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北宋·趙匡胤一句話,讓囂張的南唐滅國!從而實現先南後北的統一方針!

北宋·趙匡胤一句話,讓囂張的南唐滅國!從而實現先南後北的統一方針!

華夏皇帝漫談之宋太祖趙匡胤

從中唐後期的藩鎮割據,到五代十國的政權林立,中國長期陷入分裂混戰中,這不僅使社會經濟和文化的發展受到嚴重阻礙,還給社會各階層都帶來了深重的災難。於是,結束戰亂,重新統一,就成了五代十國末期所有人的共同願望。後周世宗柴榮,就曾為中原統一做了不少努力。趙匡胤建立宋朝後,也把統一大業提上了日程。

北宋建立時,周邊還有許多割據政權。其中北方有契丹族建立的遼國,西北有勢力強大的党項族,夾在二者之間的是割據山西一帶的北漢。在農業發達、物產豐富的江淮以南,還有南唐、吳越、後蜀、南漢、南平、楚、閩等7個割據政權。宋太祖要想實現統一大業,就要制定好周密的策略。到底是先伐南還是先討北呢?太祖就召集謀士趙普等人以及曾參加過北周北伐的大臣們,一起商討對策。經過多方探討,他終於在建隆三年(公元962年)確立了「先南後北」的統一方針,即先取巴蜀,次取廣南、江南,待國家強大後,再討伐北漢和強大的契丹等。

乾德元年(公元963年),慕容延釗、李處耘等受宋太祖之命,率10州兵馬征討荊湖。他們遵從太祖的指示,向割據江陵的南平政權借道,然而趁機滅掉它。二月,宋軍攻破南平都城江陵,國主高繼沖投降,南平滅亡。之後,宋軍繼續進發湖南。一個月後,割據於此的楚政權也被平定了。這樣不僅荊州、湖南的大片土地盡歸北宋,而且水陸都可進攻後蜀了。乾德二年(公元964年)十一月,大將王全斌、曹彬等領兵討伐後蜀。66天後,後蜀滅亡,北宋的領地再次擴大。

後蜀覆滅後,宋太祖變得有些驕縱大意,他改變「先南後北」的方針,於開寶元年(公元968年)和開寶二年(公元969年)兩次出兵北漢,結果都以失敗告終。一再碰壁之後,宋太祖繼續實施「先南後北」的策略。開寶三年(公元970年)九月,宋軍出征南漢。次年二月,南漢滅亡。此時南方還剩下3個割據政權:南唐、吳越和閩政權。三個政權個個自危,其中實力最強的南唐主動取消國號,放棄皇帝的稱號,改稱「江南國主」。另外兩個政權就直接上表稱臣,接受宋朝的官職。

宋太祖本想和平統一南方。他以「南北一家,何分彼此」為由,幾次召南唐國主李煜入朝,均被其拒絕。太祖非常惱怒,決定滅掉南唐。他揚言:「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意思就是南唐存在,就是侵佔北宋的利益。不過南唐國力雄厚,又有長江天險作為屏障,有「江南第一大國」之稱,實在不可小覷。為了討伐南唐,宋太祖做了周密的計劃。他用離間計除掉了智勇雙全的南唐大將林仁肇,又利用南唐文人樊若冰獲取了長江測繪圖,並聽從樊若冰的建議,在荊州建造了上千艘戰艦及黑龍船,用以將來渡江時作為浮橋使用。

經過3年的精心準備,開寶七年(公元974)十月,宋太祖以曹彬為統帥,率水、陸、騎兵浮橋渡江,圍攻金陵;同時又命吳越國主錢弘俶帶領5萬吳越軍從東面進攻金陵;另命宋將王明進擊武昌,從西面牽制屯駐江西的南唐軍隊,使其無法東下救援金陵。宋軍從北、南、西三面進攻,金陵就成了一座孤城。李煜被困,仍不投降。十一月二十七日,金陵城破,李煜被俘,南唐滅亡。

滅南唐之戰,是當時最大的一次渡江作戰,也是宋太祖一生最得意的戰役。宋軍在這次戰爭中運用的「浮橋渡江」、「圍城打援」,成為中國古代戰爭史上的經典戰術。此戰之後,宋朝完成了南方的統一,當時已經臣服北宋的吳越和閩,最後滅亡在太祖的弟弟、太宗趙光義手裡。

文章由愛穿小白鞋的喵原創,請勿轉載!特此聲明!

聽說關注我的朋友,運氣都不會差!

歡迎關注我的企鵝號:愛穿小白鞋的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穿小白鞋的喵 的精彩文章:

唐朝·雖是昏君,但其主導的唐蕃會盟卻促進了國家的安定團結!
五代·強悍的野心和膽識,使得朱溫成為連皇帝都敬畏的大軍閥!

TAG:愛穿小白鞋的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