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推翻武則天擁護李唐統治的功臣的悲慘下場

推翻武則天擁護李唐統治的功臣的悲慘下場

武則天之所以能以一個女人的身份奪取唐王朝,建立新的武周統治,是因為當時的大臣普遍認為反正等她死後,及位的還是李唐子孫,所以沒有強烈反抗,只要忍耐一段時期,屬於李唐的王朝還會來臨。何況武則天並不是一代昏主,在她實際掌權的近五十年間,從未發生農民暴亂,普通老百姓過的日子是相當安穩的。

武周帝國的最後一年即公元705年,雖然武則天年老體弱,卻還沒有傳位的打算。武則天極其看重的宰相張柬之聯合崔玄瑋,桓彥范,敬暉,袁恕己,王同皎,李多祚,組成了意圖推翻武則天統治的政變集團的骨幹。事情發展很順利,當武則天看到衝進宮中的士兵時,沒有大驚失色,好像這種情形在她的腦海里演練過似的,非常配合他們的行動。兩天後,武則天降帝位傳於皇太子李顯,次日李顯登基成為中宗。周王朝落下歷史帷幕,大唐重新站立起來了。

按理說,事情發生很順利,這些人的願望實現了,李顯當皇帝了,不用再懼怕他的母親,戰戰兢兢過日子。文武百官也舒坦了,不用每日對著一個女人三拜九叩,心裡恨恨地想牝雞司晨,口裡還得恭祝她萬萬歲。雙方各得所願,平安過日子得了。可老天爺偏偏不安生,李顯雖說是皇帝,可朝政大權都掌握在他的皇后韋氏是手中,這一點他倒是繼承了父親李治的特點。武則天的侄子武三思非常痛恨這些人逼迫武則天退位,於是串通韋氏天天說這些人的壞話,李顯本身就沒有什麼主意,聽從他們的安排就是。於是這些功臣均遭貶斥。

武三思豈肯善罷甘休,桓彥范雖遭貶斥,但武三思依然假傳聖旨,將桓彥范殺害於流放途中。敬暉被凌遲殺害於崖州,袁恕己受盡折磨後被殺害於環州,此前,崔玄瑋已病故,王同皎已被害。

只有李多祚後來還參與了李重俊誅殺武三思的行動,並在這次事變中,成功地殺死了武三思和武崇訓,不料被部將殺死。

最後說說張柬之,他的結局比起其他幾位還算不錯,流放後,心情無限憤懣,活了八十二歲死去。當初狄仁傑一手提拔其繼任宰相一職,也很受武則天的重用,沒成想倒一手促成了武則天的下台。難道說這是狄仁傑樂意看到的結果嗎?這幾位都是武則天的重臣,他們卻沒有投桃報李,下場豈是一個"悲"字了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回味以往 的精彩文章:

先烈志民族魂 誓死報國不生還
追逐感情遊戲的徐悲鴻辜負了蔣碧薇

TAG:回味以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