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咖啡亂評第三期—方言

咖啡亂評第三期—方言

論文寫多了,寫什麼都像八股文

中國的城市千城一面。互聯網的大物流大商業時代,不管在哪個城市,你都能逛同一個系列的商場,買到同一件款式的衣服,看同一場電影,看完電影還能去同一家餐廳吃飯。差不多的城市過著差不多同樣的日子,唯二能將城市區分開的,我想一是建築,一是語言。建築是城市的生命,見證了歷史的變遷和生產力的發展。語言就是城市的標籤,是一座城市帶給來這裡的人最直接的印象。

我出生在天津,老家在河南,大學的時候在廈門呆了四年,研究生又跑到哈爾濱讀書,期間還在北京工作過一段時間。算不上人生經歷豐富,也可以說是走南闖北了。如果說這五個地方里我最喜歡的兩種方言,我會選閩南語和北京話。

雖然天津是我的故鄉,可我從來沒覺得天津話好聽過,一是因為天津人耍貧嘴是天性,什麼正經的話一經天津人嘴裡說出來馬上變成找樂子的調性,久而久之一聽到天津話很難跟什麼文化啊底蘊啊聯繫起來,二是天津話跟北方方言的通病一樣,大嗓門,用天津話說就是比較垮(三聲),不像南方的吳儂軟語聽上去嬌小秀氣。

北方方言里我最喜歡北京話,北京話跟天津話異曲同工之處在於耍起嘴皮子來都特溜,所以說相聲的一般都是這倆地兒的人。北京話跟普通話差別還是挺大的,更講究抑揚頓挫,一個句子里好幾個重音,語調基本上是往上揚的,所以聽起來特別帶勁,雖然一口一句您嘞這個您嘞內個,好像很有禮貌的樣子,但是說起來總是一副居高臨下我是大爺的感覺,再加個兒話音能叼上天。喜歡的人呢覺得很颯,不喜歡的呢覺得拽,總之給人的感覺還是很清爽利索的。

跟北京話比起來閩南語應該是南北方言差異里的另一個極端了。

我剛到廈門的時候就被閩南話溫柔到了,一個在車站接新生的小姑娘,一邊幫我們拿行李一邊說著廈門普通話跟我們打招呼,就好像走進了台灣偶像劇,廈門普通話跟台灣腔差不多,喜歡在句末加一些助詞,「啦,呀,啊」之類,喜歡把重音放在最後一個字,而且要把語調拉長,就像撒嬌一樣,傳染力極強,跟東北話難分上下,反正我所有的北方同學在廈門時間待長了都會沾染上那種語氣。當然也存在H、F不分這種能把北方人急死的情況。其實閩南語歷史最為悠久,是唯一一個從上古漢語發展而來的方言,閩南語的歌也是很有特色,溫溫柔柔黏黏膩膩,像廈門的五月下不完的雨。

方言代表了一個城市,反映了一種城市人的性格,也承載著你對那個城市的記憶。於我而言,在一個地方呆久了會厭煩,離開了又開始想念,方言就是這樣一個媒介。有些的遺憾是去過那麼多地方卻沒有學會任何一種方言,天賦不足,但我還是很榮幸有機會去到不同的地方參與了不同人的生活,這也讓我的性格變的更包容。

體驗不同,也是一種意思所在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咖啡 的精彩文章:

神秘而優雅,記憶里的貓王咖啡
星巴克清椰冰搖咖啡

TAG:咖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