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聚焦》——白馬人的儺面具
你好,觀眾朋友,歡迎收看《今日聚焦》!每年正月十五前後,隴南文縣的鐵樓鄉白馬河畔的村村寨寨都有跳「池哥晝」祈福的習俗。「池哥晝」是一種舞蹈,也是一種神聖的祭祀活動,所以,這不是輕易就能跳的。對於白馬人而言,這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即使是在外地打工的年輕人也一定會在這時候趕回村子。那麼「池哥晝」頭戴的青面獠牙木雕彩繪面具有哪些寓意呢?它們在製作工藝上有哪些技巧呢?今天就跟隨著我們的鏡頭一起隨歌起舞,了解儺面具的文化寓意。
每年正月十三開始,在文縣鐵樓鄉,白馬河畔的村村寨寨就開始準備「池哥晝」的祭祀活動,當地人稱做儺面舞。「儺」是「驅鬼逐疫」的儀式。但對於白馬人來說,請驅鬼逐疫的神則更為神聖,它凝固著白馬人古老的傳統。
這個節目是白馬藝術節上的一個儀式表演,講的就是在儺壇請出儺神的儀式。儺壇被稱為眾神之門。白馬人手捧儺面具來到儺壇前進行祭拜,儺面具就被賦予了特定的含義,白馬人相信,此時的儺面有了神的旨意。這樣,戴著儺面具跳「池哥晝」才能驅逐邪氣。
在我國的很多地方都有儺文化,各地的儺面具也各有不同。在白馬河畔流傳下來的儺面具線條粗曠,眼部凸出,色彩反差強烈,而這種有著典型的遠古人類文化特徵的儺文化遺產,在當地的一位手藝人——班傑軍的手中得以傳承。
班傑軍的爺爺曾經是雕刻「池哥晝」面具的老藝人,這種古樸純粹的技藝也給班傑軍留下很多深刻的記憶。製作儺面具在選材上是很講究的,木料要輕巧,便於佩帶和表演。所以,每年七、八月間砍伐好木料,扒皮後放置於山野間,待來年夏天才能將半乾的木料從野外運回,放在潔凈的地方待用。雕刻的木料必須曬到半干。因為木料太濕,雕好會裂縫,太干,也不易雕刻。
「池哥晝」中一般有六幅面具。四個池哥面具,兩個池母面具。雖然雕刻的藝術風格都較粗獷、渾厚,但雕刻製作時的刀法必須保持柔美流暢的線條。
儺面具中最獨到的就屬對眼睛的處理了。四位池哥的面具中都有三隻眼睛,「三目」造型讓面具顯得誇張、神秘,這其實是白馬人對「目文化」的崇拜。其中,池哥面具額頭上的叫「縱目」,下面的兩個眼睛叫「凸目」。「凸目」的雙眼在面具中顯得格外大而突出,具有強烈的衝擊感。正是因為白馬人在很多面具中有「三目」的造型,有的專家認為,白馬人是氐人的後代,古代氐羌民族發祥於青藏高原邊緣的甘川交接地帶,這種「三目神」也主要流行於甘肅、四川、陝南一帶。在民族遷徙與融合的過程中,古代氐羌民族的文化也不斷地與當地漢文化、土著文化進行交融互補。
基本造型雕刻完成後,接下來就是上色了。儺面具面部的文飾是基本固定的,不能更改,但色彩則可以自由搭配,一般以紅、黃、綠、黑等色彩為主。色彩需要間隔幾年翻新一次,以保持色彩的鮮亮。整體雕刻繪製完成以後,還要舉行祭神儀式,白馬人將這種儀式稱為「開光」。
傳統雕刻一個面具大約需要20天左右,整套面具雕刻完成則需要半年的時間。做工太慢,如何創新是班傑軍年輕時的想法。2005年,班傑軍有幸去北京美院木雕專業進修學習一年,本想通過學習新的技術,來改變生活,賺些錢貼補家用,但回來後,班傑軍反而更加堅定對傳統技藝的傳承,他認為儺面具的造型樣式是祖傳的,不能隨意改變,必須世代流傳。
到了正月十五一大早,家家戶戶就圍在跳「池哥晝」的人周圍。舞蹈者頭戴面具,上插錦雞翎,翻穿羊皮襖,背負一串銅鈴,足蹬牛皮靴,左手持寶劍,右手握牛尾刷,邁著遒勁粗獷的舞步,就這樣挨家逐戶地歡跳。「池哥」的舞姿有殺野豬、打老虎、剝猴皮的動作。「池姆」則身穿洒脫漂亮的寬袖對襟長裙,手持一方花手巾,緊跟"池哥"之後,舞姿以模仿種莊稼和家務活為主,一步一合掌一屈腿,一步一轉體一別腰,舞姿柔和優雅,輕盈飄逸。時而還有一個臉抹鍋灰的猴娃子,身穿破衣爛衫,前後隨意亂唱狂跳,他的出現主要是逗樂,增加歡樂氣氛。
每年正月十六,「池哥晝」跳完結束後,白馬人就將面具、服裝、道具等悉數收藏,精心保管起來。等來年,才能再次請出儺面具。白馬人的儺文化在經歷了數千年的傳承演變後,依舊能保留其神秘、原始、古樸、莊重的特色,也給當地帶來了無限商機。越來越多的遊客慕名而來,嘗一嘗當地自製的咂桿酒,跳一跳火圈舞,唱一唱這裡的祝福歌,古老的「池哥晝」,在傳承中也不斷地被賦予新的使命和意義。好,感謝收看!
記者:胡馨月 王愷原
編輯:王學睿
※蘭州國際馬拉松賽榮膺2017年中國田協金牌賽事
※古天樂成勞模,2018年9部電影上映
TAG:甘肅廣播電影電視總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