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愛耳日:有的大嗓門可能是耳朵出了問題

愛耳日:有的大嗓門可能是耳朵出了問題

身邊有的朋友嗓門特別大,在公共場所一說話你就想捂住他的嘴?其實他可能是聽力不太好,快帶他去醫院看看!

聽力殘疾人最多

據統計,我國目前有聽力殘疾人2780萬,每年新增30萬,是世界上的國家。今年的3月3日是我國第19個愛耳日,日常護耳有哪些方法?防治耳聾有什麼要點?趕緊來學學!

別粗暴—用手指甲掏耳朵萬萬不可

掏耳朵對很多人來說是很享受的事兒,但是要注意,掏耳朵不要用手指甲,挖耳勺、棉簽都可以,有條件的可以先消毒,如有必要可以到專業醫療機構清理。

擤鼻涕時應按住一側鼻孔,稍稍用力擤出另一側,一側一側進行,以免引起中耳炎。

坐飛機、潛水要注意保護耳朵,可以塞耳塞、點葯,以防氣壓傷。另外還要當心一些常見的耳部疾病,比如外耳的外傷,耳道的炎症、異物等。

別超時—聽音樂有個「60-60」原則

經常用耳機掌握「60-60」原則,即聽音樂時音量不超過最大音量的60%,連續聽的時間不超60分鐘;耳機最好選用頭戴式的;在室內聽音樂時盡量不用耳機;在嘈雜環境里盡量不用耳機;重視耳鳴、耳悶、頭暈等聽力可能受損的早期信號,由雜訊引起的聽力損傷在一周內就診,大多可以治癒。

別拖延—突發性耳聾一周內治療最佳

大多數患者的首發癥狀是突然耳聾,多為單側耳發病,少數也有雙側同時或先後發生。耳鳴是突然性耳聾的另一個重要信號,對一過性的、偶爾發生持續幾分鐘的耳鳴不必過分緊張,但對那些持續超過一天的耳鳴,或是伴有聽力下降等癥狀,則必須警惕。還有一些患者會出現眩暈、噁心、嘔吐等癥狀,以及耳內阻塞感或壓迫感、耳周麻木感。

GIF

突發性耳聾在發病一周內及時治療者,大部分可恢復正常聽力;發病兩周後再治療效果就大打折扣;病程超過一個月後療效更差,甚至無法完全恢復。

一旦出現耳朵異樣,一定要及時爭分奪秒上醫院治療,切不可怠慢。

別灰心—助聽器效果不佳 試試人工耳蝸

有的耳重度語後聾患者佩戴助聽器效果不是特別好,就對治療喪失信心,其實這時候可以採用人工耳蝸植入的治療方法。雙耳重度或極重度感音神經性耳聾的患兒,如果佩戴助聽器經過聽力康復訓練3~6個月後,聽覺語言能力仍無明顯改善,就要進行人工耳蝸植入,最佳年齡在1~6歲。極重度聾兒也可考慮直接行人工耳蝸植入。

不過,植入人工耳蝸只是幫助患者重新獲得感知外界聲音的能力,仍需植入者不斷熟悉外界聲音,不斷調適至適合的狀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康時報網 的精彩文章:

開會到一半,世衛組織開始尬舞?
65歲老人彎腰竟扭傷 這四個動作老人要慎做

TAG:健康時報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