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心理諮詢的過程是怎樣的?

心理諮詢的過程是怎樣的?

我先說一下我學的流派,我是CBT的,也就是大家所了解的「認知行為療法」。而諮詢的流派當中,還有精神分析和人本主義,每個流派所用的技術是不一樣的,那麼在諮詢的過程當中,也不太相同。

像NLP、催眠、沙盤這些不是流派啊,大家不要弄錯了,這些只能說是「技術」、「方法」和「招式」,很多新入行的諮詢師,以為學這個技術、學那個技術就能把心理諮詢學好了,這是不對的。

我認為心理諮詢的特點很像武俠小說裡面的武功,各種各樣的流派,有各種技術,重要的是內功,比如小無相功、天龍八部功之類的,而什麼獨孤九劍、降龍十八掌這些是招式,內功+招式都打好基礎了,心理諮詢才能做得更好。

那麼,心理諮詢的過程是怎麼樣的呢?我這裡就舉一個我CBT工作的具體操作步驟吧。

第一步,評估和診斷。

這是肯定的,怎麼評估和診斷呢?攝入性會談或者心理測驗,這個階段大概會是1-2次的樣子,通過搜集來訪者的資料,並且進行心理測驗,能夠大致判斷來訪者的心理問題的性質。

使用的量表有SCL-90、EPQ、16PF等,還有CSQ、CBCL,根據來訪者的年齡、性別等特點來用不同的心理測驗。

這裡需要注意的是,心理測驗量表不是亂用的,一定要徵得來訪者的同意,並且說明心理測驗的性質,像SCL-90,是測近一周來的情緒癥狀,並且不能下定義直接做診斷,只是作為分析來訪者心理問題的一個工具,是有局限性的。目的是為了通過這樣的心理測驗,來確認和鞏固來訪者的心理問題,為之後諮詢目標的確立和諮詢方案做好基礎。

第二步,個案概念化。

在我的硬碟里,有個案概念化的解釋和相應的文檔,這個個案概念化是心理諮詢師的基本功,也是最強大的內功,可以這麼說,如果一個諮詢師連個案概念化都不會做,那麼心理諮詢是很難做好的。

上面圖片說了個案概念化的概念,也就是對來訪者的問題進行理論假設,然後針對來訪者的問題要獲得哪些信息,如何利用信息進行臨床預測,從而判斷形成諮詢計劃的雛形,而這些內心活動就是成為概念化的過程。

個案概念化的作用是心理諮詢發生效果的重要環節,對來訪者的問題進行概念化是評估與干預之間承上啟下的重要步驟,既是對評估獲得信息的整合,又是進一步干預的基礎。諮詢師對個案形成的概念化對評估內容具有指導作用,正是根據工作假設選擇適當的干預策略。

那麼做完以後,需要做一個個案概念化的報告,在這裡我虛擬了一份個案報告出來,截部分圖片給大家看。

一般來說,個案概念化的格式包括一般資料、列出的問題、重要歷史、人際風格、環境因素、治療計劃等,需要說明的是,個案概念化不同於對來訪者問題的診斷分類,有些精神病診斷系統雖然有助於評估問題行為和選擇治療方法,但對於一些諮詢對象來說,無異於貼上了毫無意義的標籤,遠不如個案概念化更為實用。

對於諮詢師來講,視諮詢為旅程、視概念化為路標的觀點是非常有幫助的。個案概念化猶如諮詢進程中的指南針一樣,有利於諮詢師清晰地思考來訪者問題的複雜性。

第三步,確定諮詢目標。

商定諮詢目標,商定諮詢目標在諮詢裡面進行討論,有諮詢師和來訪者共同確定,當諮詢目標不一致時,以來訪者的為主。

諮詢目標註意幾點:一是心理學範疇的,不可脫離心理學的範圍,像夫妻離婚這種事情就不是心理諮詢師乾的事。二是注意確定諮詢目標需包含諮詢的次數、範圍等,這些需要在與來訪者的協商中確定。

第四步,制定諮詢方案。

方案裡面有諮詢理論技術的介紹,比如你用的是CBT認知行為療法,那麼裡面就把相應的原理描述出來,並把諮詢的次數、時間、費用等一一列舉清楚,包括要使用的技術,比如沙盤、繪畫、催眠等,把這些也給來訪者說清楚,然後按照計劃執行。

CBT認知行為治療的技術有很多,問題解決和技能訓練、決策、再聚焦、放鬆和正念、暴露、角色扮演……根據諮詢的進度來執行。

第五步,諮詢效果的評估。

諮詢效果如何評估?這裡面就涉及評估的維度。評估一般可以採用以下幾種:

1.求助者的自我評估。雖然這個比較主觀,但卻是最直接的,是他的一個真實反應。

2.社會功能的恢復情況。有沒有正常上班,上學,人際交往是否正常,工作效率有沒有提高。

3.家人、親戚、朋友的評價。有沒有在家吵架,爭吵,亂髮脾氣、摔東西等

4.前後心理測量的比較。諮詢效果的評估,少不了心理測驗,所以這個心理諮詢師一定是要會使用的,特別是前後分數的對比,看一下有哪些變化。

5.諮詢師的觀察和評定。在情緒、認知、行為等方面有沒有存在變化。

另外,還有諮詢期間的各種記錄,也是很重要的,基本上諮詢師一個案例下來,記錄一大堆,紙質檔和電子檔都是,截個圖給大家看吧。

第六步,強化治療。

可以用之前所用的技術和方法,根據來訪者的具體情況然後制訂合適的方法,強化鞏固他的認知和行為,這一步也比較關鍵,也是治療能否有效的其中一個步驟。

第七步,再教育以及結束。

讓來訪者熟練掌握新的認知和觀念,並運用到新的生活當中,完成案例分析報告。

大致的CBT的過程就是這樣,裡面的技術如何使用、怎麼操作那個比較繁瑣,如果要列舉實際操作的過程,也是也很多要講的。不過這樣列舉和圖片並茂的形式,相信很多人應該能了解心理諮詢的過程是怎麼樣的吧?

不管是精神分析還是人本主義,其基本的設置都差不多的,最大的變化就在中間使用的技術層面。

反正我覺得不管白貓黑貓,抓到耗子就是好貓,技術隨便你怎麼用,只要在合理地規範以內,並且和求助者協商清楚,使用規範,能起到效果,怎麼用都行。有時候閑著沒事,在督導忙的情況下自己搞搞沙盤,或者意象治療的學習,也是一個不錯的方式。

希望這個回答能夠給很多新入行的諮詢師或者來訪者提供一些參考,能讓大家了解心理諮詢的過程我也就很欣慰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心理與生活 的精彩文章:

如今,我們迎來了寫作的黃金時代

TAG:心理與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