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消逝的王者——白肩雕的故事

消逝的王者——白肩雕的故事

帝王的象徵

文/韓奔

圖/韓奔 Gettyimages 東方IC

白肩雕成鳥全長72-90 厘米,翼展1.8-2.16米,體重2.45-4.55千克,因成鳥肩部有兩塊白斑,故名白肩雕。作為一種偏好棲息於低地平原的大型猛禽,白肩雕曾廣泛分布於整個歐亞大陸,廣袤多樹的歐洲低地平原為白肩雕的生存提供了良好的棲息地。歐洲很多國家,尤其是皇室和權貴階層,都將白肩雕作為王權的標誌和象徵,具體表現就是著名的雙頭鷹形象。從古羅馬帝國開始,到拜占庭帝國、神聖羅馬帝國、塞爾維亞帝國、俄羅斯帝國,直至近代的奧匈帝國,都將白肩雕化作了雙頭鷹徽章和勳章,作為國家和皇室的象徵。所以白肩雕英文名就叫「Imperial Eagle」,意為帝王雕、御雕。白肩雕威武勇猛的形象,一直被人類視作力量和權力的象徵。印度曾自主研製一款小型軍用無人機,就以白肩雕命名。

過去,學者將白肩雕視為一個種,分成幾個不同的亞種。現在更多的分子生物學研究證據表明,歐洲西部的西班牙白肩雕應該為一個獨立種,從歐洲東部至亞洲大陸的種群,則應該獨立為東方白肩雕。動物的形態分類學和分子分類學經常出現爭議,白肩雕究竟是一個種,還是兩個種,至今仍然存在疑問。

作為大型的晝行性、掠食性猛禽,白肩雕捕食各種小型脊椎動物,獵物重量通常在2千克以下,例如黃鼠、旱獺、沙鼠、倉鼠和野兔,捕食的鳥類有各種雁、野鴨、烏鴉、鴿子、野雞、鷓鴣、鵪鶉等。也有文獻記載白肩雕捕食烏龜,吃大型昆蟲或動物屍體,還有文獻報道它捕食紅鸛科的火烈鳥,以及白尾鷂之類的小型猛禽。與同區域越冬的白尾海雕、虎頭海雕在食性上有明顯差異,白肩雕很少捕魚,它們覓食主要在河谷、沼澤、草地和林間空地等開闊地方進行,除了站在岩石上、樹上或地上等待獵物出現後發動突襲外,也常在低空和高空飛翔巡獵,發現獵物後垂直俯衝捕殺。

白肩雕的巢通常構築在獨立而高大的樹木的樹冠層,偶爾也在懸崖或地面築巢。巢離地面10-20米高,隨環境和樹的情況而變化,有時亦有低至2米或高至25米以上的巢。在每一對繁殖鳥佔據的領域範圍內,會有2-3個巢,據此推測一對繁殖鳥可能會構築幾個巢輪換使用。同一個領域內的雕巢間隔距離600-800米,而兩對繁殖鳥的領域間巢與巢之間的間隔距離為10-24千米。白肩雕的巢由枯樹枝構成,體積很大,直徑1.2-1.5米,深60-70厘米。科學家還記錄到直徑2.4米、深1.8米的大巢,這種巢是多年重複使用,不斷添加巢材的結果。白肩雕的巢周沒有其它樹木環繞和遮擋,很遠之外都能看到,白肩雕選擇這樣的地點營巢是為了獲得廣闊良好的視野。英語單詞「eyrie」即指鷹或其它掠食鳥類建在高聳的樹或山崖上的巢穴,也用來指代歐洲那些建在高聳孤山上的城堡和房屋。歐洲最著名的天鵝堡是美國迪斯尼公司的徽標,就是一個典型的「eyrie」。

白肩雕每窩產1-4枚白色的卵,第一枚卵產出後即開始孵卵,雌雄鳥輪流孵卵,孵化期43-52天,幼鳥在巢中停留60-77天後離巢出飛,5-6年性成熟。在人工飼養情況下,白肩雕壽命可達21年。曾有人工飼養壽命達56年的傳聞,但缺乏確鑿的證據。白肩雕的繁殖成功率並不高,每對鳥當年繁殖的幼鳥存活率在斯洛伐克僅為0.76隻,在匈牙利為1.6隻。總體有36%的白肩雕幼鳥最終無法存活。

王者遭到扼殺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白肩雕的種群數量迅速下降。專家估計全世界目前可能不超過2000個繁殖對。在保加利亞的首都索菲亞附近,過去曾在1000平方公里範圍內記錄到19對繁殖鳥,如今卻很少看見其蹤影。白肩雕已經從歐洲東南部的許多地方絕跡。整個歐洲的白肩雕種群數量可能僅剩350對繁殖鳥,其中斯洛伐克30-35對,匈牙利36對,塞爾維亞10對,馬其頓4對,希臘可能為0-2對,保加利亞15-20對,羅馬尼亞或許還有幾對,東歐的摩爾達維亞有10-12對,俄羅斯傳統上的歐洲領土範圍有130-150對,烏克蘭35-40對,土耳其若干對,喬治亞9-11對,亞塞拜然40-50對,亞美尼亞10對;亞洲的情況略好於歐洲,哈薩克的中部和西部估計有800-1200對,俄羅斯亞洲區域估計還有數百對。這組數字讓從事動物保護的人十分傷感。引起白肩雕數量下降的原因有人類對成鳥和亞成鳥的捕殺,尤其是敘利亞地區對亞成鳥的狩獵捕捉活動,對白肩雕種群危害極大。牧民針對狼和狐狸的毒殺間接影響到白肩雕,生境改變和破壞,高壓輸電線路以及風電場對大型猛禽造成的危害也是白肩雕瀕危的重要原因之一。

越冬遷徙時,東方白肩雕從亞洲大陸的北方,穿越亞洲腹地向南飛行,一直行進到中南半島最南端的新加坡一帶。在那裡越冬後,翌年春天再折返回到繁殖地。整個越冬區域從北緯50度開始,向南可達南緯3度,也就是印度尼西亞境內的蘇門答臘島和加里曼丹島一帶。白肩雕的遷徙路線和越冬區域與在日本繁殖的鳳頭蜂鷹頗為相似,並有所重疊。由此可見,從雲南高原開始一直向南延伸到中南半島的南端,是很多候鳥的重要越冬區。

白肩雕越冬遷徙時常單獨飛行,偶爾集聚到10餘只或更多的個體集群飛行。從繁殖地到越冬地的遷徙距離為4000-8000公里,白肩雕通常用六周時間完成遷徙。當我在秋天眺望北方的天空,看到猛禽自北向南疾飛而過,就會聯想到秋季大量的猛禽從蒙古和西伯利亞向南方遷徙,它們御風飛行的英姿,多多少少激發了蒙古人南下征服中原的慾望,從而導致游牧民族的馬文化與農耕民族的牛文化在中原大地上來回碰撞、廝殺。

掃碼進群·學習更多知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與自然 的精彩文章:

TAG:人與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