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裝電視劇中,最常用錯的十個稱呼(感覺被坑了)
1、奉天承運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這是古裝劇里太監宣讀聖旨必然的開頭,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現在的古裝劇甭管哪朝哪代都是這樣的開頭,其實這是錯誤的,事實上只有明清兩朝是這樣的。
聖旨開頭「奉天承運皇帝」六字是連續的,其餘的兩個字根據聖旨的內容和詔告對象的不同可分為三種,分別為詔曰,制曰和敕曰。「詔曰」是詔告天下的意思,凡重大政事須告知天下臣民的,均使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制曰」是皇帝表達皇恩、宣示百官時使用的,「制曰」只為宣示百官之用,並不下達於普通百姓。
「敕曰」有告誡的意思,皇帝在給官員加官進爵時均會使用敕曰,意為告誡官員要勤於政務,勿貪圖享樂,要忠於朝廷,勿結黨私營,危害朝廷。
2、大人
稱呼當官的為大人,源於清代,源於滿清政府對於漢人思想的奴性控制。而現在,不管哪一年代的古裝戲,全稱大人,不知道誤導了多少觀眾。大人前面一般會加上姓,比如劉大人,但是現在的編劇都稱呼和珅為和大人,這就不對了,和珅姓和嗎?不是,他姓鈕鈷祿,和珅是他的名字,所以按照漢人的叫法叫鈕大人還差不多,哈!
3、奴才和奴婢
現在的影視劇不管是哪朝太監都對皇帝和后妃們自稱奴才,事實上這是錯誤的,宦官自稱奴才始於明代。
清朝的滿臣和入了旗的漢臣也自稱奴才,沒入旗的漢臣只能自稱臣。這事實上這是清廷的一種民族歧視,因為臣比奴才地位更低。而且清朝的女官(即高級宮女)也是自稱奴才。
現在的影視劇宮女們對皇帝和后妃都自稱奴婢,這也是不對的。奴婢的本意為奴隸,男稱奴,女稱婢,奴婢是沒有自由的。倒是在元朝的戲劇中有發現宦官自稱奴婢的,所以可以知曉宦官有自稱奴婢的。
4、夜市
現在不少影視劇在唐朝出現了夜市的劇情。夜市,一般認為起源於北宋東京,在兩宋時期夜市發達,而且商品玲琅滿目,有娛樂場所,有飲食服務,有各種各樣的商業服務。但是在唐朝只有上元節這一天夜市開放,男女們跑到街上看花燈盡情玩樂,這天也是有情男女能在一起的最開心的一天,也因此有說法認為中國的情人節是上元節。
5、稱呼
現在的古裝劇,不管哪朝,漢人對自己父母的稱呼都為爹娘,事實上這未必,稱呼各朝都有差別,比如說南北朝隋唐時期稱呼父親為耶耶,稱呼母親為阿娘。
6、本宮
本宮顧名思義就是指一宮之主,也就是說只有一宮之主才能稱本宮,比如說皇太極在1936年立的五宮,分別是清寧宮皇后博爾濟吉特氏(即孝端文皇后),關雎宮宸妃博爾濟吉特氏(即敏惠恭和元妃),麟趾宮貴妃博爾濟吉特氏(即懿靖大貴妃),衍慶宮淑妃博爾濟吉特氏(即康惠淑妃),永福宮庄妃博爾濟吉特氏(即孝庄文皇后),也就是說只有這五宮的女人才有資格稱本宮,剩餘的皇太極的其他女人都沒有這資格。
大家可能都不知道,太子也能自稱本宮,這是因為太子是東宮之主。因此本宮並不只是皇帝女人的專有稱呼。至於現在的電視劇有的不是一宮之主的女人也自稱本宮,是錯誤的。
7、太醫是如何給宮中女眷看病
宮中女眷可不是尋常的女人,這些都是皇帝的親人,太醫給這些人看病時,那是無法當面診脈的,那是必須在一個屏風外瞧病。那麼屏風外怎麼瞧病呢?相信大家都應該聽說過那就是懸絲診脈。所謂懸絲診脈指的是在古代男女授受不親的情形下,在醫生給女病人瞧病時,用一根絲線,絲線一端綁在女病人的手上,另外一端在醫生手中掌握著,然後判斷脈象,診斷病情。
當然,有點常識的人都知道,這是根本診不到脈搏的。所以太醫只有通過詢問病人,以及花錢賄賂伺候病人的宮女太監,來得知病人的具體病症,這樣才能夠對症下藥,治癒病人。在森嚴的宮禁制度中,太醫能夠給妃嬪當面診治並發生感情這種事,是不可能發生的。
8、擊鼓鳴冤
現在的影視劇中百姓向官吏擊鼓鳴冤的情節時常出現。然而衙門前的鼓最早並不是作如此用,而是官吏的下班鈴聲,鼓一敲就宣告下班了。而作為百姓鳴冤用則是始於明清,在此之前並非如此。因此這也是現代電視劇中經常出現的歷史錯誤。
9、哥哥
哥哥用來稱呼兄長是在唐朝以後,在唐朝前哥是歌的意思,因此在唐朝前的電視劇不應該出現管兄長稱呼哥哥的劇情。而在唐朝前用兄稱呼哥哥,比如說可以稱呼大哥為長兄。
10、公公
現在的電視劇存在這樣一個問題,管任何太監都稱呼公公。實際上這是不符合史實的,公公只是對於年紀較長並且地位最高的尊稱,這個就好比我們現在可以稱呼老爺爺為老公公,須是年老之人。只不過年老往往和地位有一定掛鉤,地位高的太監往往年紀都較大。
另外這裡補充說明一點,用老公稱呼太監,這也是確有其事,只不過是明清兩朝的北京市民對於太監的一種俗稱。史料記載:《紅樓夢》第83回:「門上的人進來回說:『有兩個內相在外,要見二位老爺。』賈赦道:『請進來。門上的人領了老公進來。』」
※中國古代最哲理的54句名言,受益終生
※「推薦」一個小偷的「年終總結」,每個人都該看看!
TAG:詩詞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