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日本武士刀源自唐刀——中華劍道

日本武士刀源自唐刀——中華劍道

隋唐的興盛吸引了中華周邊各國使臣,公元六世紀的唐朝中葉,不少日人來華取經,日本官方開始大批量派遣遣唐使,就在這個時期,中國的長劍連同劍術流傳到了日本。

現代日本奈良東大寺內的正倉院,建於公元八世紀中期的奈良時代,是一座用來保管寺內財寶的倉庫。

正倉院現在還收藏著一把堪稱國寶的兵器,據研究考證,這是世上唯一的正宗原裝中國唐刀,也成了唐代中國刀劍流傳到了日本列島的有力物證。

那麼,正倉院館藏唐刀應該歸類於哪種唐代兵器?

據古籍《唐六典·卷一六》武庫令丞職掌條記載:「刀之制有四,一曰儀刀,二曰障刀,三曰橫刀,四曰陌刀。」

也就是說,後世統稱的唐刀有四種,儀刀、障刀、橫刀與邁刀,前三種都是由長劍演化而來的短兵器,按照使用的不同劃為禮儀、防衛兩種用途,陌刀不同,不屬於宿衛兵仗,是真正上戰場的長兵器,是做為軍隊重要的作戰利器裝備的,嚴禁民間私造和私藏,這點足可見唐代邁刀的戰場威力。

據考證:唐代邁刀傳承於漢代長劍,現代出土的漢代長劍有的長達140餘厘米,漢代還曾出現一種被稱為「斷馬劍」的雙手用長劍,顧名思義,斷馬劍甚至可以揮劍斬斷烈馬,我們可以推測,經過盛唐的發展,漢代長劍演變成雙手所持並加長手柄的長刀。

宋代《武經總要》中繪製的「掉刀」、「三尖兩刃刀」應該就是唐陌刀的進一步演化而得。

正倉院館藏的這把唐刀,刀身銘裝七星,劍鞘華麗,手柄嵌玉,據此可以斷定,這是一把唐代儀刀,屬於級別較高官員的裝飾用刀,與戰場廝殺用武器沒有多大關係。

唐劍、唐刀傳入日本之後,經歷過戰爭歲月不斷演變,到了日本平安中葉的十一世紀初,鑒於實戰需要逐漸改進,單手使用、以刺擊為主的三尺雙刃直劍,開始改變為雙手使用、砍斬為主的單刃彎刀,這也就是今日「武士刀」的前身。

平安時代中末期至鎌倉幕府建立,日本國內連年的內戰客觀上促進了武士刀的出現,日本的劍術也在改進並繁榮,湧現出許多劍術名家,其中的主要代表人物為:鎮西八郎源為朝,「平治之亂」中源義朝被平清盛所殺,其母被擄並被納為妾。而其侄子源義經(幼名牛若丸)得以免死,被軟禁于山城國鞍馬寺,讀書習武。

據說源義經有一日於後山山谷中遇上一位自稱為「天狗」的異人傳授劍技。源義經將其融入刀法,成為源家一統的劍法。此劍法遂經其門下么一法眼的門下八達人,成為有名的「京八流」或稱「鞍馬八流」,其支流一直流傳至今。

隨著日本劍術的發展,許多以教授武藝為目的的「武館」和各有特色的「流派」逐漸興起。同時武具亦日益發展,為了防禦戰場上強而有力的矢箭,劍士也穿著上了厚厚的甲胄。

為了對付此類甲胄,日本人手中的唐劍、唐刀也遂步演化為三尺以上甚至於達到四至五尺長的長刀,攻防技術也逐步趨於劈砍,武士刀也就此誕生。

1544年火繩槍輸入日本之後,厚重的甲胄已失去其防護的能力,遂逐漸改為利於進退的輕巧護甲,刀劍的尺寸也同時改短,劍技也以攻擊頸、喉、腰、腋下、股間與手腳關節等護甲所保護不到的地方為主。

火器的出現,使戰場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革,也使利劍開始脫胎變骨,從冷兵器到熱兵器,作戰概念也有了顛覆性質的飛躍,這種藉助火藥投擲的鉛彈,成了人類肉眼看不到的飛起來的神劍,誰掌握了它,誰就升格為戰場的主宰。

從此,短兵相接的廝殺技術,逐漸走向了體育競技場,戰場上的火力控制開始代替「十步殺一人」的超高劍術,利劍一詞進化為一種實施武力的概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浪歷史 的精彩文章:

宋朝流行用數字取名
幾聊歷史18:周隋唐的裙帶

TAG:新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