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讀】《故國中山》—尊儒尚賢 仁厚崇山
原標題:【薦讀】《故國中山》—尊儒尚賢 仁厚崇山
尊儒尚賢是件好事,但也許你不會想到,戰國中山國就因此而亡國!
中山國以武力聞名於戰國,猶有北狄遺風,能征善戰是他們的傳統,堅韌不拔是這塊土地的品格。動蕩的戰國常常翻耕這裡的土壤,各種文化哲學思想在暄騰土壤里極容易滲透,所以百花齊放的文化思想在中山庭院里輪番綻放。當中山國走向強大之後,國風為之改變,中山國的君王以儒家思想來統治國家。
早年,中山國曾被魏國統治過一段時間。魏文侯崇儒,拜孔子弟子子夏為師,學習儒學。他禮賢下士,招攬了四方賢能,用來治理國家,使得孔子的儒家思潮濃濃地滲透於魏國。魏文侯有一次宴請群臣,到中午時下起大雨,他下令撤席,急匆匆往郊外跑。隨從的臣子勸他,下雨打不了獵,何必白跑一趟呢?魏文侯卻說,我一定要去,和人約好了,怎麼能不講信用呢。魏文侯尊儒尚賢,讓其發揮了巨大的政治威力,把自己的國家建設成禮儀之邦,穩定而繁盛起來。魏國在公元前406年滅中山後,派李克任中山相國,治理中山。李克是儒家弟子,曾傳《詩經》之學。有這樣的相國,儒學風尚的普及應該是毫無疑問的。
戰國中山國山字形禮器
史冊記載中山國曾有這樣的小故事:中山的相國一次狩獵,捕獲一隻幼小的麂鹿,看著小鹿可憐的樣子,於是將小鹿放歸山林。唐人陳子昂還寫詩讚頌:「吾聞中山相,乃屬放麂翁。孤獸猶不忍,況以奉君終。」在中山國廣為宣傳這樣的事迹,一定是用以教化民眾,多行仁愛。這從側面反映出儒家思想在中山的影響。
再有一次,中山國君請群臣吃飯,司馬子期也在場。不想,當分發羊肉羹時,竟不夠了,偏巧沒有給他。於是他惱怒逃奔楚國,慫恿楚國討伐中山國,於是中山國君出走。國君逃亡之時,總有兩個人提著長戈追隨他。中山國君納罕,就問這兩個人。二人回答說:當年我們的父親快要餓死了,是您行仁義之道,親自遞給了他們食物,讓他們活命。所以父親臨死時,囑咐我們,中山國有難時,你們一定拚死力效忠。所以我們就來啦。中山君不禁長嘆,我這是為一杯羊湯而亡國,因為一壺粥飯而得二士啊。
這個故事雖在《戰國策》中記載,其真實性值得懷疑。楚國是不是打過中山國?中山國就那樣容易滅亡?別忘了,樂羊帶精兵打了三年才拿下,趙武靈王十幾年才滅掉中山,楚國因為這樣的慫恿就滅中山?楚國隔山隔水,滅中山國一事頗讓人懷疑,也有學者考證其存偽之處,但這個故事和「放麂翁」一樣,反映了中山儒學的滲透情況。
當中山國擺脫魏國的統治,復國中興之後,儒學伴隨著中山國走向強大,也為它享譽「國際社會」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但是打幾十年、上百年過去,「守江山」的中山國人卻出現了問題。
在趙武靈王貪婪的目光窺視之下,中山國並沒有厲兵秣馬,加強武備,相反,中山君越發把儒家的「仁愛」貫徹到底。當趙武靈王派李疵去中山國打探,看能不能攻打中山國。李疵回來興奮地對趙武靈王說:「可以攻打,如果我們不趁早打,恐怕會落在齊國燕國之後!」趙武靈王問原因,李疵回答:「中山之君所傾蓋與車,而朝窮閭隘巷之士者七十家。」就是說中山國君禮賢下士,尊重學者,常去陋巷造訪儒生賢人,並且以平等禮節接待的多達幾百人,所以可以攻打。趙武靈王感慨說,這麼說中山國君是個賢明的君王,怎麼可以攻打呢?李疵說:不對。如果君主親近賢土,則使「將士怠於陣」;如果君主尊崇學者,人們都去做學問,那麼一定會使「農夫惰于田」,將士們懶得打仗,兵力就衰弱,農夫無心去種田,國力就會貧窮。這樣的國家沒有不滅亡的,所以我們要趕快下手啊。於是,趙國帶領著穿胡服善騎射的兵將,最終把中山國滅掉。
想想魏文侯尊重儒家,但他在利用儒家之「仁」時,沒有忘記強大和發展自已,一個心思做著強國之夢,不惜路途遙遠,隔著趙國去攻打中山。而後期統治中山的國君不知是受了什麼樣子的迷感,漸漸昏了頭。中山國君不能審時度勢,看清其中利弊,一個地域狹小、土地貧瘠的國家,周圍著幾隻虎狼,卻一味講仁義。正如《寰宇記》所云:「中山專行仁義,貴儒學,賤壯士,不教人戰」,那樣只有被虎狼吞噬的命運了。在中山國王厝墓出土的銅鼎之上,銘刻這樣的話語,大意是別忘了「仇人」在旁,一定不要「因大而肆,因富而驕,因眾而傲」,後來的中山王倒是很聽話,牢牢記住這些諄諄教導,倒是沒有驕做起來,但他們卻忘記了「驕傲」的前提是「強大」。群雄爭霸、戰火紛紜的年代,經營國家最重要的功能是讓自己保持「強盛」。而中山國君只顧賢德,看不見虎狼,最後亡國敗家,丟掉性命,這樣「賢明、仁厚」的君主我們又該怎樣去看待呢?
忽然想到那篇《中山狼傳》,上面的東郭先生是去中山國求職,想來中山國除了接納儒者,對於墨家弟子也是歡迎的。而且,中山國創造了大量工藝精品,其國內一定有許多手工業者,墨家子弟不乏其中。墨家講「兼愛非攻」,這與儒家之「仁」異曲同工。一個國家上上下下都醉心儒墨,不能居安思危,所以當趙武靈王的得意旗幟插滿太行時,中山風雲退出了歷史舞台,黯然消失在天邊。
中山國亡國,但重儒尚賢之風卻悄悄浸染了茂密的山林,把儒家的仁厚傳遞給連綿的大山。孔子說:「仁者樂山,智者樂水。」仁愛之人就像山一樣平靜,一樣穩定,一樣長壽,一樣堅韌不拔。所以儒家人非常尊敬山,願意做像山一樣崇高的人,他們以愛待人、待物,像群山一樣向萬物張開雙臂,站得高,看得遠,寬容仁厚。儒家人愛山,中山人尊儒,那麼中山人也一定變得更加愛山崇山。其實,從三皇五帝到後世的封建帝王,祭拜三山五嶽皆是重要的文化活動。當時的中山國境內就有古人倍加崇敬的北嶽恆山,除了官方的祭祀,這一帶民眾對山的祭祀應該是很經常的事情。通過大量典籍資料分析,古代的北嶽恆山泛指河北西部的太行山,而其主峰有多處,今阜平境內大茂山,又稱岱茂山,曾被長期確認為恆山主峰。恆山的祭祀場所北嶽廟在曲陽城內,北嶽廟規模宏大,過去曾佔去了半個曲陽城,可見其備受歷代帝王的重視。
八百里巍巍太行 攝影:盧白子
古代人類大多都是從山中走出的,山洞藏身,山中狩獵採摘。《尚書》這樣說:「古我先王適于山。」或許,長期生活在戰爭夾縫中的中山人,早已知道大山的仁厚。中山人就是依託巍巍太行山發展壯大的,每每他們受到傷害,他們就躲進山裡進行休養,山林里的動植物給了他們滋養。他們幾次被滅國,幾次復國,是山成就了他們的事業,所以崇山敬山已經很是自然。
中山三次建都,都選擇「城中有山」的格局。中山國靈壽城同樣把一座小黃山圈在城中。在中山國王陵曾出土巨大的「山字形」青銅器,單個重達44.6公斤,考古專家們判斷,這應該是中山國的禮器,就像是今天的國徽一樣,樹立在木杆之上,代表了一個國家的形象。中山國使用的建築材料里也有獨特的山字造型,靈壽城出土多種「山峰形瓦釘飾」、「山峰形脊飾」等等,都是崇山的例證。瓦釘飾是插在筒瓦後部的一種飾物,這樣的山峰形狀的瓦釘飾為戰國中山國所特有。考古專家陳應棋先生說,中山國的城邑遺址很好判斷,有山峰瓦釘為證即可。並且戰國中山國都城靈壽出土的筒瓦都很大,長近一米,寬有半米,瓦釘也有四十多厘米那樣高。想那些宮殿之上有一排排一行行「小山峰」森然林立,其視覺效果是多麼豐富而奇特!千百年來,人們看到瓦就不覺聯想到瓦頂上的炊煙。瓦是家園,是母親的象徵,而中山人一定把山當作家園,視同母親,所以那樣愛山,在瓦頂上也插滿「山峰」,讓溫柔之煙縈繞慈愛之山,讓中山人的屋頂飄蕩出藝術的雲朵。
山峰形瓦釘飾
陶人俑拜山組合
最為典型的是,當專家們清理中山國靈壽城的一座冶銅爐時,意外地發現了一組「陶人俑拜山」的場景。這組「陶人俑拜山「由一個陶人俑和六個陶方錐體組合而成,陶人抬著胳膊,做祭拜狀,方錐體組合成山型放置一旁,中間一個略高,如同山峰。根據專家們分析,這組文物製作粗糙,線條粗獷,被燒成紅灰色,似乎是在冶煉爐開火時放置的祭品,大概是祈求山神保佑,讓他們冶煉成功。當然這只是猜測,究竟中山人用它來表達什麼,今天我們已經無法知道。
在中山國的青銅器物上,處處可見虎、狼、鹿,猴、鳥類的影像,這些山中的動物時刻伴隨在他們的身邊。有一件錯金銀的「虎噬鹿」屏風座,栩栩如生地表現了山林里弱肉強食的真實景象,猛虎在吞噬小鹿,小鹿的悲鳴似乎還在耳邊迴響。中山人是用他們表示虎的強大,還是在憐憫小鹿的柔弱?我們更是不得而知。
錯金銀虎噬鹿屏風座
我們今天所能清晰感覺到的是,中山人把儒家愛山敬山的情懷發到了極致。儒學之風吹拂著太行山叢林,叢林下溪水潺潺綿綿滋潤著華北平原,山文化深深浸染著中山這塊土地,陶冶著世世代代生活在中山之地的民眾——於是,這裡繁行的百姓們「厚樸實在」,傳遞著仁義道德;這裡成長的將帥官員「忠勇穩定」,多如樂毅、趙雲、魏徵、曹彬;這裡的仁人志士「悲歌慷慨」,古有衣鐵甲、操鐵杖奮戰而亡的「貴卒」,有風蕭蕭凌然而逝的荊軻,今有善戰能耕的「平山團」,有聳立峰頂的「狼牙山五壯士」;這塊土地里孕育了一代大儒董仲舒,從唐代就有「中山廟學甲天下」的美譽,到後來又走出了程顥、程頤,「二程」開創的「宋明理學」,影響中國歷史近千年。在山文化的搖籃里成就了西柏坡,讓新中國從這裡走來……
太行蒼茫,儒風滌盪,恆山聳立,四野晴嵐。今天,生存於中山古地的我們依然嚮往君子之道,渴望我們的背影仁厚如山!
中山國都城遺址俯瞰東西林山
作 者:程雪莉
※刻銘還是鑄銘——戰國中山王三器銘文之觀察
※平山大型系列報道——誰有我家鄉風韻 徵稿開始!
TAG:中山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