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這型中國重型戰鬥機是目前的制空主力,但錯過時間節點難有前景

這型中國重型戰鬥機是目前的制空主力,但錯過時間節點難有前景

原標題:這型中國重型戰鬥機是目前的制空主力,但錯過時間節點難有前景


殲-11是中國在蘇-27SK基礎上購買俄羅斯專利及授權生產的成果,從1998年12月首架中國組裝的殲-11成功首飛以來,中國已經擁有了超過120架。國產的殲-11A戰鬥機與引進的蘇-27SK戰鬥機共同構成了2010年前後中國空軍的主力制空戰鬥機。


殲-11A戰鬥機


2006年,在生產殲-11A型的八年以後,殲-11B首次公開露面。這是中國改進蘇-27系列的重要一個步驟。殲-11B優化了電子設備,並且逐步改用了以CFM-56為核心機發展的國產「太行」發動機。殲-11B是中國空軍目前的絕對主力,負責制空任務當仁不讓的絕對主力,並且多次奪取「金頭盔」,其空戰能力可以說非常優秀。



殲-11B戰鬥機

但是,殲-11B仍然屬於三代戰鬥機的後期型,還不屬於與「颱風」、「陣風」同一級別的三代半戰鬥機。此外,殲-11B是作為純制空戰鬥機研發的,目前為止沒有看到其參與對地任務的報道。中國曾經打算將殲-11B基礎上進行進一步研發,在殲-11BS基礎上開發了多用途型號殲-11C,也就是現在的殲-16,以及真正的國產三代半戰鬥機殲-11D。



殲-11D戰鬥機原型機


不過,殲-11B的研製進度由於品質控制的不利而大幅度推遲,在2007年開始交付後又浪費了足足2-3年時間才解決一些本該在一開始就解決的問題,而實現全狀態是近幾年的事情。因此,殲-11B的成熟耗時過長,開始大量交付時三代半戰鬥機已經大量出現。這也導致殲-11D項目面臨巨大的考驗,即還沒有成熟就已經老了。中國在2016年開始獲得的蘇-35SK戰鬥機就對殲-11D帶來了巨大衝擊,兩款定位接近的重型制空戰鬥機一款還沒有完成測試,而另一款已經在2017年年底形成了初始戰鬥力,哪方有優勢這已經一目了然。


中國空軍的蘇-35SK


殲-11D據傳將提高定位研製殲-11E,但是現在已經2018年,即便殲-11E可以順利,最快也要2020年之後才可能交付,在那時殲-11E已經面對的不是蘇-35SK這樣的引進的國內同行,而是殲-20這樣的隱身四代機。如果殲-11E只是作為殲-20的武器載機,類似F-15 2040C這樣的定位,那麼很顯然殲-11E昂貴的電子系統將成為負擔,小幅改進殲-11B就能滿足需求還便宜得多。而殲-11E也很難在多用途領域達到雙人制的殲-16的效率,定位將再度尷尬起來。與此同時,以中國和俄羅斯現有的戰略合作深度,將蘇-35SK進一步改進適應中國空軍的操作和作戰系統完全有可能,那麼蘇-35SK的最大缺陷也可以得到彌補,殲-11E就會顯得昂貴而遙遙無期。要適應2020-2040的空戰環境,單座的殲-11系列可能將逐步走向發展的盡頭。



殲-20對於殲-11後續型衝擊可能是最大的


現在,中國殲-10系列在逐步減產,殲-11B儘管復產但數量只要2個旅左右。未來中國繼續生產的戰鬥機型號可能只有殲-16和殲-20,可能將繼續進口蘇-35SK。殲-11由於錯過了2007-2010年的節點,導致殲-11後續型號發展進度嚴重滯後,這隻能說是個遺憾了。


殲-20和殲-16是未來20年中國空軍的絕對主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囧曾看軍事 的精彩文章:

二戰日本這個領域足夠對付中國,但落後於歐美,相差足足一代
這一型美國軍艦建造於一戰期間,但是卻在二戰中拯救了英國

TAG:老囧曾看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