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質押股份告急又遭獨董封殺 「資本獵手」郭昌瑋賣殼自救

質押股份告急又遭獨董封殺 「資本獵手」郭昌瑋賣殼自救

GIF

中經金融:follow me!

獵獲金利科技(002464.SZ,現更名為眾應互聯)的輝煌局面並未出現在另一個戰場。通過股權買賣拿下中潤資源(000506.SZ)控股權的「資本獵手」郭昌瑋正處於焦灼時刻,持股市值已經縮水超過50%,近84%持股已拿去質押,目前質押盤已跌破平倉線。

與此同時,改組上市公司權力層的11項議案遭全面抵制。3月2日,中潤資源宣布召開臨時股東大會的提示公告中沒有看到相關議案。此前郭昌瑋曾向深交所投訴,不過局面也未改變。

郭昌瑋不會坐以待斃。2月28日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公告顯示,他已經開始賣殼了。值得關注的是,郭昌瑋不是一個人在戰鬥,2015年4月他曾與嘉實資本一起接盤金利科技,兩個月後一位出自德隆的獵手才顯示身影。

《中國經營報》記者通過大量梳理髮現,郭昌瑋的背後與一家名為「喜洲資本管理有限公司」產生關聯,後者的法人代表為向宏、執行董事為唐萬新。唐萬新即是曾經名動中國資本市場的德隆系掌門人,向宏為其得力搭檔。

改選中潤資源遭抵制

中潤資源目前正在停牌,市值僅有41億元。最新業績快報顯示,中潤資源2017年全年巨虧1.6億至2.1億元,原因是要還的債增多、資產不值錢了、賺到的錢太少。2月28日上市公司公告稱,控股股東正在推動對上市公司進行重大資產重組,進行資產置換與資產收購,這意味著中潤資源極有可能再次變更控股股東。

此前中潤資源已經多次更名。1993年初登資本市場時名為川鹽化,是四川著名的老八股之一,曾是聞名天下的全國最大井鹽生產企業。中潤資源當前的控股股東為寧波冉盛盛遠投資管理合夥企業(以下簡稱「冉盛盛遠」)。記者梳理髮現,冉盛盛遠已經是這家上市公司第11任控股股東。伴隨著控股股東的變化、主業也多次變遷,這家上市公司實際上已經淪為「殼股」。早年,它多次以庄股的面目出現。

2017年1月12日上市公司披露的詳式權益報告顯示,冉盛盛遠以每股9.69元的價格從深圳市南午北安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接下上市公司共計2.33億股,獲得上市公司25.08%股權,成為上市公司新一任控股股東。為此,冉盛盛遠共計付出22.5777億元。

隨後,冉盛盛遠對上市公司啟動資產改造,置出一部分房地產資產,這項交易的交易對手已經變更為寧波梅山保稅港區冉盛盛潤投資管理合夥企業(以下簡稱「冉盛盛潤」),且僅停留在意向協議階段,尚未實施。冉盛盛潤的實際控制人正是郭昌瑋。

控股一年間,中潤資源震驚市場的283.68億定向增發於2017年7年宣布終止。

2017年年底,上市公司以1.65億元收購杭州藤木網路科技有限公司55%股權宣布收購完畢。這項收購因標的實繳資本僅75萬元,而被市場詬病,交易所曾對這項交易發布關注函。

以上述一系列運作為背景,中潤資源的股價僅在冉盛盛遠入主之時如曇花一現般上移,此後股價圖並未醞釀出節節攀高的局面,反而愈走愈低。截至停牌之時僅4.48元/股。

以此測算,冉盛盛遠已經浮虧12.14億元。2月10日,上市公司宣布停牌,因控股股東冉盛盛遠質押盤已跌破平倉線,這也意味著控股股東的融資槓桿正面臨資金危機。冉盛盛遠已將所持上市公司股份的84%拿出質押融資。

上述被擊穿的質押盤是否已經被強制平倉?記者就此與中潤資源聯繫,其證券處工作人員稱,以公告為準,沒有可以發表的意見。記者與控股股東多次聯繫,但電話無人接聽。不過,從上市公司當前最新公告來判斷,冉盛盛遠依然保有對上市公司的控股權。

巨虧與資金鏈壓力迫使控股股東立刻行動。2月9日,冉盛盛遠向董事會提交11項議案,推舉9名董事,2名監事,這也意味著控股股東意圖將上市公司權力層人員全部換下。不過這些議案被上市公司董事會以內容不完整為由,審議不予提交臨時股東大會。冉盛盛遠轉而向深交所打報告。儘管得到了深交所關注,但幾經論戰之後,冉盛盛遠對上市公司權力層大換血的動議仍未成功。不過,上市公司本屆董事會、監事會已超期的事實不容置疑,人事變動的發生只是遲早的事。

事實上,換人只是手段,冉盛盛遠的自救才是最終目的。2月28日,上市公司公告稱,控股股東正在推進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重組方式為資產置換與資產收購,冉盛盛遠脫 手之日已近。

「資本獵手」

冉盛盛遠的GP(執行事務合伙人)為冉盛(寧波)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寧波冉盛」),後者80%的股權為冉盛財富資本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冉盛財富」)。冉盛財富為郭昌瑋全資所有。

郭昌瑋,46歲,為中潤資源的實際控制人。在拿下中潤資源後,上市公司披露權益報告時,對郭昌瑋有這樣的描述:具有多年的資本市場投資經驗,了解國內資本市場的相關法律法規,擁有豐富的公司管理經驗,他所控制的企業涉及業務主要為互聯網遊戲、房地產、投資管理等。

市場對此人的了解則集中表現於其買賣金利科技的過程,因此,有市場人士對其冠以「資本獵手」的稱號。

2015年年初,彼時金利科技的實際控制人方幼玲正被一起糟糕的收購案搞得焦頭爛額。金利科技曾於2011年年底至2013年,花3.7億元收購宇瀚光電全部股權,這項耗時長達兩年的收購被市場普遍看好,宇瀚光電號稱是蘋果幾款產品部件的供應商。不過在對賭協議履約過程中,宇瀚光電第一年僅完成協議的4.5%承諾,第二年大幅虧損超過2000萬元,面臨對上市公司實償千萬股份和過億現金的局面。真相大白時,雙方互撕鬧上法庭。

此時方幼玲有心脫身,彼時郭昌瑋恰好出現。

2015年4月23日披露的權益變動報告顯示,郭昌瑋以其持股97%的珠海橫琴新區長實資本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實資本」)為平台,與方幼玲控制的SONEM INC簽訂股份轉讓協議,以8.66億元為代價獲得對方持有的4222.1萬股金利科技股份,每股價格為20.5元。收購完成後,長實資本獲得金利科技29%股權。

這次收購,郭昌瑋不是單獨出現,嘉實資本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嘉實資本」)也一同列席收購方。嘉實資本以同樣的價格從SONEM INC手中受讓1149.9萬股,獲得金利科技7.8979%的股權。

嘉實資本的股東有四家,其中包括嘉實基金,另一家為註冊地在香港的公司,沒有聯繫方式。記者嘗試與餘下兩家股東聯繫,電話均無法接通,目前嘉實資本與長實資本是否有關聯尚未得到證實。

記者注意到,嘉實資本與長實資本擔任GP所實際控制的珠海橫琴新區長實股權投資基金管理中心(有限合夥),曾於2014年共同參與美都控股(600175.SH)的定向增發。

更精彩的劇情則在40天之後出現。2015年6月3日,長沙市仲裁委員會出具裁決書,要求SONEM INC履行擔保責任,將其持有的2912萬股金利科技股份,於兩日內過戶至自然人石亞君的名下,原因為一家企業欠下石亞君債務,SONEM INC為上述企業做了擔保。上述股票的清償價也為20.5元每股。就這樣這筆價值近6億元的股票以如此方式被石亞君得手,而上述債務額度為兩億元。石亞君的債轉股通過這種強制執行的方式收官,只需向SONEM INC支付4億元差額。

石亞君,1962年5月生人,現年56歲。公開資料稱,他擔任旭日東升(香港)控股有限公司北京辦事處首席代表。市場對石亞君並不陌生。2001年1月,上市公司中科創業(000048,現更名為「康達爾」)崩盤,連續10個跌停,創下當時中國資本市場最大跌幅,莊家呂梁神秘失蹤。彼時,石亞君擔任中科創業的董事,崩盤之時石亞君與其他5位董事一同辭職走人。

2009年石亞君再次以負面形象出現,作為ST東海持股超過5%的大股東,在減持達4.99%之後才披露公告,獲利超過5000萬元。

得到金利科技的控股權後,郭昌瑋這樣操作:2016年7月,以每股60.92元的價格向寧波冉盛盛瑞投資管理合夥企業(以下簡稱「冉盛盛瑞」)轉讓24.04%的股權,而冉盛盛瑞仍為郭昌瑋實際控制。

2017年7月,冉盛盛瑞和長實資本分別對外轉讓持股對金利科技,以41.25元的價格共計套現6.5億元。2018年2月27日,冉盛盛瑞準備出讓控制權,以36元的價格出讓10%持股,套現8.39億元,這項交易以形成權益變動報告,如果股份完成過戶,冉盛盛瑞的持股比例將下降至14.04%。截至當前,這隻股票已更名為眾應互聯,目前正在停牌,停牌前收於29.67元/股。以此測算,冉盛盛瑞這批股票市值為9.7億元。也就是說在金利科技這隻股票上,郭昌瑋總投入為8.66億元,在不到三年時間內,郭昌瑋已經套現近15億元,此外手中還有9.7億元市值。

另外兩個夥伴,嘉實資本與石亞君已經相繼出貨。

德隆系舊部

以「冉盛」為名,郭昌瑋織起一張資本大網。記者追蹤發現,名為「北京冉盛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冉盛資管」)延伸出來的持股公司與喜洲資本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喜洲資本」)產生交集。喜洲資本的法人代表為向宏、執行董事為唐萬新。

2008年,德隆高管王世渝撰寫的《曾經德隆》出版,此書是當前市場上被公認的揭示德隆起落最詳盡的一本記錄,其作者正是親歷者,也曾與唐萬新多次接觸,並親眼目睹2006年4月29日武漢中級人民法院對唐萬新的審判。《曾經德隆》一書也多次提到向宏,稱此人善於溝通,在德隆期間,負責對政府、專家、監管機構、媒體進行溝通工作,始終不遺餘力地為德隆奔走,直到德隆倒下,沒有半句對德隆的怨言。

北京冉盛資管全資子公司北京長實財富資本管理有限公司,後者對北京安控投資有限公司持股60%。這家公司另外40%持股的股東——北京正和興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正和」),成為關聯的關鍵。

北京正和是梧桐投資有限公司持股40%的股東,梧桐投資的第一任總裁正是向宏。據記者查詢公開報道,向宏曾以梧桐投資總裁的身份公開參與活動。在梧桐投資早年的股東中有一家名為「多尼爾投資(北京)有限公司」。這家公司的法人代表也是向宏。

多尼爾投資則是喜洲資本持股50%的股東。喜洲資本的法人代表為向宏,執行董事為唐萬新。

2016年12月4日,向宏以喜洲資本董事局主席的身份出席了一次媒體公開活動,在這次活動上,這位頭髮已花白、戴著有框眼鏡、表情嚴肅的德隆舊人發表了這樣的觀點:現在的企業搞產融結合的併購手段和併購方法,這條路是非常危險的。

喜洲資本目前沒有官網,記者輾轉找到了公司一位工作人員的聯繫方式,對方明確表示老闆不接受採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頤園財經 的精彩文章:

「宇宙行」的萬億綠色生意經

TAG:頤園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