2018年公路客運行業市場分析 轉型升級成必然趨勢

1、公路客運市場不斷萎縮

近5年來,公路客運量的持續下滑已成為不爭的事實,尤其是2013-2016年間,每年的下滑率接近20%。有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完營業性公路客運量154.28億人,比上年下降4.7%;全國擁有營運型汽車1435.77萬輛,比上年下降2.5%;全年旅客周轉量10228.71億人公里,比上年下降4.8%。2017年,據交通運輸部測算,公路客運量進一步下降至145.91億人,旅客周轉量下降至9765.06億人公里。

圖表1:2010-2017年我國公路客運量變化趨勢(單位:億人,%)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圖表2:2010-2017年我國公路旅客周轉量變化趨勢(單位:億人公里,%)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自駕、網約車等新型公路運輸方式的迅猛崛起,並越來越受年輕人的青睞,加速了公路客運企業的中短途客運量急劇流失。而鐵路和民航的發展,也讓中長途公路客運市場有些招架不住。

2016年,全國鐵路發動旅客28.14億人,比上年增長11%;旅客周轉量12579億人/公里,增長5.2%。在民航方面,2016年,全國發送旅客4.88億人次,比上年增長11.8%;旅客周轉量8359.5億人/公里,增長14.8%。2012年以來,公路運輸的市場份額不斷被鐵路和民航擠壓。

圖表3:2012-2017年我國不同運輸方式客運量佔比情況(單位:萬人,%)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2、公路客運區域發展不均衡

目前,華東、華中、西南和華南地區是我國公路客運發展較好的地區;其餘各地區2017年無論是公路客運量還是公路旅客周轉量佔總體比重均不超過10%。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區域經濟趨於活躍,特別是在經濟活動較發達的長三角地區,城鄉居民日常流動更為頻繁,即便在機場、高速鐵路、城際鐵路網密布的情況下,公路客運作為客運行業的重要力量,依然充滿生機和活力,當然也存在著許多問題,特別是跨行政區域的短途客運,在大多數城市都面臨日益萎縮的局面。

圖表4:2017年我國公路客運量地區分布情況(單位:%)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圖表5:2017年我國公路旅客周轉量地區分布情況(單位:%)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3、轉型升級成必然趨勢

在綜合運輸發展越來越快的今天,道路運輸顯得有些脆弱,儘管道路客運的客流量佔總數的83%,但發展勢頭和後勁遠不如鐵路和民航。但是,如果公路客運企業能夠尋找到能夠適應市場新形式的發展之路,轉型升級後仍能有較好的前景。

目前,公路客運企業的小而散和單兵作戰已不能適應快速發展的市場,與其被市場擊潰,不如整合資源,抱團取暖,攜手發展,發展壯大。很多地方其實已經在轉型升級上做了很多嘗試。例如,有些企業和旅遊景點合作,客人拿著車牌就可以買到打折的景點門票。再比如,有些企業的場站離廠區很近,轉型做廠包車的業務,不但拉著廠區的工人上下班,在休息日還拉著工人出門。此外,江蘇的網約車「巴士管家」打破了傳統的點對點專線的模式,現在已經有了700萬的用戶。

同時,公路客運企業還可以跟隨有能力、有胸懷的企業融入到移動互聯網中區,走定製班線、網約車的道路;成立客運行業旅遊聯盟,設立行業的旅遊產業基金,通過直接股權投資、重組併購投資等方式投向具有較高成長潛力、帶動效應顯著的旅遊及相關新興業態項目,為全體聯盟成員牟利。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傳統運輸企業變發展貨運服務為發展物流服務已經成為不可迴避的事實。物流業是一個朝陽產業,在客運市場日益萎縮的情況下,客運企業要積極推進現代物流業的發展,順應新興物流業的發展趨勢,抓緊市場調研和協調落實物流項目,也可引進投資者,尋求強強聯合,構建特流基地投資、建設和運作,發展以運輸、倉儲、配送為主的物流運輸體系,進而帶動企業跨入物流行業。

面對運輸市場競爭加大,運營成本、管理費用不斷上升,客運企業需多元化經營,加大其他業務拓展力度,不斷提升其他業務收入,增強企業發展後勁。

以上分析數據來自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中國公路客運中心建設與運營深度調研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頭條前瞻 的精彩文章:

美國無線傳媒巨頭IHeart計劃本周末申請破產 240億美元債務玩脫了!
全球第一廣告業巨頭WPP集團股價下滑15% 曾兩次下調預期利潤

TAG:頭條前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