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好的脾胃是健康的根本,您的脾胃還好嗎?

好的脾胃是健康的根本,您的脾胃還好嗎?

吃了嗎?這是國人口中較為常用的一句問候語,最初,反映的是人們在歷經艱難歲月時相互之間一種實實在在的關切,進一步講,脾胃與吃的關係最為密切,因此也可以看作是人們對身體健康的相互提醒,為什麼這麼說呢?

中醫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是人體氣血生化的關鍵,如果一個人的脾胃不好,那麼,身體的氣血就會生成不足,身體各個部分得不到滋養,自然就會出現「枯萎",於是百病叢生。

那麼,中醫的脾,在哪裡?

根據歷代中醫學家的研究分析來看,中醫所說的脾,最接近於西醫學中的「胰腺」及「脾臟」的總稱,但其生理功能又遠非脾和胰所能囊括。

脾在我們身體里,究竟起到什麼作用呢?

中醫認為,脾臟五行屬土,土能生萬物,因此,脾是人體的天天之本,人體所有營養物質的補給,都依賴於脾,它的作用可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1. 脾主運化:運,即轉運輸送,化,即消化吸收。脾主運化,實際上就是脾對我們吃進胃裡的食物的消化、吸收和運輸,經過脾運化後的營養物質,我們稱之為「水谷精微」。

2.脾主生血統血:生血,指經脾運化後的水谷精微是生成血液的主要物質基礎;統血,統是統攝、控制的意思,脾主統血,指脾統攝血液,防止出現皮下出血、便血、尿血等情況,其功能類似現代醫學中的血小板等。

3.脾主升清:升,指上升和輸布;清,指精微物質。脾主升清是指脾具有將水谷精微等營養物質,吸收並輸送到心、肺、頭目等部位,因此脾的功能也類似於原料加工廠及傳送帶。

那麼,怎麼才能知道我的脾胃是否健康?

脾胃不好的人,從外表上就能看出來,有的人面色蒼白,口唇沒有一點光澤;有的過於消瘦,好像一陣風就能吹倒了;有的很胖,看似體格龐大,但一點都不結實;還有的說話有氣無力,精神不振,年紀輕輕卻未老先衰等等,因此,要知道脾胃好不好,我們可以通過以下幾個部位來看:

1.魚際:手掌中間及大魚際對應脾,若發暗亦是脾虛之相。

平時認真調理,自己注意觀察這些部位的變化,可以直觀地感受到脾陽充足的改變。

2.口唇:一般來說,脾胃好的人嘴唇是紅潤的,乾濕適度,潤滑有光;而脾胃不好的嘴唇發白、沒有血色、非常乾燥,裂口子,也可出現口淡無味、口甜、口膩等口味異常的感覺;此外,口臭、牙齦腫痛等癥狀大多和脾胃消化能力不足有關。另外,睡覺時會流口水,也是脾氣不足的表現。

3.鼻子:脾胃的經脈和人的鼻子相連。鼻腔乾燥、嗅覺失靈、流清鼻涕、鼻子出血,很有可能是脾胃虛弱所導致的。鼻翼發紅的人,多考慮胃熱;鼻頭髮青伴有腹痛,也說明脾胃功能不好。

4.耳朵:脾胃虛弱會導致腎得不到後天的補給,中醫常說,腎與雙耳關係最為密切,因此,脾胃虛弱也可表現為耳鳴甚至耳聾。

5.眼睛:脾胃不好容易氣血不足,眼睛得不到氣血的滋養,所以眼睛容易疲勞,看不清東西。另外,中醫認為肝的精氣可以直接從眼睛反映出來,脾為土,肝為木,如果土地貧瘠,那麼樹木也不能很好的生長,所以也會導致眼睛的一系列問題出現。

脾的功能和人的體液的吸收關係很大,如果常出現眼瞼腫、臉腫等現象,也可能是脾的問題。

常說脾胃受傷五臟都遭殃,那麼脾胃和五臟到底有什麼關係呢?

1.心與脾:中醫認為,心屬火,脾屬土,我們可以想像大火過後儘是焦土,因此,得出火能生土的結論,再對應心脾,心就像脾的母親,子需養母,脾就需負責統籌人的氣血,供養心臟,一旦脾出了問題,就會導致心臟疾病。

2.肝與脾:肝與脾互相影響。常有病人告訴我,吃完飯還感覺餓,但肚子卻是鼓鼓的,吃了胃腸葯也不管用。其實,這往往和工作壓力太大或情緒不好導致的肝鬱氣滯有關,必須先養好肝才能解決脾胃的問題。

反過來,脾胃也會影響肝臟,比如脂肪肝出現的根源就在於脾胃無法良好消化食物,使得垃圾處理困難,堆積在肝臟里,從而影響肝的供血和其他功能。

3.肺與脾:脾胃虛最先影響肺。肺像個「宰相」,專門輔佐心臟這個「君主」。肺通過管理體內的氣,協助心臟治理全身。然而,肺氣的盛衰,取決於脾胃的強弱。脾胃虛的人往往會導致肺氣虛,容易患感冒和其他呼吸系統疾病。

4.腎與脾:脾虛往往腎也虛,人的精力充沛腎氣就充足,腎的精氣強弱,還和人的脾胃是否健康,能否提供充足的營養滋養腎臟有關。長期脾虛會導致腎虛,表現為心裡煩熱、容易盜汗,或者畏寒怕冷、手足冰涼。

胃生病大多和人飲食不節制有關,脾生病則與人過度勞累有關,雖然脾胃生病的起因不一樣,但必須一起養。

生活中,我們應該如何養脾,做到未病先防?

其一,脾喜溫燥

脾喜燥惡濕,喜溫惡寒,因此養脾要食些溫性的或燥性的食物或中藥,比如,我們廚房裡常用的各用香料多是溫性偏燥的,因此亦具養脾之功。如紫蔻、砂仁、肉蔻、肉桂、丁香、花椒、大料、小茴香、木香、白芷、良姜、乾薑等等。

此外,脾主土,故需食多含土氣的食物,如地下長的地瓜、山藥等;脾喜溫惡涼,故需食溫;脾色為黃,故需食黃色食物,小米色黃,最養脾土;脾德在緩,故需食甘味以緩脾之情。

其二,香味入脾,可醒脾燥濕

香味入脾,香可醒脾,香可燥濕,亦可讓脾舒暢,炒香的食物多具養脾之功,如炒花生、炒瓜子等。再者,米或麵食烤成半焦半糊時即有香味,亦可養脾。

脾主運化,若脾虛運化無力,常會吃什麼拉什麼,且面黃肌瘦,此時當重視養脾。脾喜甘淡而惡腥辣重濁,因此,甘淡可以養脾;脾氣太虛,吃香喝辣時要注意喲!

其三,勿過食生冷

小孩子從小就要注意勿過食生冷,包括不少瓜果、冷飲、涼水等,因為會傷損脾陽,脾虛之人又可堅持晨起喝生薑紅糖水,有助於溫脾,並能昇陽。

其四,艾灸能溫陽,最合於養脾之需

凡脾虛之人皆可艾灸脾經原穴太白穴,脾經主時為上午9點至11點,因此若能在這個時間內艾灸效果更好,脾性升清而胃性降濁,二者為氣機升降之樞機,故養脾之升要同時養胃之降,可配合針灸或按揉胃經合穴足三里,脾應於季夏,天氣熱時小暑大暑時節最需艾灸,以健脾化濕。

其五,笑是給脾胃最好的禮物

笑是給脾胃最好的禮物。人憤怒、怨恨或焦慮時,胃和臉一樣充血而發紅;人悲傷、沮喪或憂鬱時,胃就變得蒼白,胃液分泌不足,活動也減少。中醫也認為,不良情緒會影響肝的調節功能,進而會影響脾胃,可見,微笑振奮陽氣,是給脾胃最好的禮物。

其六:保健——運動單舉手臂調脾胃

這個動作源於中醫養生操——八段錦,它對脾胃有很好的調節作用。

中醫認為,脾氣主升,胃氣主降,我們吃進體內的食物在脾的作用下轉化為精華物質以後,再通過脾胃的升降功能將這些精華運送到全身,滋養我們的身體,所以,我們調養脾胃的關鍵是使要符合脾胃之氣的運動規律。

具體做法:自然站立,雙膝微微彎曲,兩手捧在小腹前,掌心向上;然後左手翻掌經過胸前往上舉,右手翻掌向右胯旁下按,兩掌一上一下撐開,同時雙腿站直,把身體拉開,略停兩秒後,兩手原路返回,重新合於小腹前,全身放鬆;然後換為單舉右手,重複30次。

其七 多動腳趾

讓脾胃不好的病人多動腳趾,相當於按摩脾胃二經,上班時,可以邊工作邊用腳趾抓地、抓鞋底,每次抓5分鐘,或者在洗腳盆里放一些橢圓形、大小適中的鵝卵石,邊泡腳邊用腳趾抓石頭。

一般來說,脾胃功能變差後導致的自身不適癥狀輕,可以通過食療、運動等方式調理,但如果癥狀較重,影響了生活,則需進行規範系統的治療。

關於脾胃病的治療,中醫調理的方式有很多,我們運用針,灸,罐,刮痧,火龍灸,耳穴等方法治療,特別是對慢性脾胃不和的調理,效果很不錯,請持續繼續關注我們!

原稿出自網路,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脾胃 的精彩文章:

堪比燕窩!冬天給孩子溫補脾胃究竟多重要,一起用它輕鬆搞定
仔細觀察膚色、五官、生活狀態,也能看出脾胃問題,不妨對照自查

TAG:脾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