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讓更多消費者可以體驗到HIFIIMAN拓撲振膜科技的RE800耳塞

讓更多消費者可以體驗到HIFIIMAN拓撲振膜科技的RE800耳塞

一說到HIFIMAN這個品牌,音響發燒友腦海中反映出的品牌形象是磅礴大氣,與精緻婉轉好像不沾邊,這些年來我也聽過了不少HIFIMAN家的耳機產品,平板耳機從HE400到HE560到到HE400I到ED XV2,拓撲振膜動圈旗艦耳塞RE2000,整體都是給人以很硬朗的感覺,和男人家這個形象非常吻合,但實際上男人家也是可以做的很精緻的,最近我一直在聽的RE800,就是一個玲瓏剔透的尤物。

作為HIFIMAN在耳塞方面的獨家秘笈黑科技拓撲振膜動圈技術,現在有兩個產品:RE2000和RE800。

前些日子一直在聽拓撲振膜動圈的旗艦產品RE2000,售價12800元,很好聽,缺點就是價格有些高,雖然值這個價錢,可價格確實是個門檻兒啊,上萬元讓很多希望體驗拓撲振膜動圈耳塞的用戶還是有些障礙。不過不要忘了,和RE2000同時於2017年CES上亮相的RE800發布後並沒有首先在國內上市,而是首先在國外銷售了一段時間後經過改進在國內也正式銷售了,而且從最開始的不能換線設計升級成可換線設計,售價為4388元,價格僅僅相當於RE2000的三分之一,也差不多是現在中高端耳塞的主流價格了,那麼RE800到底怎麼樣呢?今天就來詳細的聊一聊。

首先還是從包裝開始。和HIFIMAN以往的產品一樣,還是一個大大的包裝盒,外面一個彩色的封套,大大的RE800的字樣和產品圖讓很遠都能看出來這個產品是什麼,當然我還是和RE2000一樣,覺著這個產品圖有點兒不是很精緻。撤下來封套,裡邊就是包裝箱了,和RE2000採用的是相同設計,類似密碼箱的包裝箱,但是為了區別定位,包裝箱的材料沒有採用RE2000包裝的皮質,而是特殊的塑料材質。產品標牌也是印字,不像RE2000是採用了將字樣激光雕刻在一塊金屬牌上後粘在箱子表面。這個包裝完全是儀式感足足,當然比起RE2000來材質差些,價錢跟那兒擺著呢。

打開包裝箱,也還是和RE2000的風格一樣,中間的小圓金屬盒子放著耳塞,左右兩邊的長方形紙盒一邊是放的線,一邊是放的耳塞套,完全的對稱設計可以滿足處女座。

RE800採用的是標準MMCX介面可換線設計。隨機標配的線為和HE1000V2,ED X V2一樣的透明外殼高純度單晶銅鍍銀線,線很軟,手感也很好。在耳機線插頭背後,左右兩邊分別用藍色和紅色標記出了左右,由於耳塞是完全對稱的設計,所以在耳塞上並沒有標記左右,只要插上都可以無障礙佩戴,這也是RE800的一個小亮點,換線的時候不用考慮左右聲道的耳塞插反了。

RE800耳塞的設計是完全對稱的,純銅鍍金的材質讓耳塞看起來很明亮。和RE2000是兩個風格。RE2000雖然也是銅製鍍金設計,但是採用了大面積的黑色外殼,而且是一個類似梯形的外形設計,RE800則是全部金色,圓形外形,兩者的區別有點像勞斯萊斯和保時捷跑車,都是好車,但一個凝重大方,一個靈動活潑。

在RE800耳塞背面印著HIFIMAM的H字logo,不知道是用什麼工藝印上去的,有些擔心用的時間長了這個logo會不會磨損,還是不如激光雕刻的那麼讓人放心。

拔下來耳套,可以看到出音口非常的粗壯,在出音口有銀色的金屬濾網保護,防止雜質進入耳塞內部。由於是純銅材質,所以在耳塞正面下方和後面靠近耳機線的地方分別有一個氣孔來保證耳塞內部的氣壓平衡。

正好我手裡有HIFIMAN家RE打頭的前兩代產品,RE400和RE600,一起來看看可以看出來是一個外形設計基因的,RE600是我以前戴的最多的,由於耳塞很細,可以說戴上輕若無物。RE800明顯粗壯了很多,那麼戴起來如何呢?

左邊RE400 中間RE600 右邊RE800

在說明書上說明了RE800有兩種佩戴方法, 一種是正戴,一種是將線繞在耳朵上的反戴,從實際的試聽情況來看,繞耳式的反戴效果會更好些,也是我最近一直在使用的佩戴方式。而且隨機帶的高品質耳機線如果採用正戴的方式感覺會有一些沉,而反戴的方式就完全可以避免這個問題了。在耳塞套的選擇上,RE800提供了硅膠套,三節硅膠套。三節硅膠套試了試確實不習慣,雖然白色硅膠套看上去更好看,我還是喜歡記憶海綿套,聽起來聲音更紮實,而且RE800隨機配備的海綿套質量非常好,不像很多劣質海綿套用幾天就沾了很多灰,一拔下來就拽壞了。

首先在試用白色硅膠套的時候,由於有好幾個大小尺寸的提供,所以只要配上合適的硅膠套,再採用反戴形式將耳機線繞在耳朵上,完全可以做到久戴不累,但是畢竟硅膠套和耳道還是有些縫隙,換成海綿套以後,每次戴耳機以前先捏一捏海綿套再塞進耳朵,戴起來更舒服,由於耳塞本身體積很小,完全沒有不適感,長時間佩戴毫無壓力。不過還要友情提示,為了聽力健康,一次不要聽時間太長啊。

作為耳機,尤其是賣4388元的一款耳機,做工再精良,佩戴再舒服,音質不過硬肯定是不行的。所以最後還是要來談談音質。

拿到RE800了以後 一直在聽,聽了三個多月也完全煲開了,可以達到最佳工作狀態。由於我不是器材黨,不怎麼折騰器材,所以不玩兒線,沒怎麼換線,主要是用的原裝線,也不用各種台機和耳放,只是用音源直接輸出,分別通過HTC A9手機,SONY XPERIA XZ Premium手機,飛傲X5 II,飛傲X7,樂圖PAW5000 II,HIAIMAN HM901S等音源來聽。整體來說,不管通過什麼音樂聲音都不會差。雖然由於是60歐姆的阻抗,放在手機上細節不是很好,手機的音量需要調到最大,但是聲音的整體表現已經很不錯了。而放到幾個專業播放器上,就可以得到非常好的表現。

先用一句話總結:平衡大氣又不失靈動!

雖然我是因為聽了RE2000在先,對RE2000的大氣記憶非常深刻,但就像前面所說的,畢竟RE2000是萬元級產品,對於大多數消費者來說門檻還是較高。而RE800售價僅約為三分之一,可以讓更多的消費者可以體驗到拓撲振膜的HFIMAN之聲。

RE800採用的9.2mm的動圈振膜,雖然整體耳塞的體積很小,但是出來聲音的聲場和密度完全會出人意料。在整體音色上,RE800和RE2000有著很高的一致性,三頻的分配很均勻。低頻都是紮實而且彈性很好,比如聽閆學敏的天下第一鼓時。第一個曲目最開始的大鼓時,鼓聲的回放已經可以達到很高的還原效果了,幾乎可以和頭戴式耳機的回放效果相媲美,不像一般的入耳式耳機聽出來像是打在木板上的聲音,而是打在真正的一個中國大鼓上,聽得出來是有彈性的鼓面,鼓槌打在鼓面中間和邊上的變化很好的可以聽出來,鼓槌離開鼓面後鼓面的顫動,鼓聲的迴音一樣可以表現出來。

高音延展性很好,尤其是在聽我非常愛聽的爵士樂時表現非常好,比如Miles Davis的爵士現場以及爵士當鋪這種現場,鑔的高頻和小號在空間中的細細泛音都回訪的很到位。還有劉漢盛榜單第一張專輯醇音大提琴中,開始的幾個三角鐵和撞鈴的聲音,穆特演奏的小提琴魔鬼的顫音是的高音部分,都可以感到高頻非常的舒服,完全沒有刺耳的感覺。這個處理非常好,有些耳機雖然細節豐富了,但是聽時間長了會很累,RE800做到了細節豐富而又越聽越舒服。

而中頻沒什麼好說的,HIFIMAN家的一貫強項,無論是蔡大媽的人聲,還是前面提到醇音大提琴的大提琴,聽上去都是那麼的自然。

雖然RE800在聲音上的表現已經很好了,但是解析力,整體的音場上和大場面的控制上,RE800距離RE2000還是有一些距離,比如還是在聽天下第一鼓,雖然RE800已經表現的非常好了,但是再用RE2000一聽,發現RE2000在大鼓鼓面敲擊的回放,鼓面震動的餘音等表現會更高一籌。另外像穆索爾斯基的展覽會圖畫,德沃夏克第九交響曲,RR出版的的紅魔鬼專輯這些有著宏大場面的曲目,RE2000比起RE800來還是聽起來更能讓人瘋狂的愛上音樂。但這個區別是需要在安靜的聆聽環境下採用中高端的音源設備和高解析的音樂文件對比試聽才能夠聽得出來,畢竟RE2000的價格差不多相當於RE800的三倍,不是大多數消費者可以接受的。如果只是一般的享受音樂,RE800完全可以滿足絕大部分消費者的需求。

而且畢竟我覺著RE800的顏值比RE2000還是要高些,相信這也是很多人的看法。如果說RE2000是作為HIFIMAN拓撲振膜系列耳塞旗艦,主要承擔淋漓盡致的體現技術標杆和為最挑剔的耳朵準備的話,非常優秀的外形+優秀的聽音+適中的價格,RE800是為更大範圍的音樂愛好者提供的聽音利器。使用RE800的消費者不應該是那種單純為了發燒而發燒,整天追求一些錄音里的細節的器材發燒友,而是真的喜愛音樂,通過高品質的軟體和硬體來享受音樂的音樂發燒友。

最後再來幾張照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影像力 的精彩文章:

這個耳機不僅音質好還會即時翻譯:TOPPERS 智能耳機E1試聽

TAG:影像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