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風濕就怕三味葯!古人看問題,可能比我們要聰明

風濕就怕三味葯!古人看問題,可能比我們要聰明

本文理論依據:《醫學正傳》、《實用中醫皮膚病學》

論岐黃之道,謀蒼生之福,歡迎走進「精誠名醫匯」。列位看官,今天為你說上一病,這就是風濕性膝關節炎。

風濕性膝關節炎,這個病一旦得上,其苦楚是一般人想像不到的。患者的膝關節,一般來說要紅、腫、熱、通,摸不得碰不得,鋪上濕冷的毛巾,可能會好一些。另外,患者往往有煩悶、口渴、不安、肢體沉重、尿黃等癥狀。張開嘴巴,舌苔發黃,或膩或燥。

實際上,這些癥候,就病因來劃分,只是風濕性膝關節炎的一種。背後的罪魁,就是濕熱下注。

好了,過多專業的話題,我們暫時不說,只來說說化解此類問題的辦法。

說起來,如此看似棘手的問題,我們的祖先卻早已摸索出解決的辦法。下面說的這張小方子,就是其中的傑出代表——

準備炒黃柏、炒蒼朮適量,量等分,牛膝4.5克。其中,蒼朮和黃柏的用量,可以是牛膝的2到3倍。蒼朮和黃柏的用量也可以不等,蒼朮為牛膝3倍,黃柏為牛膝2倍。將這些藥物放入砂鍋內,加冷水高出藥物大約1寸,然後浸泡1小時。急火加熱到沸騰,水開之後每10分鐘攪拌一次,文火煎煮30分鐘。煎好的葯汁倒出來備用。砂鍋里再添水,水面稍微高出藥物一點即可,文火煎煮20分鐘,取葯汁倒出來。兩份葯汁混合在一起,攪拌均勻,分早晚兩次服用。每日一劑。溫服。

這個辦法源於哪裡呢?

它實際上化自明代醫學著作《醫學正傳》裡面的三妙丸。上面的製作方法,由我們擇選自《老名方治常見病》一書的相關章節。

此方精義幾何?我們不得不說回前面提到的話題——濕熱下注所致的風濕性膝關節炎。

其實,風濕性膝關節炎這個病,還有很多稱謂。有的專著,稱其為風濕熱痹,有的專著稱其為熱邪阻痹之三痹,還有的著作將其歸納為熱痹、膝痹範疇。但無論怎麼說,其誘因,都是濕熱。具體來說,就是患者本來素體陽盛,這時候外感濕邪,濕與陽結,化為濕熱。還有的人,平素喜歡肥甘厚味、辛辣飲食,飲食無度,導致脾失健運,濕熱內蘊。風濕之邪此時外襲肌表,內外之邪互結,發為濕熱蘊結關節,形成痹痛。還有的患者,是風濕滯邪流注關節,日久不去,漸而化熱,成為濕熱之痹。濕熱之邪滯重,有下趨之性。這和「水往低處流」是一個道理。所以,它們最容易盤踞在下肢。膝關節,就是一個重災區。

明白了這個道理,我們就知道上方的精義了。

其中的黃柏,性味苦,寒,歸腎、膀胱經。善於清熱燥濕,瀉火除蒸。其中蒼朮,苦溫燥濕,兼顧祛風散邪。兩者一清一燥,是化解濕熱的常用藥對。配上牛膝,對盤踞在膝關節的濕熱之邪,就更有治療意義了。中藥裡面有一句話,叫做「無牛膝,不過膝」。意思是治療膝蓋以及膝蓋以下的下肢病痛,得用牛膝。因為牛膝藥性下行,引血而下,領藥效直達病所,而且補肝腎強筋骨,是治療下肢痹痛的常用藥。再加上它本身具有通絡、化瘀、止痛、利關節的作用,因此配合蒼朮黃柏,提高療效,堪稱妙筆。

不過,方葯畢竟是方葯。看官在借鑒應用前,務必請中醫師辯證指導,以求萬全。如果風濕性膝關節炎,症屬寒濕、陽虛、陰虛者,則要慎用或者禁用了。

從此,我們也能體會到,古人對風濕病的觀察,就從癥狀入手,從病因病機入手,從宏觀的角度入手。然後根據辯證,用與之匹配、對症的方葯。它是經驗醫學的體現,思維方法生動而形象,質樸而實用。這是中醫中藥的魅力,實在令人神往。

全文完。看官意下如何?請在評論區暢所欲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