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七十二疑冢,到底哪個是真的,其父金縷玉衣已發掘
相傳,曹操生前深感自己殺人多,積怨多,恐死後被人掘墳泄憤,便苦心經營了「七十二疑冢」。後人對曹操葬處眾說紛紜,有洛陽說、許昌說和葬於漳水等說。近年隨著毫州曹氏宗族墓群的發現,還出現了葬於亳州之說。
去年夏天,我赴亳州曹操故鄉。由於行色匆匆,未及為墓葬毫州之說進行考證,只是在市博物館看了曹嵩(曹操父)的銀縷玉衣。那是1973年在南郊董園村東漢墓起獲的。它有2400多個形狀各異的玉片,用銀絲連綴。董園村東就是曹操舊宅,曹操討伐董卓前在此居住,他的次子曹丕就出生在這裡,後來改為曹操父子公孫家廟。
董園村曹氏宗族墓群鱗次櫛比,葬有曹操祖父、大宦官曹騰和曹嵩等人。此中沒有曹操。因為曹操是以魏王身份落葬,是高規格的:按當時傳統習慣,貴為帝王一般不須歸葬,而是埋葬在他發祥地或子孫建都處的。
其實,曹操葬處是極明確的,見他自寫的遺令:「葬於鄴之西崗上,與西門豹祠相近。」他又命婢妾、使人,「汝等時時登銅雀台,望吾西陵墓田。」西陵是在曹操生前定位、營建的,他死後,曹丕從鄴郡奔洛陽,再返程將靈柩送至鄴郡。據《太平寰宇記》,曹操西陵在北宋時尚存。南宋王明清《揮塵錄》說,趙匡胤(宋太祖)還規定「在鄴城西」的魏武帝陵,「歲一饗以太牢」。
曹操頗熟悉兩漢史,從《東觀漢紀》已知赤眉毀西漢諸陵,他還目睹董卓部將呂布發掘東漢諸帝陵和大臣墓。他的朋友國家級大學者蔡邕所撰《獨斷》中,且有自西周至兩漢,有關古墓葬被盜掘的專題介紹。曹操也說:「喪亂以來,漢代諸陵無不發掘。」他自己也動員萬人開掘過梁孝王墓,發了一筆橫財。也許這些都給曹操帶來了潛意識。神龜雖壽,猶有竟時。他不會重蹈舊例。後來曹丕之所以有「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國,亦無不掘之墓也」的想法,猜猜度理,其源大概也出於此。
相傳安陽曹操墓,爭議較大
自元明有了「三國」雜劇和「三國演義」以來,曹操在老百姓的心目中,成了一代奸雄,奸雄的墓地不知在何處,也無有被掘被毀的文字記錄,總未免使人有點煞風景。近年隨著人們為其翻案,肯定他是「大大的英雄」,對曹操葬處的探索又熱了起來,但面臨漳水的西陵,隨千年鄴城變遷,滄海桑田,早已湮沒;落葬洛陽、許昌未見史料記載;說葬於亳州,更無依處,只是考據學派的大膽設想而已。曹操的墓地究竟在哪裡?看來真如有的人所說,這是一個難以解答的千古文化之謎。
※八國聯軍打進北京後,大家都勸李鴻章當皇帝或總統,被李拒絕
※這一島國,祖上來自中國,現在接受中國援建卻被無情抹黑
TAG:察察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