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電白 史記21進士李作 茂名第一位進士

電白 史記21進士李作 茂名第一位進士

在宋朝,電白有5個考中進士,至明清期間,電白考中文科進士的共有13人,他們是李作、蔣思問、楊應辰、黃瑢、蔣科、楊應角、楊維寶、黃子平、陳永昌、崔浩、吳守貞、黎日升、王二清,武科進士共有8人,他們是滿世榮、周家棟、張一傑、張廷欽、張維魁、邵應邲、黎侍舜、崔顯南。在此期間,電白考中文舉的文人有93人,此外,還有一大批在國子監、府學、縣學中就讀的監生、貢生。他們都是電白歷史上的文化名人,他們著作的詩、詞、散文等文學作品便有59種205卷(冊)。其中有些著作還被選輯入地方著名的學術叢書。如《廣東文徵》,選輯了廣東省自漢清各朝代文化人名的優秀文章三千餘篇,內電白被選編入的便有3人11篇文章。是茂名地區被選編入該書人數最多、文章最多的一個縣。

文進士13名

李作,電白人,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登甲午科進士,茂名地區最早的一個進士。

蔣思問,南宋淳佑十年(1250年)登庚戌科進士。親弟蔣科南宋寶佑四年(1256年)登丙辰科進士,為電白兄弟同登進士。

楊應辰,字大遇,號松庵,南宋寶佑四年(1256年)登丙辰科進士,名列二甲,賜迸士出身。與黃瑢、蔣科同榜登第,為電白同科3進士,實為粵西爭光。任翰林院修撰,後升雷州廉訪使、湖廣經略使。墓在電白電城西南博賀灣白蕉嶺。

黃瑢,字聲和,電白長山村,紹定元年(1228年)八月十六日丑時生,南宋寶佑四年(1256年)登丙辰科進士,名列二甲,賜迸士出身。與楊應辰、蔣科同榜登第,為電白同科3進士,實為粵西爭光。任職未詳。

蔣科,蔣思問親弟,字進之,生卒年月未詳。電白縣人。蔣科原名聖傳,少聰穎好學,精尚書、周禮,其父的同事郎南夫稱讚說:「能取科甲者必此兒也」,因此更名為科。宋寶祐三年(1255年)中舉,南宋寶佑四年(1256年)登丙辰科進士。名列三甲,賜同進士出身。與楊應辰、黃珞同榜登第,為電白同科3進士,實為粵西爭光。初授瓊州(治所今海南省瓊山縣東)教諭,辦學條件雖艱苦,但科篤志教養,育人勤奮,持己廉潔,深得學子信賴。蔣科在任期間,廣集瓊州人文資料,勒刻有《瓊州十二進士》碑文。任滿升儋州宜倫縣(今海南省儋縣西北舊儋縣)令,多有政績,特別是在撫循、教化苗、黎族等少數民族事業中卓有建樹。

楊應角,上科進士楊應辰弟,南宋咸淳十年(1274年)登甲戌科進士,名列三甲。與王龍澤同榜。任海北道提舉。

楊惟寶,爵山村(竹山鎮)人,元朝延佑(丙辰)三年(1316年)登進士。因張士誠起兵,朝廷大亂,遂隱居於家鄉。

黃子平,字逢熙,號觀瀾,元朝末仁宗至正十一年辛卯(1351)出生於電白縣水東區長山村(今屬茂名市茂港區海尾村)亦漁亦農的海濱家庭。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七年甲子(1384),黃子平在鄉試(省試)中考取經魁,單科第一。次年乙丑(1385),與兄長黃子太為同榜進士,名列二甲二十六名,賜進士出身,粵西上下轟動一時。黃子平初官監察御史(正七品),洪武二十四年辛未(1391)升山東御史,兼山東、雲南、京畿三道監察御史(從五品)。六年後,於洪武三十年丁丑(1397)擢升中央監察機關——都察院的副都御史,為明朝正三品朝官,屬於副部級的都察院副長官,成了電白縣在封建社會裡在朝當官的最大的官員。因中了進士的他有一支後代遷住茂名縣鰲頭鄉落籍,日久天長,在那裡的裔孫繁衍眾多,所以舊的《茂名縣誌》記他為茂名縣進士,茂名縣學宮的鄉賢祠亦祀有黃子平。今《茂名市志》已核定他是明朝的電白縣人,並記入新市志。黃子平幼年在其祖父自辦的私塾讀書,性聰穎,且勤奮,學業成績優良,長山村黃氏及附近各村群眾都交稱讚他是黃氏很有出息的後代,將來定會金榜題名,出人頭地。兄子太被拐到山東,一直不肯更改姓名,二十餘年來發憤苦讀,終於中了進士。兄弟同科,久別重逢,真可謂驚喜萬分。

陳永昌,號彈波,茂名縣蓮塘村遷居電邑潭波邏村人,明朝永樂四年(1406年)登丙戌科進士,名列三甲第50名,賜同進士出身,任吏科給事中。

崔浩,字文淵,生卒年不詳,電白縣霞洞鎮大村人。明朝天順元年(1457年)登丁丑科進士,名列三甲132名,與黎淳同榜。任吳縣知縣。崔浩少年時在浮山嶺的懸崖上築屋閉門苦讀經史,學有所成。天順四年(1460),明英宗朱祁鎮於京師詔見百官,首舉更賢育民之典,精簡州縣之吏,革除貪宮,又於進士中選擇有名望者補充之。時廣東有進士四人人選,潘洪去東平州,吳澮去戈陽縣,梁去蕭山縣,崔浩去江蘇吳縣。崔浩到任後,掃除苛政,嚴革陋規,官吏中有貪贓枉法者全部革除,人們稱之為"虛堂一鏡"。及後雖有提升,但崔浩辭職不受,歸故里後,潛心授學育人。

吳守貞,字一軒,生卒年月未詳,電白電城鎮人。明嘉靖二十年(1514年)登辛丑科進士,名列三甲205名。歷官工部主事、戶部主事、貴州布政司右參議。守貞父,名思齊,字希文,明嘉靖朝授蘭溪縣(今浙江蘭溪西南)縣丞,為人正直,秉公辦案。退職後創辦觀瀾書院。守貞在其父的嚴格教育下,勤奮好學,學業猛進。守貞登進士時初授工部主事,再改戶部,督視明智坊草場。該草場難於治理,違法事件迭出。守貞就職後,查訪實情,制訂規例,對一些罪惡之徒繩之以法,秩序遂井然。後監理江西糧事,亦有政績,升任郎中。後因犯事,謫漳州通判,守貞蒞任,革除積弊,為政清廉,民有青天之頌。半年,升四川僉憲。於任中,平定叛亂,維護地方治安有功,再升貴州參議。不久,遭父喪,辭官歸家守孝,遂不再出仕,後常與參戌范德榮、教授林士奇等八人會於庄山,飲酒賦詩,號八仙詩社。鐫「臨流觀化」四字於石。今猶存。萬曆二年(1574年)曾參加編纂《電白縣誌》。著作有《新建電白縣記》《增修城垣記》等,今存《強志·藝文》。

黎日升,字雲章,七逕那增管區黎屋山村人。清朝康熙九年(1670)登庚戌科進士,名列二甲33名。初任雲南知縣,後升吏部郎中。

王二清,光緒年間登科進士,沒查找到有力的歷史資料,可能有誤。

武進士8名

滿世榮,明朝嘉靖十一年(1532年)登壬辰武科進士。初授神電衛所鎮撫,後升百戶、副千戶。

周家棟,明朝嘉靖十四年(1535年)登乙未武科進士。初授神電衛所千戶,後升指揮、虎門守備。

張一傑,明朝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登丙辰武科進士。初授神龜衛所鎮撫,後升樂安守備、四川都司、金山參將,加封副總兵。

張廷欽,清朝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登戊戌武科進士。充任滿族鑲紅旗教習。兄弟雙武進士。

張維魁,為張廷欽弟,清朝雍正元年(1723年)登癸卯武科進士。兄弟雙武進士。

邵應邲,清朝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登庚辰武科進士,名列二甲。初侍衛乾清門,後出任雲南提標游擊,署副將。

黎侍舜,清朝乾隆三十年(1765年)登乙酉武科進士。列二甲。初任福建漳州游擊,後署同安參將。

崔顯南,霞洞鎮河南村人,清朝咸豐(1861年)辛酉武科舉人,清朝同治元年(1862年)登壬戌武科進士。名列二甲。即用營守備,歸廣東撫標,加二級,授昭武都尉(正四品)。

茂名縣(高州)籍宋代至清代進士共31人(29文2武),其中宋代3人,元代1人,明代19人,清代6人。武進士清代2人。

茂名縣籍縣團級以上人士及新中國成立後至1993年縣籍擔任黨政軍副廳(副師)級以上人士。民國時期縣團級以上人士116人,其中軍長3人,師長6人,旅長5人,團長、副團長36人,省長3人,廳、市長3人,縣長44人,其他處級人員16人。新中國成立後至1993年,縣籍擔任黨政軍副廳級(副師)以上人士35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風水蟲 的精彩文章:

大母村18名進士 全國第6位進士村

TAG:風水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