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王梵志,有禪意的唐詩,寒山和拾得,禪境的最高境界

王梵志,有禪意的唐詩,寒山和拾得,禪境的最高境界

唐詩之中,有很大一部分詩歌,有著濃濃的禪意,人們乾脆就將這些詩歌稱為「禪詩」。喜歡寫禪詩的人,可是大有人在啊,有的人,本身就是和尚,王梵志、寒山、拾得,皎然等,都能寫一手絕妙的禪詩;還有的人,卻並非佛門之人,而是一些篤信佛教,崇尚佛家思想的文人,比如剛才所說的王維,就是其中的代表。

有些禪詩,是直接談禪的,可以看成是法師在講經說法之前的楔子。比如唐朝著名的詩人王梵志,就是其中之一,他的詩歌極為通俗,人人都能夠看得懂,可是,細細讀來,卻能夠發現,這其中乃是暗含禪機的。「非相非非相,無明無無明。相逐妄中出,明從暗裡生。明通暗即合,妄絕相還清。能知寂滅樂,自然無色聲。」這就是王梵志的一首詩,詩中充滿了佛家所特有的辯證思想。

當然,如果光光只是講佛理的話,還顯不出禪詩的妙處,有些禪詩,往往通過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小現象入手,用深入淺出的語句,在詩歌中闡明一個道理。

「梵志翻著襪,人皆道是錯。乍可刺你眼,不可隱我腳」,這首詩只是講了一個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情,把襪子給穿反了,若是尋常人,襪子穿反了,再正過來穿不是就可以了嗎,可是,王梵志卻偏偏不這樣,他硬是從這件小事情出發,闡述了一個道理,「乍可刺你眼,不可隱我腳」,我們不要因為別人如何看待自己,就改變了自己的初衷。這樣的詩歌,充滿禪意,的確是值得人回味再三啊。

除了王梵志以外,唐朝的寒山和拾得,也是兩個著名的詩僧,他們在佛學上的造詣很深,寫出來的詩歌,自然也是禪意十足的。「莊子說送終,天地為棺槨。吾歸此有時,唯須一番箔。死將喂青蠅,吊不勞白鶴。餓著首陽山,生廉死亦樂。」

這首詩歌,從表面上看,詩中的首句就提到了「莊子」,似乎並不是一首與佛教有關的詩歌,而反而是和道教有那麼一點關係,可是,仔細看下去的話,便會發現,詩中所提到的那種人生觀和生死觀,卻正是佛教思想中所講求的。

大唐朝海納百川,各種思想交融,所以,為了讓更多人能夠接受這樣的禪詩,寫詩之人,也是頗費了一些心思的,他們也在詩歌中,夾雜了一切非佛經的歷史典故,以使得讀者能夠在潛移默化中欣然接受他們的佛學思想。

其實,從寒山和拾得的詩歌中,還是比較能清楚明白地看出佛教的影子的,而有一些詩歌呢,則寫得更為隱晦,從表面上看的話,那就是一首普普通通的詠物詩、寫景詩、抒情詩,可是,你要是細細品味那詩中的韻味,就能夠發現,這其中原來也是暗含禪機的呢。

看文悅的《山居》,就能夠明白這一點了。「片片殘紅隨水遠,依依煙樹帶斜陽。橫筇石上誰相問,猿嘯一聲天外長。」從表面上看的話,這首詩歌,就是一首普普通通的山水詩,詩歌之中沒有提到一個「佛」字,一個「禪」字,也沒有提到任何與佛家思想扯得上關係的事物。可是,這首詩歌中所深藏的禪意,卻是需要細細思索,才能品讀出來的呢。

的確,殘紅飄遠,斜陽夕照,一派暮春的景象,這樣的詩句,乃是很尋常的景色描寫,可是,下句中的「橫筇石上」,坐聽猿嘯,卻又能夠讓人體會到,一種修禪之人內心的寧靜。

在古代詩歌中,猿猴的啼叫聲,常常用來和杜鵑的哀鳴聲並稱,「杜鵑啼血猿哀鳴」,那是最為凄厲的了,正所謂,「鳥鳴山更幽」,在這幽靜的深山之中,突然聽見那麼一聲猿嘯,足以讓一個凝神靜坐的人嚇一跳,再加上猿嘯又是如此凄婉,足以讓人感到心驚膽寒的啊。

可是,在這樣的一個環境之下,詩人卻依然能夠在石上靜坐,獨自參禪修佛,他的內心之中,定然已經早就淡忘了塵世間的紛爭,變得一片恬靜了啊。無嗔無喜,心境澄明,超然物外,天人合一,這種意境,不就是禪境的最高境界嗎?

如此看來的話,這首詩歌雖然從字面上看沒有提到一個「佛」字,可是,詩中所體現的意境,卻體現了一種修禪之人靜觀內心的濃濃禪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駭氏傳奇 的精彩文章:

沒有特殊的流派,詩壇全能冠軍杜甫,心憂天下的杜少陵

TAG:駭氏傳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