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代寧國府進士群體的初步考察(一)

清代寧國府進士群體的初步考察(一)

原標題:清代寧國府進士群體的初步考察(一)



微信版第248期

清 代 寧 國 府


進士群體的初步考察


劉佰合


摘 要:

清代寧國府共產生165位進士,在安徽科舉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與安慶府、徽州府並為安徽進士強府。寧國府進士群體縣際區域分布呈現出鮮明的非均衡特點,涇縣是進士中心縣;縣際分布又具動態性特點,旌德縣在清後期迅速崛起,成為階段性的科舉強縣。寧國府進士群體姓氏分布有非常明顯的集聚趨勢,進士向少數大姓集中,而特定姓氏的進士又朝少數縣聚集,反映了縣域之內科舉與進士家族的普遍存在。


關鍵詞:


寧國府;進士群體;分布


近年來對清代進士進行群體性研究,尤其是考察其時空分布引起學界濃厚興趣,已從不同層次進行了較為豐富的研究,既有全國層面的整體性分析,又以省級分布的考察最為常見,涉及浙江、山東、河北、甘肅、江西、廣西、四川及安徽等省,亦見以府為單位的研究,陳凌《明清松江府進士人群的初步研究》(《史林》2010年第2期)、馬嘯《清代西北科舉與社會環境:以甘肅慶陽進士的時空分布及變遷成因為例》(《中國邊疆史地研究》2011年第4期)、王英美《簡論清代黃州府的進士》(《江漢論壇》2002年第6期)諸文分別探討江蘇松江府、湖北黃州府和甘肅慶陽府的進士分布問題。


就安徽省內諸府而言,相關研究主要集中於徽州府,趙龍《試析宋代徽州進士的分布特點》(《社會科學論壇》2009年第12期)和《宋代徽州程氏家族進士考論》(《山西師大學報(社科版)2009年第2期》)、周致元《明代徽州科第的繁榮及進士的分布》(載《安徽大學學術活動月論文選編》安徽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和《儒家倫理與明代徽州籍進士》(《安徽大學學報(哲社版)》1999年第4期)、吳建華《明清蘇州、徽州進士數量和分布的比較》(《江海學刊》2004年第3期)和《明清蘇州、徽州進士的文化素質與文化互動》(《史林》2004年第2期)、李琳琦《明清徽州進士數量、分布特點及其原因分析》(《安徽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1年第1期)等文對由宋到明清各代徽州府進士群體及相關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但其它各府進士群體卻鮮有關注,而寧國府進士群體在安徽科舉格局中佔有重要地位,本文擬對清代寧國府進士群體區域與姓氏分布等問題略作考察,祈請指正。

1


寧國府是清代安徽科舉格局中的進士強府


安徽建省之後,所轄府、州、縣等屢經裁省升增,到光緒年間基本穩定,「領府八、直隸州五、屬州四、縣五十一」。 為便於比較,本文將屬州和直隸州本州轄地視同於縣級區劃,並在這一行政格局之中進行相關問題的討論與分析。筆者以清代安徽所轄區域為基本範圍,以取中時是安徽籍的文進士為考察對象(寄籍他省者不列入),依據江慶柏編著《清朝進士題名錄》, 結合朱保炯、謝沛霖編《明清進士題名碑錄索引》 及沈葆楨等修(光緒)《重修安徽通志》 等文獻,編製了《清代安徽進士題名錄》,文中數據均以此為據統計與計算,不再一一註明資料出處。清代安徽1192名進士,並非科舉大省,在全國各省排序中大約處於中游,就省內來看,進士群體區域分布較為廣泛,《清代安徽進士分府(直隸州)數據表》可以直接反映出進士群體省內府際分布的非均衡狀態,各府及直隸州在全省科舉格局中佔據著不同地位,差別巨大。


表一 清代安徽進士分府(直隸州)數據表


該表分別使用三種指標,形成三個序列。第一個指標是各府(州)進士數,排在前列的依次是安慶府、徽州府、寧國府和廬州府,池州府、和州、潁州府和廣德州排位在後,人數最多的安慶府和人數最少的廣德州相差20.4倍,寧國府排名第三,顯示了不容忽視的科舉實力。因為各府所領州縣數不同,以府內縣均進士數作為衡量指標更具合理性,以這種指標衡量,和第一個序列比較,其它府州排序多有細微變化,但前四府(包括寧國府)仍居前未變。第三種指標是各府(州)每十萬人口擁有的進士數,因地區進士數和人口總量密切相關,該指標更能反映進士區域分布的狀態,我們以安徽及各府(州)人口接近清代峰值的1820年的人口數 作為參照,計算各府(州)每十萬人口所有進士數。寧國府每十萬人口所有進士數是4.81,排在第五位,與安慶府僅有細微差距。


將三種指標合而觀之,在三個序列當中,都處於平均數之前的有安慶府、徽州府和寧國府,這三府是清代安徽科舉最為發達的地區。安慶府以人多取勝,有進士286人,在省內高居第一,徽州府是科舉強府,每十萬人口所有進士數達到9.99,在省內遙遙領先,寧國府則緊隨安慶、徽州兩府之後,顯示了較強的綜合實力。寧國府既無安慶府得省治之地利,亦無徽州府有徽商之經濟支撐,卻能夠與安慶、徽州兩府並為清代安徽科舉強府,其因何在?



寧國府地向來重學,民習耕稼尚貨利,士習衣冠禮樂,「永嘉之後,衣冠避難多萃江左,藝文儒術斯之為盛。雖閭閻賤役,吟詠不輟,蓋亦顏、謝、徐、庾之風焉。」寧國府書院較為發達,各縣為培育人才紛紛修復重建或新設書院,其數量在省內僅次於徽州府,以敬亭書院、水西書院為著,水西書院「為明中葉以來諸儒講學之所。其盛直欲與仲晦之白鹿、子淵之石鼓,以迄嶽麓,睢陽媲美」。清代書院逐漸官學化,成為科舉考試的預備場所,其興盛必然支撐著寧國府科舉事業的發展。清代依據各地人口、錢糧及文風高下確定官學學額,寧國府府學及六縣縣學的學額總量於較長時段內居省內諸府前列,直到同光年間才略有下降, 在「科舉必由學校出」的背景下,充裕的學額為科舉之發達提供了制度性保障。


各府及直隸州在全省科舉格局中的不同地位及相互差別並非一成不變,寧國府在這個動態的變化過程當中有著非常特殊的地位。為便於問題的考察與分析,我們以道光元年(1821年)為界,將清代科舉考試分成前中期和後期兩個階段,安徽前中期產生進士696人,後期進士496人,與前中期相較,後期進士群體的區域分布發生結構性變化。從安徽三大自然地理區域來看,科舉落後的沿淮淮北地區科舉水平略有起色,科舉水平居於中游的江淮之間地區進士佔比有明顯提升,與其形成對比的是江南地區科舉水平出現巨大滑坡,前中期進士佔全省同期比例為48%,而後期僅為37.4%,下降了10.6%,衰落非常明顯。其中徽州府與天平府下降最為劇烈,分別為5.9和4.5個百分點,廣德直隸州和池州府也分別下降了0.6和0.4個百分點,而寧國府在江南地區卻是獨為另類,佔比不僅沒有下降,反而上揚了0.8個百分點。



省內進士南北區域格局變化的主要原因,筆者以為不是各地社會經濟及教育發展趨向均衡,而是受太平天國運動影響而導致的安徽人口遭受重大損失,這種損失又是南北不均的。太平天國戰爭期間,皖南人口損失930萬,約佔皖南戰前人口的81%,致使人口存量急劇減少,是江南地區科舉力量弱化的前提性因素。寧國府同期人口也同樣遭受巨大損失,達到323.2萬,損失率為80.8%, 甚至超過了徽州府77.1%的人口損失率,為什麼寧國府科舉地位沒有受到人口損失因素的致命影響呢?此點頗有意味,值得進一步探究。



(作者系淮北師範大學歷史與社會學院副教授)


宣城歷史文化研究


微信公眾號:xclswh999


聯繫人:童達清(ltsr2718)


投稿郵箱:xclswhyj@163.com


地址:宣城市狀元南路86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宣城歷史文化研究 的精彩文章:

難忘的汪家灘往事
胭脂盒碎「粉」留香 ——「片面之瓷」話宣城之五(上)

TAG:宣城歷史文化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