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在沒有軍銜的時代,為何劃分軍官和士兵的等級?

在沒有軍銜的時代,為何劃分軍官和士兵的等級?

說起軍銜,相信當過兵的朋友都不陌生。目前的軍銜分為將官、校官、尉官、士官等等,言而總之非常的詳細。有一個問題出現了,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我們的軍隊是沒有軍銜的。那麼,在沒有軍銜的時代,如何劃分軍官和幹部的等級呢?其實,每個時期都有不同的辦法。每個時期總能分得清楚,並不是大家想想的那樣。

在抗戰時期,由於第一要務是打仗,所以在部隊等級問題上沒有進行劃分。但是隨著全國局勢的逐步穩定,軍隊也開始逐步正規化。因此,推出一套等級劃分方案已經勢在必行。在1952年,中國軍隊開始實行11等劃分計劃。具體來說是這樣的,把全軍各級官兵劃分為11等,普通的戰士自然是11等,班長和副班長都是第10等,這樣以此類推。大區級指揮官是二級,至於一級則是那些指揮過百萬大軍的統帥們,也就是後來的十大元帥。

1955年,中國開始實行軍銜。當時,一級軍官基本上被授予元帥軍銜。1955年頒布的軍銜分為帥官、將官、校官等等,軍銜劃分非常的詳細。但這套軍銜只使用了10年時間,到了1965年,軍銜暫時退出了歷史舞台。與此同時,中國軍隊開始換髮65式軍服。由於沒有軍銜,65式軍服有一個很大的特點。當時,軍官的上衣有4個口袋,而士兵的上衣只有2個口袋。家屬給部隊的親人寫信,就是希望早日穿上4個兜。

由於沒有軍銜,軍隊當時也按照行政幹部的等級進行劃分。行政幹部總計劃分了27個等級,第一和第二等級太高。軍隊是直接從第三等級開始的,其中大區的將領為4級幹部,也是以此類推。排長為23級,排長以下的4級都是臨時性的,其中普通士兵是第27級。所以說,即便在沒有軍銜的時代,也有不同的等級。當然,由於沒有軍銜,在外表上是看不出來的。比如排長和團長的軍服一模一樣,如果排長再老一點,就徹底分不清了。

到了1980年,軍隊的等級劃分重新進行了調整。軍隊等級劃分為18個等級,劃分為正軍級、副軍級、正師級等等,其實這已經和軍銜非常類似。在歷史的長河中,30年代的蘇聯軍隊也曾出現了類似的情況。沒有標準的軍銜,但是劃分了不同的等級。到了1988年,經過慎重的考慮,軍銜重新在部隊中使用。不過,這次頒布的軍銜,與1955年的軍銜截然不同。

與1955年頒布的軍銜相比,1988年的軍銜取消了元帥、大將、大尉等軍銜。與此同時,出現了一級上將。但是由於沒有授予任何人,所以在1994年又取消了。在我們的軍隊中,洪學智將軍在兩次授銜中,都被授予上將,這是絕無僅有的。至於現在,軍銜則成了部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目前,世界各國軍隊都採用了軍銜,這是大勢所趨,也是軍隊發展的必然結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轉瞬繁華萬里 的精彩文章:

戰國七雄中,擁有最大的疆域,楚國為何沒有成功?
先後兩次復國,中山國如何在夾縫裡支撐了350年?

TAG:轉瞬繁華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