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江蘇迎來國企國資改革窗口期

江蘇迎來國企國資改革窗口期

伴隨著國企改革大幕拉開,江蘇國企國資改革不斷提速,近五年間省屬企業利潤年均增長達13.7%。2018年,江蘇將迎來國企國資改革窗口期,多項改革措施將進一步推進、突破,落地速度或超預期。

年均增長13.7%「成績單」史上最好

今年1月,「中國改革(2017)年會暨深改五周年高層研討會」在北京召開,會上揭曉了「2017年中國改革年度十大案例」。江蘇高科技投資集團(以下簡稱「高投集團」)以「國企混改的非典型創新樣本」成為唯一入選的國有企業案例。

高投集團曾因機制滯後導致活力不足,發展受限,困難重重,倒逼改革加速。2014年初,高投集團開始在二級管理公司層面開展內部混合所有制改革。經過四年改革,高投集團年均投資項目強度擴大了10倍,管理的基金業務擴大了10倍,管理規模達860億元;投資扶持了700多家創業企業,助力131家企業成功登陸境內外公開資本市場。

高投集團是江蘇國企國資改革的一個縮影。黨的十八大以來,江蘇國企國資改革加速跡象明顯,國有企業效益不斷提高。2012年至2017年,江蘇省屬企業實現利潤從203億元增加到386億元,增長90.2%,年均增長達13.7%;省屬企業資產負債率從最高值71.2%下降到63%,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率保持在年均110%左右。

統計顯示,截至去年末,江蘇省、設區市國資委監管企業資產總額達到48548億元。其中,省屬企業實現利潤386.81億元,同比增長15.28%,創歷史最好水平。

江蘇省國資委副主任李琨說,已經取得的成績得益於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圍繞全省經濟發展的大局,優化國有資本的結構,大力推進重組整合,提高了國有企業的配置效率;二是以推動企業上市作為國企混改的主要形式,鼓勵支持企業利用上市這個平台引入社會資本,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企業的活力得到了增強;三是規範國資系統完善市場化改革,推進三項制度改革,有效調動了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四是改革投資監管的方式,嚴控非主業投資,有效防止了風險事件的發生。

2018年已經啟幕,新的一年江蘇國資系統提出了更高的奮鬥目標:全省國有企業效益實現穩定增長,省屬企業利潤同比增長10%左右;國有資本保值增值率、回報率進一步提升;企業流動資產周轉率進一步提高;企業資產負債率進一步下降,省屬企業整體負債率同比下降2%左右……

細數這些目標可以看出,江蘇國企國資改革進一步提速、加碼,2018年依然是江蘇國資系統的「制度落實年」,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將是總原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貫穿全年的主線,而所有任務的重中之重,就是在確保國有企業平穩較快發展的基礎上創建一流企業,推動國有資本做強做優做大。

聚焦主業發展啟動三年計劃

凡是過往,皆為序章。今年伊始,江蘇省國資委印發《關於省屬企業修編「十三五」發展戰略規劃和制定創建一流企業三年行動計劃的通知》,以「一號文」的形式要求省屬企業開展「十三五」發展戰略規劃修編工作,並制定創建一流企業三年行動計劃。

規劃是為了指導實踐。「十三五」規劃的實施時間為2016年至2020年,在此時修編「十三五」規劃,是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為了更好地契合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對深化國企改革提出的高要求,響應「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的新任務。「一號文」引言部分指出,要「結合形勢變化和自身實際,重新審視企業發展思路和舉措」,尤其強調「戰略規劃要務實管用,切忌華而不實、形式主義」。這為江蘇國企國資改革定下了「實」字當頭的基調。

同時,「一號文」中還制定了創建一流企業的三年行動計劃,本著「跳一跳夠得到」的原則設定創建一流企業目標,進一步明確了主業定位,要求將省屬企業所涉及的主營業務控制在三個以內,各主業之間或形成產業鏈,或互補促進。對於有條件的企業專註一到兩個領域,努力成為本行業、本領域的「領頭羊」。

江蘇交通控股有限公司優化產業布局,以綜合交通基礎設施及衍生產業投融資為主體,金融投資和清潔能源為兩翼的「一主兩翼」產業發展格局,堅持做強交通主業,著力構建涵蓋高速、高鐵、港口、航空等綜合性交通生態圈。在資產經營和資本經營的雙輪驅動下,2017年,江蘇交通控股有限公司全年預計實現營業收入495億元,預計實現利潤總額125億元,全年營業收入與利潤增幅近五年來首次同步實現兩位數增加,公司凈資產1162億元,在省屬企業中名列第一。

江蘇國信集團抓住改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契機,做大做強能源業務,目前國信集團投產控股的電力裝機容量佔全省電力裝機總容量的11%。聚焦經紀及財富管理、投資銀行、資產管理等業務領域的華泰證券近年來打造體系化、流程化、專業化的全業務鏈,繼續鞏固在中國證券行業第一方陣的領先地位。

江蘇省副省長馬秋林表示,主業一旦明確,必須加大內部重組整合力度,嚴格管控增量投資,堅決剎住非主業盲目投資。主業的增量投資也要防止投向中低端業務,把優質資源更多集聚到核心業務高端發展、高質量發展上來。

將計劃內「殭屍企業」全部出清 混改試點加速推進

2018年任務單中,江蘇省國資委明確了「瘦身」責任和目標,要求在2018年底前,將計劃內「殭屍企業」全部處置出清;在2020年底前,將各集團的「四類企業」與「三類參股投資」的數量,在2017年底的基礎上再減少80%以上。

所謂的「四類企業」是指停業、連續三年虧損、資不抵債、第四層級及以下的企業,而所謂的「三類參股企業」是指連續三年無收益、賬麵價值300萬元以下、第四層級以下的參股投資。江蘇省國資委主任徐郭平在全省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工作會議上表示,「今年將加大對低效無效存量資產清理整合力度,要確保在年底前將計劃內的『殭屍企業』全部出清」。

一方面,存量「殭屍企業」的出清將為國企輕裝上陣騰挪空間;另一方面,江蘇國資系統不斷加速推進混改試點工作,將會帶來優質增量供給,培育一批機制新、活力強、效益好的混合所有制企業。

匯鴻集團是江蘇省最大的國有外貿企業,也是江蘇推進混改後第一家整體上市的國有企業。該集團總裁陳述說,「整體上市後,匯鴻更加強調專業化運營和規範化管理,通過整合內部資源與併購外部資源的『兩條腿走路』方式,集團資本市值增加一倍以上,實現了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

未來,重組和上市依舊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主要實現方式。馬秋林表示,借力資本市場,用好上市公司資源,是推動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的重要措施。

去年以來,蘇墾農發(江蘇省農墾集團控股)和健友生化(江蘇省沿海集團為第二大股東)成功登陸主板市場,分別引進社會資本24.3億元和5.58億元,還有兩家江蘇省屬企業子公司已向證監會上報A股IPO申請材料,江蘇金融租賃股份有限公司也已於3月1日在上交所掛牌上市。

據悉,按照「企業有意願、操作有條件、改革能示範、經驗可複製」的原則,江蘇目前遴選了9個企業(項目)擬納入全省第一批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下一步,將確保各項試點任務落實到位,以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改革經驗,發揮試點示範作用。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深化國企改革是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重點工作,江蘇國企改革走得早也走得好,在此大背景下,江蘇的國企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將是大概率事件。(記者 潘曄 朱筱 南京報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華社 的精彩文章:

浙江大學發布「四足機器人」
考古專家修復埃及法老寶藏 精美文物巧奪天工

TAG:新華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