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區塊鏈技術的爆發與衝擊

區塊鏈技術的爆發與衝擊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經濟觀察網 吳浩然/文截至2017年底,全球範圍內以區塊鏈技術為基礎的數字貨幣已有1500種,總額已經達到了7000億美元,人們甚至懷疑這是不是繼20世紀末互聯網泡沫後的又一技術泡沫。然而,支持者卻認為區塊鏈技術將以席捲之勢改變市場交易的形態。這一技術引起全世界業內人士的廣泛關注,也引起許多國家政府的高度關注。什麼是區塊鏈?它是如何發展而來的?應用在哪些領域?將會對我國的社會經濟產生哪些重大影響?需要我們認真探索,加以應對。

什麼是區塊鏈

區塊鏈作為一種底層技術,最早的實踐是比特幣。根據比特幣提出者中本聰的定義,區塊鏈實質上是一種基於網路技術的集體式記錄方式。特別之處在於它別出心裁地採用一組技術,實現了記錄結果的真實可信,難以毀壞與篡改。一是人人都有權記錄,並且互相認證以辨別真假,這叫共識機制;二是人人都無法篡改記錄,因為有密碼學簽名,這叫共防機制;三是人人都有副本,所以即使有的賬本損壞了,整體也不受影響,這叫分散式存儲。通過這種方式記錄下的信息以區塊方式及其時間鏈條呈現,所以叫做區塊鏈。區塊鏈技術從產生到逐步成熟,與比特幣基於網路技術的實踐關係密切。

區塊鏈的演變

區塊鏈的思想鼻祖,可以追溯到哈耶克1970年代的名著《貨幣的非國家化》一書中。哈耶克認為國家壟斷貨幣發行權是惡性通貨膨脹的源頭,而私人貨幣的發行者會極力地限制自身發行貨幣的數量,並將其價格控制在一個穩定的水平上。因此,他支持建立私人發行競爭性貨幣(competitive currencies)的貨幣新體系,比特幣可以算作這類非國家化競爭性貨幣的代表。

區塊鏈技術由比特幣的發展而形成,其技術的開創由1976年,Bailey W. Diffie、Martin E. Hellman兩位密碼學大師發表的論文《密碼學的新方向》而始,揭示了未來幾十年密碼學新的進展領域,包括非對稱加密、橢圓曲線演算法、哈希演算法等一些手段,奠定了迄今為止整個密碼學的發展方向,也對區塊鏈的技術和比特幣的誕生起到決定性作用。1980年,Merkle Ralf提出了Merkle樹這種數據結構和相應的演算法,在之後應用於比特幣的同步校驗;1997年,工作量證明(Proof of Work)的方法創立。隨後幾年基於該方法原型跟進的各種演算法拓展,已經完全覆蓋了後來比特幣所使用的POW方法;到了1998年,戴偉(Wei Dai)、尼克·薩博同時提出密碼學貨幣的概念,其中戴偉的B-Money被稱為比特幣的精神先驅,他對B-Money的博弈機制進行了大膽的設想。2008年11月,一篇名為《比特幣: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的論文橫空出世,作者署名中本聰,文章第一次提出了比特幣的概念,由此揭開了區塊鏈快速發展的序幕。

區塊鏈技術內涵和應用領域

區塊鏈技術由共識機制、共防機制、分散式存儲三大核心技術構成。三大核心技術由機器信任支持,即通過網路技術支撐實現了交易活動的交易點對點、去中心化、記錄信息不可篡改、交易不可逆、信息加密等難題突破。在區塊鏈上不存在第三方的交易中心機構,而完全依靠終端點對點交易保證雙方信任,改變了以往中心化的信用創建方式,通過數學原理而非中心化信用機構來降低成本,建立信用,可以實現價值傳遞、智能合約功能。

區塊鏈使網路能夠實現價值傳遞。一方面,數字資產可以在區塊鏈上自由流通,實現簡單的價值傳遞;另一方面,通過發行代幣,讓融資更加便利,同時代幣持有者還能享受整個區塊鏈生態的服務(比如一種代幣是基於一種區塊鏈應用而產生,擁有代幣,代表了擁有應用服務)。

智能合約功能是指電子合約與區塊鏈技術結合,合約條款以計算機語言而非法律語言記錄,當一個預先編好的條件被觸發時,智能合約執行相應的合同條款。

2016年5月,高盛發表題為《區塊鏈——從理論走向實踐》的研究報告,分析了區塊鏈在未來經濟中可能產生的價值。研究認為區塊鏈交易安全、透明的特性特別適應於分散式市場。報告提到區塊鏈最為適宜的市場有物聯網、安全驗證與多方交易的場景。據高盛的預測,到2020年,區塊鏈技術將在共享經濟、分散式電力、產權保險、現金結算、反洗錢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每年可為全球節省250億-400億美元的交易成本。

區塊鏈爆發的行業領域

2017年,區塊鏈概念在中國爆炸式傳播,各種區塊鏈項目層出不窮,顯示出強大的市場生命力。通過「天眼查」查詢,截止2017年12月底,中國區塊鏈行業相關註冊公司已達3000多家。涉及行業十分廣泛,大體可以分為如下類別:

第一類:底層技術與基礎硬體,主要提供區塊鏈最底層的協議代碼(基礎協議)和基礎硬體設施。基礎協議通常是一個完整的區塊鏈產品,類似於電腦的操作系統,它維護著網路節點,僅提供API調用。這一層次的技術是一切應用的基礎,包括使用網路編程、分散式演算法、加密簽名、數據存儲等技術來構建網路環境、搭建交易通道以及制定節點的獎勵規則。典型的例子是國外的「以太坊」,國內的「NEO(小蟻)」。區塊鏈基礎硬體設施則主要由比特幣礦機的製造售賣廠商以及區塊鏈路由器提供商構成,以「比特大陸」為代表;

第二類:通用應用及技術擴展,主要是為了便於區塊鏈產品廣泛應用的軟體服務產品,這一層使用的技術靈活多樣,分散式存儲、機器學習、大數據等技術均可被使用,其代表領域有計算優化、智能合約、挖礦算力售賣等。

第三類:區塊鏈在各行業的應用。其應用領域非常廣泛:在金融領域,區塊鏈項目的探索主要集中在跨境金融、供應鏈金融、票據金融以及資產證券化等領域。在國內,以中國銀聯、部分股份制商業銀行和百度、京東為代表的金融、互聯網巨頭已經開始布局區塊鏈,並落地了相應的平台與項目。利用區塊鏈的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的特性,金融領域應用區塊鏈技術可以對金融各個環節的風險有了更好的把控,從而降低金融流程中的成本。在數字貨幣領域,衍生出了大量數字貨幣交易所、區塊鏈錢包和數字貨幣投資項目。在國內,由於金融監管的嚴格管制,比特幣交易等數字貨幣相關領域在中國發展受到很大阻力。但在2017年上半年,央行成立了數字貨幣研究所,也許中國的法定數字貨幣不久將問世。在娛樂社交領域,基於區塊鏈的音樂創作、虛擬偶像、遊戲、直播等項目讓虛擬財產交易和保護更加透明。在能源領域,廣泛應用的是智能電網,針對每一度電用區塊鏈可以從來源到使用建立完備的數字檔案,為電站提供數據支持和資產評估依據。區塊鏈還可以釋放分散式資源的多餘電力,如回購民用屋頂太陽能產生的冗餘資源。在公益事業和農業中,區塊鏈的溯源能力可以得到充分應用,如追溯善款的去向,與追溯農產品的來源。現在區塊鏈技術仍處於發展的極早期,應用場景仍等待設想、實現和驗證。

區塊鏈爆發領域亂象

儘管區塊鏈近來在投資人眼中是一大熱門,我們仍然應該理性地看待區塊鏈帶來的挑戰。首先,區塊鏈需要建立一套標準,以便於區塊鏈代幣之間的流通。在區塊鏈產業不斷拓展的情況下,如何簡化各區塊鏈代幣之間的交換,提高區塊鏈的互通性顯得十分重要。其次,分散式資料庫的性能從設計結構上就要慢於市場常用的中心式資料庫,在需要高頻次交易的場景下,區塊鏈並沒有優勢。最後,需要抑制對區塊鏈概念的投機。比特幣是區塊鏈技術最火的實踐,其價格在近幾年的飛漲,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炒客」。超量礦機滿負荷運作消耗大量電力、屯幣惜售、在轉手交易時收取高額手續費等行為,都廣泛存在於市場中。其它區塊鏈項目也存在大量的畫餅圈錢現象。區塊鏈項目發起者會收到投資者針對項目所購買的加密代幣,在項目上線之後就立即在一些數字貨幣交易所進行交易,然後通過投機炒作,買進賣出以求獲得收益。騰訊安全反詐騙實驗室負責人李旭陽在近日接受證券時報(1月16日)記者採訪時表示過,最近利用區塊鏈概念的代幣與數字貨幣中,非常活躍的代幣有2000多種,類似傳銷平台已經超過3000多家。這一數字應該引起相關投資者與管理部門的警惕。

在新技術的風口,湧入大量甚至超量的投資是普遍的現象。超過市場容量的投資會難以避免地導致泡沫的產生,市場可能會經歷長期的調整修復過程。在區塊鏈概念層出不窮,投資熱錢大量湧入,項目質量參差不齊的當下,對區塊鏈投資交易風險的市場監管急需快速跟進;針對區塊鏈技術,對投資者與社會公眾的教育如何鋪開,更是投資圈與媒體應該思考的問題。據高盛預計,區塊鏈發展與市場拓展需要經歷長期的過程。早期的區塊鏈原型產品,應用範圍與參與者數量都會比較有限,而更廣泛的市場接受度可能需要5- 10年時間。我們可以預見,比特幣在未來擁有巨大的市場潛力。一個去中心化的嶄新市場正在緩緩鋪開,它未來的發展究竟如何,我們拭目以待。

政府的應對舉措

區塊鏈技術潛力無疑是巨大的。各國相繼針對區塊鏈(主要代表為比特幣)出台一系列的法規,積極應對區塊鏈可能帶來的市場變化。

德國、日本等國政府已經先後將比特幣支付合法化。德國將比特幣定義為私人發行的貨幣,可以在私人交易中使用。公司如果想要在商業活動中使用比特幣,需要申請聯邦金融監管局的批准。日本於2017年4月正式認可比特幣支付為合法的支付手段,並規定數字貨幣的使用者需要通過日本金融服務機構的年審。

英國與美國政府認為比特幣對實體經濟的影響尚不明顯,在央行層面尚未明確比特幣的法律地位。但是美國一些地方政府與市場機構已經開始對比特幣監管與應用的探索。紐約州早在2014年就針對比特幣制定法規,內容涉及消費者保護、反洗錢以及數字貨幣執照申請的細則。2017年12月10日,芝加哥期權交易所首次推出比特幣期貨。

中國人民銀行則早在2016年就表示要推出國家發行的數字貨幣,並在2017年開設數字貨幣研究所,試圖將數字貨幣整合進國家體系。其所長姚前曾在2017年5月撰文,針對區塊鏈現狀進行了討論。他在文章中提到,我國目前實行的分業監管體系,易產生監管套利、監管混亂的現象,也不符合區塊鏈項目的多元創新特點和測試需要。因此,應進一步加強金融監管協調機制,將其提升到更有效的層次。文章同時指出私人准數字貨幣的一大弱點是私鑰泄露會導致數字資產被盜,卻難以追償的情況發生;在維持比特幣流動性最為關鍵的比特幣交易所層面上,亦未有相關的制度保障(銀行體系的存款保險、央行最後貸款人等制度安排),以保障比特幣交易、提現和儲藏的安全性。有業內人士預測,中國央行有可能在2018年下半年在國內發行以區塊鏈技術為基礎的數字貨幣。

讓我們勾勒一副此時此刻區塊鏈在世界各地的全景畫吧。在中國的山川深谷間,水力驅動發電廠的電機,發出震耳欲聾的聲響,而世界最大的比特幣礦場在這些電廠旁星羅棋布地鋪開,一刻不停地向全世界輸送著算力;在北上廣深、倫敦巴黎紐約舊金山的創業咖啡館soho辦公室中,一組又一組的創業者們創造著新的數字代幣,高聲向投資人兜售著在他們口中必將改變世界的區塊鏈新項目;在投資人的聚會談話中,區塊鏈成為了最為流行的話題,他們熱切地交換著值得投資的區塊鏈項目的信息,討論著世界的哪個角落又有了成本更低、速度更快的礦場…對美好未來的嚮往讓人類不斷追求著更新更好的技術、更完備的社會組織體系與更便捷的生活,而區塊鏈技術所承載與許諾的更為美好的未來,讓人們充滿希望。

(作者供職於銀華基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經濟觀察報 的精彩文章:

摩拜首現故障背後:為網路問題已陸續恢復 技術細節或存隱患
從江戶日本到明治維新:斷襲與承續

TAG:經濟觀察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