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春雷起,萬物始芳華

春雷起,萬物始芳華

二十四節氣里,最有氣勢的,當屬驚蟄。

驚蟄時節,萬物復甦,春暖花開,風邪猖狂。飲食起居應順肝之性,令五臟平和。

驚蟄(jīng zhé),古稱「啟蟄」,聲春雷,驚醒了蟄伏冬眠的萬物,也驚醒了沉睡的春天。驚蟄至,仲春時節才算開始。

仲春時節,天氣回暖,蟄蟲就這樣,感春氣驚出而投入春喧,春情瀰漫,花草樹木因此而競艷爭春,仲春二月由此才有奼紫嫣紅,最美的色調。

唐詩有雲:「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田家幾日閑,耕種從此起。」

農諺也說:「過了驚蟄節,春耕不能歇」、「九盡楊花開,農活一齊來。」

田家的清閑日子到了頭,春耕開始了。

生機勃發之際,生活好像一下子都活躍了起來。

你看那春風匆匆,萬物芳華,又是一場新的開始,古往今來,文人墨客自然少不了文思泉湧、詩情萌動。

擬古

東晉·陶淵明

仲春遘時雨,始雷發東隅。

眾蟄各潛駭,草木縱橫舒。

翩翩新來燕,雙雙入我廬。

先巢故尚在,相將還舊居。

自從分別來,門庭日荒蕪。

我心固匪石,君情定何如?

驚蟄之後,漸入仲春。這一天,陶淵明忽然聽到東方隱約傳來春雷的隆隆之聲。這雷聲,震動天地,喚醒了蟄伏一冬的動物昆蟲,也喚醒了積蓄一冬的花花草草,以及他對於故國的思戀。只是,這份忠貞不二的情懷,怕是只能向檐前的燕子絮叨絮叨!

甲戌正月十四日書所見,來日驚蟄節

宋·張元干

老去何堪節物催,放燈中夜忽奔雷。

一聲大震龍蛇起,蚯蚓蝦蟆也出來。

這一年春較早,次日即是元宵節,又是驚蟄節。張元乾的詩不同於陶淵明的委婉柔和,疏狂、豪爽,才是他漢子的寫照。靖康亂,烽煙起,驚醒了北宋的太平夢。

雖然詩里感傷著「老去何堪節物催」,老了、經不起折騰了,但細細品味,卻讓人讀出嚮往龍蛇奮飛的激情—— 管他什麼蚯蚓蛤蟆,我一點也不怕!世間萬物都有安排,大自然對一切生靈同等看待,自己不如達觀看待生死,逍遙於天地之間。

菩薩蠻·春雨

宋·蕭漢傑

春愁一段來無影。著人似醉昏難醒。

煙雨濕闌干。杏花驚蟄寒。

唾壺敲欲破。絕叫憑誰和。

今夜欠添衣。那人知不知。

又是一年驚蟄日,細雨又濕欄杆,杏花初開放,然而總敵不過倒春之寒。深夜飲酒,驚蟄的雷,喚醒了大地,也喚醒了記憶。萬千思緒跟著來,似醉難醒,我的心上人,你可要記得添衣,相隔遙遠,你是否也知道我的念想。

驚蟄家人子輩為易疏簾

宋·范成大

二分春色到窮閻,兒女祈翁出滯淹。

幽蟄夜驚雷奮地,小窗朝爽日篩簾。

惠風全解墨池凍,清晝勝翻雲笈簽。

親友莫嗔情話少,向來屏息似龜蟾。

夜裡雷聲撼動大地,蟄伏的生物被驚醒,早晨陽光透過篩子一樣的窗帘,讓人精神爽朗。和暖的春風使硯池裡的墨水解凍,清爽的白晝帶來的輕快勝過了道書給我的愉快。春日明媚,那就好好從冬天的沉睡里醒來吧!

驚蟄習俗

要吃梨

「梨」諧音「離」,據說,驚蟄吃梨可讓蟲害遠離莊稼,可保全年的好收成,這一天全家都要吃梨。古代走西口者也取「離」的諧音,多有「離家創業」之意。後來,山西的人們驚蟄日吃梨,亦有「努力榮祖」之念。

其實驚蟄後天氣漸暖,易口乾舌燥、外感咳嗽。而梨子性寒味甘,有潤肺止咳、滋陰清熱的功效,此時吃梨,正是滋養。

祭白虎

驚蟄天,祭白虎遠是非。中國的民間傳說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會在這天出來覓食,開口噬人,犯之則在這年之內,常遭邪惡小人,引致百般不順。大家為了自保,便在驚蟄那天祭白虎。

客家「炒蟲」

驚蟄日驅蟲、除蟲、吃蟲的習俗,起源非常古老。驚蟄這一天,閩西古汀州地區客家人,或在熱水中煮帶皮毛的芋子,或炒豆子、炒米穀。民間認為,這樣可以消滅多種小蟲。還有的客家人或做芋子飯、或做芋子餃吃,以芋子象徵「毛蟲」,以吃芋子寓意除百蟲。

青普君總覺得「驚蟄」二字念起來很有美感,春雷乍響謂之驚,萬物復甦謂之蟄,這是一個帶著萌動的節氣,一個「驚」字,單刀直入,風捲殘雲勢如破竹,一路席捲而來,蟄伏了漫長一冬的生靈,就這麼一個接一個地被驚醒。

驚蟄三候

一候,桃始華

驚蟄之日,「桃始華」,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乃鬧春之始,紅入桃花嫩,青歸柳葉新,流水桃花,一眼便是千媚百態。

二候,倉庚鳴

驚蟄後五日「倉庚鳴」,倉庚就是黃鸝,黃鸝最早感春陽之氣,鳥出而鳴啼,皆是春暖花開之慶也。

三候,鷹化為鴻

春氣溫和,連鷹都變得像斑鳩一樣溫柔了。鳩是鳩鴿科部分鳥類的通稱,這裡的鳩亦指布谷鳥。

節氣與青普

節氣,自古有著濃重農耕社會色彩。有人認為,他們滿是塵土,在工業時代顯得腐朽無用。

而青普認為,春花秋月、夏雨冬雪,每個季節都有它對應的自然常態,才讓萬物自在生長,生活也應該是順應自然而生,回歸身心的。

我們總在用科技改變生活,在冬天培育西瓜,在夏天製造滑雪場,反而越活越匆忙,沒有了對生活的期待和驚喜。春天去賞花,冬天去玩雪,正是這些實實在在的季節,才讓我們感知時光變遷,提醒著我們被工作填滿的日復一日的生活其實也有不一樣。

與青普君一同回歸原初,驚蟄時令,萬物生長,你可以在瘦西湖品「煙花三月下揚州」的古韻,可以於麗江白沙賞溫暖陽光下的一場春意盎然,又或者,在南靖的土樓里看一場春耕勞作。

回到大自然的原初,不匆忙也不局促,不干擾也不打攪,自在生活。

往下點一個新高潮

責編 | 海員

圖片 | 部分來源於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普 的精彩文章:

的確,我們會羨慕別人,包括別人的假期

TAG:青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