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鐵路十八般武藝你了解哪些?

鐵路十八般武藝你了解哪些?

365里路

有了鐵路360行的守護陪伴

故鄉不再遙遠

旅途開滿鮮花

對鐵路人來說

春運是守護安全的承諾

是堅守奉獻的情懷

幕後英雄的堅守故事感動你我

1

國際使者聯運忙

中俄翻譯在辦理聯運票據交接工作。 金 鯤 攝

綏芬河站現有俄語翻譯11人,實行三班製作業,主要負責中俄國際貨運班列聯運票據翻譯等工作。他們有一個特別的稱呼——「國際使者」。

俄語翻譯趙程輝的辦公桌上擺著《俄漢鐵路綜合詞典》,書角都被翻破了。目前,綏芬河市有200餘家對俄貿易公司辦理鐵路國際聯運業務,趙程輝要把國際聯運票據上的俄文翻譯成中文並加蓋對應的印章,每天蓋章近6000個。他練就了「輪壓蓋章法」的絕活,能用一隻手同時拿起3個印章,夾在不同的指縫中,依次輪流加蓋,20分鐘內就能完成一套近500張票據的蓋章工作。

2

高鐵安全探路者

王永吉(左)在駕駛室內對高鐵線路情況進行確認。劉 博 攝

今年37歲的王永吉,承擔著每天凌晨添乘動車組確認列車,檢查確認高鐵線路狀態,及時發現和消除安全隱患的工作。

高鐵線路通常是白天跑車、晚上維修,經過一夜的養護維修,高鐵線路狀態如何,能否確保動車組運行安全,需要進一步檢測確認。每天凌晨,在哈大高鐵旅客列車正式上線之前,都會從瀋陽北、大連北、長春西等站開行幾列這樣的「空跑」動車,這些動車被稱為確認列車。確認列車是每天開行最早的動車組。

3

駝峰下的「踩蘑人」

朱偉(右)和工友在更換減速頂。劉子亮 攝

在包頭西站緊鄰下行駝峰的編組場上,設備車間下行減速頂維修工區工長朱偉布置作業任務後,10餘名頭戴黃色防護帽、身著對比服的維修工用腳依次踩安裝在股道內側的減速頂。由於形似蘑菇,所以減速頂又被稱為「鐵蘑菇」。「踩頂」要用腳掌的中部,掌握好身體重心,還要通過眼看外觀、耳聽聲響、腳感彈力來判斷頂的狀態,一項都不能漏。

朱偉所在工區負責檢修的5155個減速頂分布在編組場內21個股道上。每次巡檢,他們用小車推著30個重達15公斤的減速頂和各式工具在站場里來回行走近10公里,要踩上千個「鐵蘑菇」,更換20多個壞頂,這對這個平均年齡53歲的班組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

4

步步「精」心印車票

打號分切機操作員正在進行車票印刷的最後一道工序。祁 麟 攝

短短几分鐘時間,一卷白紙就變成了一卷火車票底板紙。一張火車票從白紙到成票,需要13道工序。

精細是車票印製的重要標準。每卷車票票芯都有壓縫,需要操作人員平復、穩固、對齊,不能出現漏膠、皺褶、脫落等現象。車票印刷的編號要求更為嚴格,編號距離票面上下左右的距離都有嚴格的要求,1毫米的偏差就有可能造成1000張的廢票。

最開始是硬紙票,上面還印有盲文,一杠代表普快列車,兩杠代表特快列車。後來,慢慢演變成統一式樣的軟紙票。現在,又有了淺藍色的磁卡票。別看小小車票,它們一頭系著故鄉,一頭見證著鐵路的發展。

5

動車打溫驅嚴寒

王磊行走在存車線上,準備為下一列動車組打溫。吳瑞西 攝

在西安動車段存車線上,穿著橘色防護背心的「90後」男孩王磊正為停放在寒夜裡的動車組打溫,為車廂供暖驅寒。

給動車組打溫,簡單地講就是熱車。在低溫天氣下,動車組的供水系統容易結冰,不及時開足空調讓動車組暖和起來,供水系統就可能出現故障。夜間室外氣溫低於1℃時,他每2個小時就要進行一次打溫作業。8節車廂編組的動車組,一趟打溫作業下來要用近2個小時。天氣寒冷,他平均每天要為五六趟車打溫,一干就是12個小時。

6

雪域高原送氧人

李永國在搬運氧氣罐。董昆鵬 攝

拉薩至安多區間,海拔高、氣候惡劣、氧氣稀薄,氧氣壓力只有海平面的58%左右。對於在這些地方工作的職工來說,克服高寒缺氧是他們面臨的頭等大事。李永國的工種雖叫司機,但卻不是駕駛車輛的司機,他的日常工作就是為拉薩至安多5個站區的職工配送氧氣罐。

以配送80瓶氧氣罐為例,每次要配備兩名員工,他們要將50公斤重的氧氣罐扛到指定地點,再把空罐背回車上,在拉薩至安多往返900多公里,每個人要重複這些動作160餘次。這個工作量在氧氣充足的內地可能不算什麼,但是在高海拔、低含氧量的高原地區,普通人連走路都要喘著粗氣,更何況要背著50公斤重的氧氣罐來回走。

有了這些幕後英雄的堅守

才有了我們溫馨、便捷、舒適的路途

他們忙碌的身影

是千里鐵道上最美的風景線

GIF

編輯:蘇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民鐵道網 的精彩文章:

鐵路職工熱議總公司工作會議
K1080次的詩和遠方

TAG:人民鐵道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