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到」強」,前所未有的大國製造體系—寫在《大國重器2》上映之際
時隔五年,昨晚《大國重器》第二部在央視播出了第一集 -《構築基石》,作為機械行業分析師當然要做第一批的觀眾。相信很多朋友和我一樣,猛然發現距離第一部首映已經有五年時間了,2013年初入行業研究大門的我,就為紀錄片里龐大的高鐵列車生產線、巨大的重型裝置工廠等等所震撼,感嘆經過過去十多年的重化工時代,中國已經驕傲地擁有了世界最大型的裝備製造能力。2013年是中國成為世界第一大製造業國家的第四個年頭,當年的製造業總產值已經佔到全世界的20%。然而,正如片中工信部苗部長所言,最大並不意味著最強,「中國製造」依然面臨著從大國走向強國的漫漫征程。那麼,過去的五年,發生了什麼,我們現在距離製造強國還有多遠?我想這正是第二部《大國重器》嘗試解答的一個關鍵問題,也是理解中國製造和機械行業競爭力的一個很好的角度。
國產化最好的時代
看過第一集會發現,導演花了非常大的篇幅強調核心部件和裝備的自主化,從加工「華龍一號」核電站壓力容器的14米高立式加工機床,到「復興號」標準動車組的動力心臟IBGT、網路控制系統,再到假設高鐵橋樑的輪式運梁車,全部都是過去幾年中國自主研發突破的關鍵設備或零部件。國產化是中國裝備製造業非常了不起的飛躍,很慶幸我們正在親眼見證。以中國人引以為傲的「新四大發明」之一高鐵為例,很少有人知道,在拍攝第一部《大國重器》的時候,中國高鐵車輛里約一半價值量的零部件需要高度依賴進口。IGBT、剎車系統、轉向系統、受電弓、車門、連接器,甚至空調和潤滑油都要由外資企業供應,每年高達千億的高鐵採購金額中大量的超額利潤資企業白白賺走。而在復興號標準動車組已經實現批量交付的今天,我們欣喜地看到「自主化率」達到了87%,實際上除了時代電氣的IGBT,康尼機電的外門、天宜上佳的剎車片、晉西車軸的轉向架等均已經批量裝配上車。裝配了「中國芯」的標動不僅驕傲地跑在京滬線上,更是將駛向「一帶一路」的廣闊出口市場。
14米高立式加工機床
中國的工程師紅利最早體現在了系統集成上,包括高鐵、工程機械在內的機械主機逐步達到了世界水平(成就了中國中車、三一重工等),而後出現在了電力電子、控制、驅動等領域,相關零部件開始國產化(成就了匯川技術等一流公司),最後向材料、基礎件、複雜數控等最高端的零部件發起了攻堅。又一個典型案例出現在作為行走機械和工業控制領域的基礎件 -液壓件的國產化上。5年前挖掘機和高端工業的泵閥是清一色的日本和德國的天下,中國每年的進口金額高達200億人民幣,由於液壓件的生產是一個需要融合材料技術、冶煉精鑄、熱處理、精密加工、檢測等多重程序的複雜工程,而曾被外國專家斷言「浮躁」的中國企業家是絕對不可能做出來合格的泵閥產品。然而恆立液壓這家民營企業「十年磨一劍」,已經在去年實現了小型挖掘機泵閥的量產、批量裝配了國內幾乎所有主流挖掘機廠商,中大型挖機泵閥的試產和研發也在順利推進中,非常有希望解決外資液壓件「卡脖子」的歷史難題。
這是一個國產化最好的時代,《中國製造2025》藍圖明確指向了關鍵設備國產化的目標,同時設備製造企業持續不斷的研發和固定資產投入,正積跬步、致千里,用實實在在的產品打破了一個又一個「不可能」的神話。記得剛入行的時候,和實業的工程師、技術員們聊天,大家對於外資的產品普遍有著一種「謎之」崇拜,對於國產的產品非常的不自信,很多人並不相信中國人能在基礎件上做出世界級的品質。而正是一個又一個的「恆立」、「匯川」在給大家打雞血,堅定著產業升級的信心。我們認為國產化是機械行業未來幾年最重要的主題之一,它的意義不僅在於解決受制於人的問題,更在於讓我們的銷售收入真正能轉化為產業鏈的盈利,中國的裝備製造將以產業集群的形式崛起於世界。這樣的產業集群我們在日本,在德國,甚至在韓國都看得到,很快我們也將看到中國自己的「卡特彼勒」、「博世」、「派克漢尼汾」。
基建狂魔和前所未見的大國製造體系
《大國》里頻繁出現的第二個關鍵詞是「製造體系」。在我看來,這個詞簡直是中國製造競爭優勢的最好的概括。如果有人還認為中國製造的核心競爭力在於低廉的人力成本,那就真是大錯特錯了,2017年中國製造業工人平均工資超過了6萬元人民幣,是越南的4-5倍。。。那麼為什麼製造業沒有出現之前在日韓工業化後期出現的「雁型」分工轉移,大批的工廠搬遷到越南、柬埔寨和印度去?甚至某些外資電子企業搬遷廠房去了越南,反而將訂單迴流給了中國企業去做。製造體系是回答這個問題的很好的一個角度。縱觀人類歷史,從來沒有出現中國現在這樣規模、縱深和複雜分工的製造系統。深圳的「華強北」可以在蘋果新手機發布後很快找到合適的零部件「山寨」出高仿手機,中車的高鐵牽引系統在株洲製造、鋁合金外殼出產自山東龍口、車門來自南京、列控系統發自北京,富士康在廣東人力成本上升之後可以將新廠設到遙遠的鄭州、蘭考和成都。片中川藏鐵路的建設需要上千種、百萬台工程設備,基本上都可以在國內輕鬆地找到解決方案。極致的產業分工和配套體系為工業生產提供了極致的便利和無可比擬的供應鏈成本優勢,而連接這一切的是背後巨額投資20年搭建的世界最大、最便捷、最高效的基礎設施網路。
B站網友常常笑稱我們的國家是不折不扣的「基建狂魔」。誠然,沒有第二個國家能夠每年投入超過萬億建設公路、超過8000億建設鐵路等等,保持接近10年時間。結果是,我國已經擁有超過13萬公里的高速公路、2.5萬公里的高速鐵路、12.4萬公里的鐵路網,均是世界第一,毛細血管般的快速運輸網路將全國各製造基地牢牢地連接在了一起,工業化的觸角伸向了全國幾乎所有地區、所有角落。而我們的噸公里運輸成本,公路僅相當於美國的一半,鐵路更幾乎是全球最低。
連接80%大城市的「八縱八橫」高鐵網路
生產效率提升、可維持的高ROE,和全面國際化
岔開一個話題,聊一下中國裝備企業另一個競爭優勢 – 不斷提升的生產效率。我們前面做過一個數據研究:從87家機械行業上市公司數據看,過去5年中機械行業的效率提升。2012-2016年的國內需求下行期對於中國機械行業是一個很大的考驗,我們選取了87家有持續經營數據的上市公司考察,從上市公司的各項量化指標來看,無論是生產效率、實際利潤率水平均在顯著上升:1)生產效率:雖然人均工資增長約29%、人均產值僅上升約4%,但毛利率水平相對於2012年反而提升了0.6%,證明了生產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實際上,由於17年行業整體出現了較大復甦,如果把17年1-9月的數據年化。,我們看到人均產值上升了20%,實際產能利用率向上的彈性還很大;2)研發投入:研發是行業在下行期比較容易削減的投資,我們看到研發支出佔比從2012年的3.9%下降到了2016年的3.64%,但我們同時也注意到部分正在追趕或突破期的子行業,如液壓件和自動化的研發支出比例一直在上升。生產效率的提升其實是一個複雜的現象,包括自動化改造、智能製造對於人工成本的節約、生產節拍和良率的提升,同時也包含了更加精細化管理帶來的「跑冒滴漏」的下降、人均產出的上升等。起碼從目前來看,國內工業智能化改造的進程還談不上過半,工業機器人出貨量仍然以年均30-50%的增速快速上升,工業互聯網等新技術手段對工廠的改造也剛剛開始,效率提升的空間還仍然很大。
與之相關的還有高企的ROE水平,中國機械製造企業比較容易達到較高的ROE和凈利率水平,經常能夠看到細分行業隱形冠軍達到20%甚至更高的ROE,並且能夠穩定維持,遠遠高於發達國家可比公司的水平。我們認為這與剛剛介紹的大國製造體系、高效的生產組織管理和不斷提升的自動化水平息息相關,並且從過去5年的實證來看,我們很難看到ROE和凈利率因為人工成本上升而顯著下降的可能性。我們在投資研究中總喜歡尋找國際對標,比如三一=卡特彼勒,恆立=博世力士樂,浙江鼎力=JLG等,但也許有可能出現的情況是,未來中國企業達到對標企業的收入體量的時候,凈利潤和潛在的市值水平都要顯著更大。
最後我們看一下《大國》片中提到的另一個觀點:中國的先進技術要與世界共享,比如順便幫助孟加拉國修建了一座「世紀夢想」的大橋。這實際上與「一帶一路」的國策非常契合。那麼,我們還是看剛剛提到的87家機械上市公司的數據,可以發現在過去5年中國企業的國際化程度的確得到了顯著的提高:2016年海外總收入相對於2012年增長約23%,海外收入佔比從20.1%顯著提升到25.9%。實際上,我們所認同的機械行業的優質上市公司,如恆立液壓、浙江鼎力、三一重工等無一例外都已經在快速走向國家化的道路,三家公司的海外收入佔比分別超過了30%、60%和40%,並且我們看到恆立的液壓件已經成熟供應給卡特彼勒、馬尼托瓦克等世界一流主機廠,鼎力的高空作業平台基本銷往發達國家,並且賣進了世界最頂級的租賃商客戶,三一的挖掘機、起重機在全世界大城市的工地上繁忙地工作。
《大國重器》真是一部良心紀錄片,鮮活而真實地記錄著一個裝備製造大國的崛起之路,強烈推薦大家追著看。如果每五年都會拍一部,拍到第四、五部的時候,也許就可以寫成一本發展經濟學的典型教材。作為機械裝備行業的分析師,能參與到這個產業升級的進程中親眼見證,實在有幸。
附註:
1)本文圖表來自海通機械團隊2017年52期周報《從全球產業分工看機械行業核心資產》;
2)本文觀點不作為投資建議
重要提示:《證券期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於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通過本有道發布的觀點和信息僅供海通證券的專業投資者參考,完整的投資觀點應以海通證券研究所發布的完整報告為準。若您並非海通證券客戶中的專業投資者,為控制投資風險,請取消訂閱、接收或使用本有道中的任何信息。本有道難以設置訪問許可權,若給您造成不便,敬請諒解。我司不會因為關注、收到或閱讀本訂閱號推送內容而視相關人員為客戶;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GIF
大家都在看
您看此文用分秒,轉發只需1秒哦~
TAG:漲停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