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獲取用戶信息十種方法
很多創業的朋友問,我如何實現在低成本下從0到1的突破,積累起用戶呢?雖然資本市場的興盛,幫很多初創企業解決了發展問題,但大部分投資都傾向於從1到N,其實只是錦上添花,那最艱難的到1的原始用戶積累如何實現呢?
今天跟大家探討一下原始用戶的獲取。
首先我們要區分一下有效用戶和名義用戶。眾所周知,在一個互聯網產品上線的早期階段,一般都會採取一些必要的市場初始化行為,如刷單、刷粉等,這樣在應用市場和搜索引擎上的權重才會提升。通過這些市場行為獲取的用戶,我們稱之為名義用戶,名義用戶雖然在積攢人氣、提升影響方面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但一個互聯網產品要正常發展,歸根結底還是需要有一定的有效用戶。有效用戶是指在平台(產品)上有一次以上行為互動的用戶,對電商平台來說,就是有過一次及一次以上的實際購買行為的用戶,對於互聯網平台來說,就是登錄註冊並有過一次發布或評論行為的用戶。
今天對於一個互聯網產品來說,只有真正為產品提供貢獻的有效用戶才是真正有價值的,因為用戶的價值是通過實際的行為而不是靜態的信息所產生的,只有靜態用戶信息的名義用戶,既無法通過電商變現,也不具備流量變現的價值。對互聯網來說,互動遠遠比信息本身重要,要實現造血,必須依據用戶不斷的互動行為來實現。
下面列舉一下快速獲取用戶的十種方法,哪些是真正對產品有效的,大家可以自己做個判斷:
與人相處,或許參考天體力學是一個好辦法,因為天上的星星們一直很融洽。by 何禾
1
購買用戶信息
目前在社會上流通著從各種渠道流出來的灰色的資料庫,可以說只有想不到的,沒有買不到的。通過灰色渠道直接批量購買用戶信息,可以快速增加互聯網產品用戶數,周期最短,成本較低。但這種方式獲取的用戶,不具可持續性,無法產生用戶行為,用戶也非常難激活。
2
購買用戶行為
通過刷單、吸殭屍粉等自營或外包手段(各種任務外包平台都可以輕易找到這類人群),在短時間甚至長期來提升互聯網產品用戶數,也是常見的一種運營手段。但這種手段也無異於飲鴆止渴,得到的用戶都是不具備活躍性的,一旦市場停止投放,行為會出現斷崖式下跌。
3
線下活動(地堆)
在停車場、寫字樓或商場等目標用戶聚焦的地方搞註冊或參與活動,並引入公眾號或APP,行為轉化率高,但成本較高(要有激勵手段),且不具備可傳播性和快速擴展性(要有龐大的地推)。另外這類用戶有不少是因為被物質獎勵所吸引而來的,精準性和互動性都較差。
4
O2O推廣
在線下建實體服務點或與實體服務點合作,直接建立用戶信息採集點,每次服務時進行信息採集,這種方式有助於形成用戶的消費習慣,獲取精準的用戶行為數據。不足點是自建服務點成本較高,服務點合作要一家家談(連鎖除外),而且要有利益給對方(如電商變現分利)。
5
軟體+硬體一體化服務
主要代表是OBD的方式(也包括軟體+智能終端方式,如地圖廠商),即線下提供智能檢測硬體,採集用戶行為信息,返回到管理平台中,平台通過硬體銷售和廣告變現。問題是OBD也需要通過流量平台來推廣。
6
SAAS平台
向實體服務點提供SAAS模式的業務和管理、營銷系統(雲服務模式),快速積累用戶數據。但這種方式要與線下合作,必須減免實體服務點費用,這樣前期成本和費用基本是自己承擔。
7
公眾號+自媒體號
通過公眾號和自媒體號與用戶(粉絲)進行內容和活動互動,獲取用戶信息。要有深入合作,要有平台或APP做進一步承接,小米、鎚子、邏輯思維玩的就是這一招。在內容橫行的移動互聯網時代,這可能是為數不多的流量成本窪地了。
8
內嵌工具類應用
通過剛需的各類工具服務來獲取用戶信息和行為信息(如查天氣、查路況等),但工具類軟體屬低頻應用 ,除非有特殊渠道資源,否則門檻太低,可複製性強(數據API是開放式的)。
9
異業合作(BD)
與異業(如信用卡、保險、旅遊等)開展BD活動合作,互用引流渠道和品牌用戶資源,獲取用戶信息。優點是成本低,用戶互補,容易雙贏,為現在商業廣泛使用;不足之處是存在周期性和不可持續性,且難獲取用戶行為信息(大家分享的只是用戶信息)。而且開展異業合作往往有一個前提,就是合作往往在兩個體量差不多的平台間進行,對於初創的產品,想到別人流量往你這引,除非你是BAT投資的。
10
燒錢補貼
迄今為止最有效也更無良的互聯網界市場手段,你可以快速建立起對傳統產業的優勢,建立起不平等的競爭門檻,不過從0到1這個階段,估計沒幾家始創企業能玩。而且沒有真正營利基礎的話,錢燒完了怎麼辦?
GIF
GIF
TAG:燕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