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諸葛亮為何挑唆劉備賜死劉封?

諸葛亮為何挑唆劉備賜死劉封?

前言:看見天天快報、騰訊新聞上有「諸葛亮為何要挑唆劉備賜死劉封」的文章,作者認為可能是「因為劉封不是諸葛亮的嫡系,諸葛亮藉機除掉劉封」,我個人覺得,這個似乎高度不夠,倘若我是「事後諸葛亮」,那「即使劉封是我的嫡系,也一定恨死劉封,甚至找機會活活的打死他,這是在劉備還活著的時候,倘若劉備死了,倒是可以放過劉封的」,言歸正傳。

我個人分析,在蜀漢內部,其實有兩種戰略思路,這兩種戰略思路之間的較量或爭鬥,一直延續到蜀漢滅亡為止,可以簡稱為:「諸葛亮戰略思路」、「劉備戰略思路」:

1、諸葛亮的戰略思路:也可以稱之為「《隆中對》思路」,即首先是佔據益州、荊州,然後從這兩個地方兵分兩路,迂迴包抄,勝利大會師;可以看我前面的《諸葛亮有大小兩部《隆中對》,小的給劉備用,大的自己用》一文;

2、劉備的戰略思路:前期是按照諸葛亮《隆中對》思路,後來形勢局勢變化,尤其是馬超的加入,劉備的戰略思路可能發生變化,我認為是形成了「佔據益州、拿下涼州、打下關中,扼守潼關對抗曹魏」的思路,類似於春秋戰國時代秦國的崛起之路。

這兩種戰略思路的繼承人分別是劉禪、姜維。我將會逐篇解釋這兩種思路的產生、存在、相互較勁與鬥爭的過程,真正的戰鬥,未必有硝煙,我先大膽假設再小心求證。

如果從這個角度出發,許多謎團或許可以迎刃而解,關羽為何發動襄樊之戰、馬超為何有過兩個虛職、魏延為何一定要死等等。

劉封

現在,我來分析:劉封為何要死,為何諸葛亮要挑唆劉備殺死劉封,容我慢慢道來,從劉封說起:

一、劉封不援救關羽,他為啥還敢回到成都呢?看看劉備的態度就知道了。

關羽發動襄樊之戰,關鍵時刻要求劉封、孟達發兵相助,兩人以「以山郡初附,未可動搖」推脫,關羽兵敗麥城,在臨沮被殺後,孟達投奔了曹魏,而劉封則回到了成都,發生這麼大的事情,荊州三郡全部丟失,關羽父子被殺,甚至連益州的東大門夷陵也被吳國大將陸遜佔領了,劉封沒有援助關羽,也沒有投奔他人,只是堅持抵抗一下,就跑回了成都,這麼大的事情,他還敢跑回成都,為啥呢?

劉封雖然是劉備的親屬,但只是養子而已,還不是繼子,在古代,養子和繼子有極大的區別,繼子是要有血脈關係才能「過繼」的,是列入宗譜的,而養子則相當於現在的「乾兒子」,不需要血脈關係,甚至連繼承權都沒有,只是有個小名分而已,倘若劉封犯下大錯,別說是養子,即使是繼子,也未必有膽量回到成都,何況此時劉備有三個親生兒子呢,繼子都沒有用,別說區區一個養子。而劉封回到成都後,劉備的態度呢,史書上寫的特別有意思,字裡行間有玄機:「先主責封之侵陵達,又不救羽」,用詞是「責」而不是「罪」,也就是劉備是「責備責怪」劉封,首先責怪劉封平日里欺負宜都太守孟達,然後才責怪劉封不去救關羽;劉封屬於「行為有些問題」,首要的行為問題是「平日里仗勢欺人,欺負孟達」,至於沒有救助關羽的事情,只是次要的行為問題而已;對於劉封的這些行為問題,劉備只是「責」,而不是「罪」。劉封一定知道自己不去救助二叔關羽,最多只是「受到責備」而已,絕對不是「罪行」,所以他才毫無顧忌的跑回成都。

劉封

二、沒有援助關羽,為啥算不上「罪行」呢?劉封心中清楚,劉備等人心中也清楚。

劉封被派到荊州、益州交界處,他的身份是「副軍中郎將」,沒有其他任何行政職務或地方部隊軍隊職務,「中郎將」在漢朝正規年代,是帝王禁衛軍或禁軍、御林軍統領的官職,比如五官中郎將、左右中郎將、虎賁中郎將、羽林中郎將等,比九卿低半級,年新標準也低半級,是「比二千石」,是正式的行政性質的職務,調動到部隊或擔負鎮守地方職責,才會被轉成將軍稱號,而將軍也是如此,將軍不是固定職稱或官職,這個在我前面一篇《趙雲可能是劉備的貼身護衛將軍嗎?》有過較為詳細的論述,各種稱號在三國時期相對比較混亂,到唐代,中郎將又被恢復為禁衛統領的專有名稱,三國時期官職稱呼再混亂,也是按照漢代的脈絡或體制的,「中郎將」必定是帝王諸侯王等人身邊比較貼身的人,屬於「內臣」武官,不屬於中央部隊編製,也不屬於地方軍隊編製。劉封是以「中郎將」的身份到地方,沒有改成將軍稱號,也就意味著劉封是作為劉備身邊的內臣武官派到地方而已,沒有鎮守地方的職責,也沒有調動軍隊的權力,或者說也沒有軍隊可調動,其實主要是去監視其他人,其實就是「監軍」,而他周圍的人呢,申耽是上庸太守兼征北將軍,孟達是宜都太守,手中是有兵權的,而「中郎將」劉封為何敢欺負「宜都太守」孟達呢?

因為劉封是「副軍中郎將」,就是劉備派出去監視孟達等人的,所以劉封才仗勢欺人,行為不太好,居然欺負孟達;而關羽襄樊之戰中,要求劉封、孟達等來救助,孟達是應該去救助的,關羽的職位是「董督荊州」,孟達應該隸屬於關羽管轄,而劉封是「副軍中郎將」,直屬於劉備管轄,關羽無權調動劉封,劉封手中也可能沒有兵力,最多就是帶了一些劉備的禁衛軍而已,從這個角度,也就可以理解劉封為啥可以大著膽子跑回成都,他最多就是沒有隨機應變而已,對於沒有援助關羽,是沒有罪行的,而孟達呢,則屬於有「罪行」,孟達心裡也清楚,「達既懼罪,又忿恚封,遂表辭先主,率所領降魏」,史書用詞是「懼罪」而不是「懼責」,意義完全不一樣。

諸葛亮

三、關羽襄樊之戰徹底失敗,不僅是丟失荊州,最主要的是:諸葛亮《隆中對》戰略思想可能因此而擱淺了。

諸葛亮《隆中對》的戰略思想,基本要求是是立足益州、荊州,然後再兩路分頭出擊,迂迴包抄;其中一個前提條件就是「佔據荊州」;當時劉備只有荊州三個郡,並沒有掌握荊州,要想實現諸葛亮《隆中對》的目標,那首先要拿下荊州其他的地方,佔據整個荊州。

劉備剛剛坐穩益州,當上漢中王,也許,劉備的戰略思路可能開始往涼州方向考慮,也就是不考慮諸葛亮的《隆中對》戰略思路了,從實際局勢出發,要想佔據完整的荊州,那就可能或勢必要和孫權翻臉,且若從荊州出兵北上,也要受制於孫權,同時,悍將馬超的到來,讓劉備覺得往涼州一帶發展更為現實,既不得罪孫權,也可以讓馬超派上大用場。

如果劉備採用自己的涼州方案,那等於就是放棄了諸葛亮的《隆中對》方案,那對於諸葛亮來說,似乎打擊太大了,而且諸葛亮的人脈主要是在荊州附近,涼州一帶,絕對是人生地不熟。也許,劉備在這兩種方案權衡考量之際,關羽突然發動了襄樊之戰,這個應該和諸葛亮有關係,這樣做的目的,可以將劉備的戰術重點和注意力再拉回到荊州地面上,關羽也有了用武之地,如果讓劉備的注意力轉到涼州,那關羽就成為看門人而已,荊州三郡的這道門,還不是益州的防盜門,只能算益州的門房間而已,在發動襄樊之戰這件事情上,對於關羽、諸葛亮都有好處,劉備可能還在猶豫之中,還在權衡兩種方案,唯一沒有想到的,就是關羽敗得這麼快、這麼慘,剛剛水淹七軍名動天下,轉眼之間立馬敗退,而且是一敗塗地,不僅沒有撈到一根稻草,還把手中的荊州三郡全部葬送了,真正的「賠了夫人又折兵」,關羽葬送的,不僅是荊州三郡,可能還葬送了諸葛亮《隆中對》的戰略思路。

關羽

四、從劉備後面的行為來看,諸葛亮的《隆中對》戰略思路可能是被擱淺了。

如果當時劉備勃然大怒,立馬要為關羽報仇,要奪回荊州三郡,要和孫權拚命的話,那諸葛亮的《隆中對》就可以派上用場了,但是,恰恰相反,劉備沒有一點點的表示,連一滴眼淚水也沒有;也許這是劉備權衡利弊,放棄荊州,也就是可能放棄諸葛亮《隆中對》戰略思路了,劉備形成自己的戰略思想,也就是我認為的:「佔據益州、拿下涼州、打下關中,扼守潼關對抗曹魏」,重點轉向涼州了。

一年以後,劉備登基當皇帝,任命馬超是「領涼州牧」,這個「涼州牧」官銜完全是一張空頭支票,劉備和涼州還沒有沾上一點邊呢,但是,劉備絕對不會用一張假支票去糊弄馬超的,沒有這個必要,他其實是先給馬超一個發展方向,同時也在暗示孫權;如果這樣,那諸葛亮的《隆中對》就要束之高閣了,他一直津津樂道念念不忘的《隆中對》也要被人遺忘了,他的理論高度的權威地位也岌岌可危了。

五、如果劉備戰略轉向涼州,諸葛亮《隆中對》被束之高閣,那諸葛亮心裡最恨誰呢?

在關羽被殺,荊州三郡丟失後的一年多時間內,劉備似乎並沒有把目標定格在荊州上,而是可能定格在涼州了,諸葛亮的《隆中對》可能被擱置了,那諸葛亮最恨誰呢?我若是「事後諸葛亮」,那

第一個,肯定恨死關羽父子:諸葛亮似乎沒有哭過或傷心過,劉備也似乎沒有,不過從以前的行為來看,諸葛亮應該和關羽私交比較好,兩人還經常通信的。關羽父子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不被諸葛亮恨死才怪呢。而且一定也說了不少悄悄話,所以劉備才會丟失荊州罪在關羽,關羽是有罪的,倘若關羽活著回到成都,我看也活不長。

第二個,肯定是當時在荊州地面上的那些人或關羽的部下手下屬下,都是你們太無能或不幫忙,包括糜竺、廖化、劉封等,凡是回來的,都該被諸葛亮恨死:

1、劉封屬於不幫忙的:劉封沒有任何「罪行」,劉備也只是「責」,首先是責怪劉封平日里欺負孟達,其次才責怪他不去援救關羽,而諸葛亮挑唆劉備殺死劉封,也不是借口不去救關羽,而是說「剛猛,易世之後終難制御,勸先主因此除之」,是借口劉備「百年之後」的身後事情來勸導,是拿劉阿斗來說事,想想劉封手中沒有軍權兵權,怕啥呢?結果,劉備賜死了劉封,可憐的劉封,等到劉封死了,劉備也許清醒過來,流了不少鼻涕。

2、糜竺:糜竺的死也挺奇怪的,當時他是南郡太守,甚至投降了,但是逃回來之後,劉備也沒有降罪,甚至認為荊州失敗是關羽的「罪責」,特別安慰糜竺「以兄弟罪不相及,崇待如初」,用的詞是「兄弟罪」,說得非常清楚:「荊州失敗的罪責在兄弟關羽身上,和你不相干,不牽連到你」;但是,糜竺最後居然是「慚恚發病,歲餘卒」,劉備起兵發家,糜竺功勞絕對不小啊,本是家產萬貫「貲產鉅億」,「奴客二千,金銀貨幣以助軍資」,出錢出人幫助劉備,還把自己的妹妹送給劉備當夫人,是劉備的大舅子,而且這是劉備最最落魄的時候,「於時困匱,賴此復振」,鹹魚翻身靠糜竺,糜竺的死,也實在蹊蹺。

3、廖化:廖化是關羽的部屬,擔任主簿,兵敗之後投降孫權,通過「詐死」方法逃回成都,我認為,廖化原本亦應該死的,但是他比較堅挺,熬過兩年,熬到劉備去世,這兩年是關鍵時間,劉封、糜竺都死在劉備之前,劉備去世後,諸葛亮掌權,蜀漢的戰略思路,又開始回到了諸葛亮的《隆中對》思想方案上了,諸葛亮青春煥發喜氣洋洋,廖化也就活下來了,我是這麼瞎想的。

劉備

劉封,作為蜀漢最年輕的悍將,跟隨劉備出生入死,諸葛亮為何要挑唆劉被殺死劉封呢?我認為是因為他的《隆中對》戰略思路方案被束之高閣了,他心中有怨氣,再看看後面,執行劉備涼州方案或和涼州沾邊的人員,馬超、魏延(第二任「領涼州牧」),其實死得都挺奇怪的(我在後面會講到),當然了,劉禪是例外。

劉封為何會死呢?我只有這麼理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邊緣漫步者 的精彩文章:

三國,有一個人靠面孔就能不戰而屈人之城,媲美蚩尤、項羽
《封神演義》神仙點評之七:斗姆元君被迫垂簾聽政!

TAG:邊緣漫步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