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林毅夫:準確認識我國五種產業類型

林毅夫:準確認識我國五種產業類型

從經濟學家的視角來看,創新包括在未來的生產中所用的技術比現在的技術好,或者是進入的產業的附加價值比現在的高,即產業升級。前者有兩種方式可以實現。如果現有的技術已經在世界最前沿,技術創新等於技術發明。如果現有技術跟世界技術前沿有差距,創新除了自己發明之外,還可以通過引進、消化、吸收來實現。就後者而言,如果現有的產業已經處在世界最前沿,產業升級必須通過發明新產品、新產業來實現。但如果現有的產業附加價值跟世界前沿的產業附加價值還有差距,在產業升級的時候,可以通過引進、消化、吸收的方式來實現。

我最近提倡的新結構經濟學把目前處於中等偏上收入的中國的產業分成五種類型的產業:

第一種是追趕型產業。不僅中國自己有,比中國發達的國家也有,如裝備製造業,中國是世界裝備製造業大國,德國也是世界裝備製造業大國。同樣的裝備中國製造的價值100萬美元;但同樣功能的裝備由德國來生產的話,可能達500萬美元。中國還處於追趕階段。

第二種是領先型產業。這指中國在該產業的技術已經處於世界領先水平,包括家電產業(如電視機、電冰箱、洗衣機)以及高鐵等。中國已經處於世界最先進的水平。

第三種是轉進型產業。這指過去中國領先,但後來由於中國比較優勢的變化而領先地位不復存在,這類產業稱為轉進型產業。

第四種是彎道超車型產業。這類產業新技術、新產品的研發主要以人力資本投入為主,產品和技術的周期短。中國作為中等收入國家,人力資本目前跟發達國家比差距並不大,中國跟發達國家的差距主要在於金融、物質資本的積累,發達國家已經進行了兩三百年,中國是改革開放以後這三四十年才快速積累,存在差距。如果一個產業新產品、新技術的發明創造主要是以人力資本投入為主,從要素稟賦的結構來看的話,中國跟發達國家並沒有明顯的比較劣勢。對這類短周期、人力資本投入為主、金融投入相對少的產業來說,中國可以跟發達國家直接競爭進行彎道超車,而且中國在這方面還有相當大的優勢。中國人多,人才多,並且擁有巨大的國內市場,新發明、新創造出來的產品或技術在國內可以馬上獲得很大的市場。如果這個產品有硬體的需要,中國又是各種部件配套最齊全的國家,所以中國在彎道超車型產業上面的創新也具備比較優勢。

第五種是國防安全和戰略型新興產業。這類產業的創新方式與彎道超車型產業的方式正好相反,它雖然也需要高的人力資本,但研發周期特別長,需要十年甚至二十年,也需要大量的金融和物質資本的投入。如果單純地從當前要素稟賦所決定的比較優勢來看,中國在這方面還不具有比較優勢,但是有些國防安全的產品無法從國外購入,沒有它就沒有國防安全。所以,在這種狀況下,中國也要支持它的發展。對於有些戰略型新興產業,雖然未必和國防安全有關,研發的時間也相當長,金融物質資本的投入也相當多,照理說中國還不具備比較優勢,但是如果一個新的產業方向已經非常明確,中國因不具備比較優勢而放棄在這方面的研發,導致戰略制高點被發達國家佔領,中國未來想進入這個產業,很多技術都無法引進,或是需要很高的成本來引進。所以,即使現在不具有比較優勢,從長期來看,現在不投入,未來再進入的成本和風險就會更大。

把中國現有的產業分成這五類,創新的方式各有特色。追趕型的創新主要是以引進、消化、吸收為主;領先型、彎道超車型和國防安全及戰略型新興產業的創新主要靠自主研發。轉進型的創新方式,可以是進入附加價值高的微笑曲線兩端包括經營品牌、產品設計、營銷渠道管理等,需要產品研發或管理方式的創新;也可以是把失掉比較優勢的生產部分轉移到國內或者海外工資水平比較低的地方去生產,這則需要根據產地的情況進行管理的創新。不同的產業應該用不同的創新方式才能夠得到最高的效率。

在創新的過程當中,還要考慮到一些新的平台技術,例如,智能的生產方式以及互聯網提供的機會,綠色的技術必須貫穿整個過程。這樣才能實現五大發展理念所要求的「創新」。

(作者為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蔣波:漢代為何多有「射爵射侯」畫像石
挪威冰川融化為考古研究添新證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