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劉邦和朱棣的倆完全相反的國策,一個讓漢朝霸氣,一個讓明朝硬氣

劉邦和朱棣的倆完全相反的國策,一個讓漢朝霸氣,一個讓明朝硬氣

說起古代輝煌的兩個王朝漢朝和明朝,直到今天都是讓人無限懷念,因為別的不說,這兩個王朝在當時所在的時代,大部分時間都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同時,漢朝給後世留下了深厚的漢文化,包括現在中國人數最多的民族「漢」,漢服,漢字等等,而明朝的強硬,霸氣,決不妥協,更像是我們中華人民永不會被打斷的精神脊樑一般。

然而,這兩個歷史上絕不可被忽視的王朝,他們各有一個國策,竟然是截然相反的,但這兩個截然相反的國策,卻成就了漢朝的霸氣和明朝的硬氣。這個國策,就是漢朝的和親納貢和明朝的不和親不納貢。那麼,這兩個看起來背道而馳的政策,是怎麼成就了漢明兩個王朝的呢?

其實,這還得從當時的時局分析,漢朝是秦朝的後繼之朝,可是漢朝得國是一個極其艱難的過程,秦朝雖然強大,但是秦朝的滅亡卻恰恰是因為秦朝幾乎把國內的有生力量給折磨殆盡了,秦末時期,又是幾路起義軍接連對秦作戰,先是陳勝吳廣起義,後又是劉邦項羽,最後劉邦和項羽展開決戰。

可以說每一次大型的戰役,秦朝的全國範圍來看,都是對秦朝人民的巨大傷害,最後到了劉邦奪取天下,不知有幾百萬人受到戰火荼毒,當然這其中還得包括平民的傷亡。可是無論秦朝內部怎麼打,打到最後劉邦奪了天下,那都是秦朝國內的內部矛盾,這個時候,北方的匈奴已經按捺不住了。

匈奴的強大,不是從秦末就開始的,在戰國時期,匈奴就逐步發展壯大,但是當時強大的趙國幾乎把匈奴吊起來打,這也導致匈奴在很長一段時間只敢在北方放牧,不敢到南邊來進犯。而秦滅六國,是一場大混戰,這個時候匈奴在休養,秦末劉邦得國,秦國內部又是一場大混戰,這個時候匈奴仍然在休養。

秦始皇對於匈奴,其實也是極其重視的,所以才會修建長城,而剛剛建國的漢朝,非常羸弱,根本就不是強大的匈奴的對手,甚至劉邦差點在白登之圍中喪命。此時的漢朝,若是跟匈奴硬碰硬,很有可能會得到一個魚死網破的下場,而漢高祖劉邦其人,是一個無賴型的人,和項羽爭天下時,都是非常隱忍的,他可以為了大事完全不拘小節。

所以,劉邦選擇了妥協性的和親政策,最後甚至還給匈奴送去大量的財物、美女等。而後,崛起的漢朝將匈奴所給予的恥辱全部還了回去,衛青和霍去病打得匈奴雞飛狗跳,抱頭鼠竄。但是後期漢朝仍然對匈奴有著和親的政策,比如漢元帝時期的昭君出塞,流傳千古。

而漢朝選擇的和親,實際上是一種權宜之計,得到的效果雖然不好,可通過這項政策,也是爭取到了寶貴的時間,而後,強大起來的漢朝,也能夠霸氣起來。

而明朝之所以不稱臣不納貢,除了明朝皇帝強硬的骨氣之外,還得從明朝奪取的江山說起,明朝是元朝的後繼王朝,而元朝的統治,不可謂不是失敗,元朝把人劃分等級,在後期驕奢淫逸,賦稅極重,把第四等的百姓不當人看,可是當時第四等的人是全國人口中最多的。

而後,朱元璋一步步將元朝趕到在宋朝以前的舊地,並且對當時的殘餘政權北元極其防範。而朱棣,就是在防守北元的第一防線要燕京,還兩次率軍親政,在登上皇位之後,直接遷都北京,因為沒有人比朱棣更清楚北元遠沒有世人想像的那麼弱,所以他要親自守住國門。

而他的不和親政策,也是明朝和元朝的確是充滿了深仇大恨,他自己對於元朝人兇狠的切身感受,加上他自己本身也是一個強硬的人等這些綜合因素結合的。而後,明朝的後繼之君,真的就繼承了他的這個國策,直到明朝滅亡,崇禎在內憂外患,國內氣候劇變之時,也沒有要用和親暫穩一下局勢,明朝的硬氣,的確是值得傳頌。

(如果您覺得筆者的文章寫得還行的話,就請為筆者的文章點個贊吧,您的舉手之勞,對筆者來說是一種莫大的榮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漢朝 的精彩文章:

沙河改道之後(一)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衣錦還鄉,你還知道哪些具有連動式用法的成語?

TAG:漢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