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五個科學理由:做個友善的人

五個科學理由:做個友善的人

五個科學理由:做個友善的人
credit: 銳景創意

1.微笑會傳染

我們如何理解他人?神經科學的一項主要理論認為,當我們看到他人展露某種情緒時,大腦的相同區域會自動激活,彷彿自己也經歷了該種情緒。大家肯定有過這種經歷:別人笑,你也跟著笑。既然如此,為什麼不常常微笑,製造良性循環鏈呢?

2.撥亂反正

同理,當他人情緒消極時,我們會產生同感,心情跟著變差。對親朋好友而言,尤其如此——在大腦中,代表他們的部分和代表自己的部分存在部分重疊。所以說,做些善舉吧,改善他人的情緒,也使自己的心情好轉。

對親密者而言,這個效應格外強烈。但它也適用於一些人道主義問題,如貧困、氣候轉變。參與慈善事業,幫助解決問題,產生積極影響,從而改善情緒。

3.建立社會聯繫

善舉能夠帶來許多機會,讓你開始或發展一段社會聯繫。贈送禮物、請喝咖啡都能夠增強友誼,而友誼能夠提升情緒。同理,慈善事業能夠使你和遠方的人產生聯繫——通過捐贈改善他們的生活。志願者活動也能帶來新的社交圈子,包括其它志願者和扶持對象。

4.身份認同:我是個好人

大部分人自認為是好人,而善舉能夠傳達這點,並使我們為自己感到自豪。最近,一項研究表明,連初一學生都意識到,善舉使自己成為一個「更好、更完整的人」,從而帶來快樂的感覺。如果善舉和其它性格層面存在聯繫,那麼這種效應會更加強烈。


熱愛動物,可以拯救動物;熱愛藝術,可以捐錢給畫廊;退休教師可以在課外活動中擔任志願者。研究表明,人們越認同自己參與的志願活動組織,就越感到滿足。

5.互惠互利

相關心理學研究表明,互惠作用可能是善意的動機之一。這種互惠作用可能直接發生,也可能間接發生。你曾幫助過TA,那麼TA將來也更有可能反過來幫助你。在群體內,某人的善意也許會促進其他人的善意,從而使所有人振奮精神。舉例而言,你給公司同事烤了個蛋糕,結果善意傳播開來,每個月都有人烤蛋糕,那麼其實,你吃蛋糕的日子將多於烤蛋糕的日子。


還沒完呢。善舉能夠提升你的情緒。但研究也表明,良好情緒能夠促進善意。所以說,善意和情緒是一種雙向關係。


本文譯自 sciencealert,由譯者 蛋花 基於創作共用協議(BY-NC)發布。
原作者:JO CUTLER & ROBIN BANERJEE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煎蛋 的精彩文章:

狗為什麼愛吃屎?狗改得了吃屎嗎
巨型蝙蝠的發現給紐西蘭增添了更多生物多樣性

TAG:煎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