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皇終於完成了楊貴妃玉像
佛堂中出石棺,高力士命入殮。而李靜忠從中作梗,鼓動御林軍將士開棺驗屍。高力士拚死阻攔,但群情激奮,步步逼近。千鈞一髮之際,陳玄禮挺身而出,請旨代將士驗屍,高力士點點頭,親自抬起貴妃的頭,陳玄禮手試貴妃鼻息,宣布:貴妃已然殯天,眾人竟一片寂然——陳玄禮免盔釋甲,面對馬嵬驛而跪。眾將士也同樣動作,高呼萬歲,李靜忠乘機隱沒黑暗中。李靜忠回稟太子,楊國忠、楊貴妃俱死。下一步就是離開明皇而北向。太子仍是一言不發,張良娣要李靜忠一體辦理。
深夜,日本遣唐使一行掘開墓穴,救了楊貴妃。原來謝阿蠻事先給玉環下了迷藥,使玉環假死,之後又為玉環服下解藥,玉環得以復生。晁衡建議貴妃一行東渡日本避禍。此時,李靜忠覲見李隆基,巧言令色,讓李隆基交權與太子,高力士奮力阻攔,但痛失玉環的李隆基,早已心灰意懶,將君權交給了李亨。(公元756年)七月十三日甲子,四十五歲的皇太子李亨即位於靈武城南樓,改元至德,故天寶十五載亦稱為至德元載。新皇帝宣詔:父皇李隆基從此成為「太上皇」。李靜忠立下大功,被李亨賜名李輔國,把握軍政大權,而傷心欲絕的明皇等繼續跋涉蜀道,在劍門關又遇李白,兩人談論起貴妃依然是萬分動情,然而二人並不知道楊玉環此時還尚在人間。
明皇進入成都,李豫與李瑁帶蜀郡官員迎接。明皇將昭告天下:「我兒上應天心,下順民意,承繼大統,組織平叛,我沒有後顧之憂了。」於是下達制書:「從今天起,我下的制敕稱為『誥』,臣下向我上的表疏一律稱我為『太上皇』。四海軍國大事,先上奏皇帝李亨,聽他的安排,然後告我知道即可。此制立刻宣告天下。」,李瑁與父皇再次相遇,已是物是人非,愛恨情仇早已灰飛煙滅,留下的卻只有對玉環的思念。回到寢宮的明皇畫出楊貴妃像,掛在寢室牆壁上,只見寢室正中的基座上,矗立著一塊璞玉,明皇拿起刻刀,開始雕刻楊貴妃的玉像。
此時在揚州延光寺中,日本遣唐使一行正在計劃著帶逃亡的楊貴妃和謝阿蠻乘船去往日本。在日本武士渡邊制雄周密的計劃,躲過了各種查詢,他們終於上路了。
第十一次遣唐使的大船已開始東渡日本。波濤洶湧中,仍是楊朏護衛在貴妃身邊,貴妃極目遠眺:天蒼蒼,海茫茫。而謝阿蠻看著身邊的貴妃卻十分難過,曾經光彩照人的楊貴妃卻是已經「死去」了。
遣唐使的大船在日本港口停泊,帶來了楊貴妃和謝阿蠻,謝阿蠻身懷高仙芝的孩子,此時馬上就要臨盆,渡邊制雄將她們帶到了鄉間自己的家中。渡邊制雄的父親,在野大臣渡邊誠信對貴妃十分敬仰,熱情地歡迎她,謝阿蠻也在這裡生下了一個美麗的男孩。
用了一年多的時間,明皇終於完成了楊貴妃玉像。就在這時,接到安祿山死之、義軍已平定兩京,肅宗請太上皇回京的消息。明皇決定回京,但要在路過馬嵬時,祭奠一下楊貴妃的墓。深夜,陳玄禮挖掘墳墓,棺材中果然沒有楊貴妃屍體,只有一個錦香囊猶在。高力士和陳玄禮這才向明皇說出當時情形……而一年多時間將此事隱瞞明皇,他們推算,如果貴妃活著,應該隨遣唐使到了日本。李輔國聲勢煊赫地「迎接」太上皇,遭到高力士嘲諷。而明皇急於見到肅宗,且要秘密。在大明宮,肅宗以大禮迎接太上皇,李隆基要求肅宗將未死的楊貴妃從日本迎接回來。肅宗躊躇,而李輔國忽然闖入,攜御林軍將士挾持肅宗,拒絕明皇的要求,並下令,將太上皇「恭送」南內——興慶宮。明皇發現,原來肅宗的皇權已被李輔國架空。明皇剛剛回到南內,發現日本遣唐使晁恆等人從日本秘密潛入宮中,正在興慶宮等候明皇。
明皇從晁恆等人口中得知楊貴妃在日本消息,如獲新生;而楊貴妃亟亟於回到明皇身邊的願望,更讓明皇百感交集,李龜年請命親赴日本,探望貴妃,此時李輔國正與成為大將軍的胡校尉密謀,派出殺手,前往日本暗殺貴妃。
※這首楊貴妃寫的詩,您來看看寫得怎麼樣
※楊貴妃與安祿山那些不可告人的事
TAG:楊貴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