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蜇—昆蟲攝影正當時
春雷響 萬物長
驚蟄
今天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驚蟄」,在民間有「春雷響,萬物長」的說法,在這一天萬物復甦,蟄伏於地下冬眠的生物開始出土活動。作為攝影師,您可能喜歡將鏡頭對準那旖旎的風光、多彩的民俗風情、盛開的百花,但從在驚蜇這一天開始,有一個隱藏著神奇和美麗的昆蟲小世界,非常值得我們去發現和記錄。
發現和接近昆蟲
如何接近昆蟲是攝影初學者頭疼的問題,但它們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難接近,通常它們是在感受到危險的時候才會逃走,如果你耐心一些,接近的時候動作幅度不要過大,聲音輕柔,讓它們感覺到你是沒有危險的,就會信任你,任你拍攝。
不少昆蟲都對自己的隱身能力特自信,只要你發現了,接近它就不難了。
正在交配的昆蟲,為了繁衍後代,曝光又有何懼。
清晨氣溫較低的時候,屬於冷血動物的昆蟲體溫較低,活動能力弱,相對容易接近。
螞蟻,可不會輕易離開它的牧場。
有些昆蟲並不在怎麼怕人。
拍攝的時機也很重要,當然,只要我們懷著一顆良善的心去拍攝它們,不影響不傷害它們,付出多一些耐心,要拍攝到它們其實並不難。
適合的拍攝方法
在拍攝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和障礙,針對環境和對象的不同,靈活地運用不同的拍攝方法,才能夠獲得更出色的作品。
手持+自然光拍攝。簡單輕便,建議多使用點測光,一般情況下,快門速度保持在1/50秒以上成功率更高。
此方法局限性在於對光線的要求比較高,例如在逆光的時候容易造成主體過暗或者背景曝光過度,弱光的環境中則因為快門速度很慢而難以拍攝。
腳架+自然光拍攝。這種拍攝方法是很多攝影師愛用的方法,通常還會使用快門線,最大限度保持相機的穩定,如下圖中所示那樣,在主體清晰的同時,可以拍出綠色自然的背景。
此法很適合拍攝那些比較安靜不愛動的昆蟲。在拍攝中,風或許是你最大的敵人,耐心等待風停的時刻,利用反光板或者身體擋住風也是不錯的解決方法。
手持+閃光燈拍攝,拍攝的角度多變,靈活性強,但高速快門加小光圈會讓畫面背景變成黑色,如果控制不好,畫面會顯得沉悶、單調,且缺乏層次。
使用閃光燈拍攝,柔光罩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配件,它能夠讓高光部分有更加多的細節。
三腳架+閃光燈,這種方式可以更加自由地控制快門,獲得多變的效果,比如用慢速快門+閃光燈補光可獲得細膩的成像效果。
不足之處是三腳架限制了拍攝的靈活性,在某些低角度的情形中,使用三腳架就會有些困難。
如何讓畫面更清晰
影響畫面清晰度的因素有很多,如拍攝對象的移動、自然風、相機本身的震動、拍攝者自身的抖動等,如何才能夠提高清晰度呢?
(1)提高快門速度。如果不能,在採用慢門拍攝的時候,盡量使用三腳架和快門線可減少相機、手部震動帶來的影響。
(2)使用手動對焦。一張微距攝影作品,其中主體是否清晰,細節是否豐富是決定成敗的重要因素,這離不開精準的對焦,而手動對焦則是常用的對焦方式。
景深是指焦點前後清晰的範圍。在微距攝影中,由於拍攝主體和鏡頭的距離較小,景深的清晰範圍多在數毫米之間,所以,如何控制景深非常重要。我們可以通過控制光圈、焦距和物距的不同組合來產生不同的景深,這樣就可以得到主體清晰、背景虛化的作品。
調整對焦的角度,通過控制焦平面獲得更多的細節。微距攝影中景深非常小,在1∶2的放大倍率下,F22光圈對應的景深大約是6mm;而1∶1的時候,F22光圈對應的景深只有2mm。例如我們拍攝一隻蝴蝶,如果要想讓蝴蝶的翅膀和頭部都清晰,那麼正確的辦法是把機背調整至與蝴蝶翅膀的立面平行,這種情況下即使F8,甚至F5.6的光圈也可以擁有足夠的景深。
焦平面的選擇並沒有什麼一定之規,拍攝一個物體,不論你選擇正面還是側面,斜角還是頂部,調整拍攝的角度,提升焦平面內的細節,才能更好地表現主體。
通過調整拍攝角度,蜉蝣和蟬整體的細節都表現出來。
作者簡介
天成,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騰龍簽約攝影師,花田攝影俱樂部活動策劃,花田影像文化工作室影像總監,湛江天成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影像總監。
攝影作品以自然生態、昆蟲微距、人文紀實、風光旅遊等題材為主,作品常在《大眾攝影》《國家地理》等雜誌上發表和在攝影大賽中獲獎,2009年在曾在平遙國際攝影節上舉辦主題為《奇妙世界》的生態攝影展,2007-2012年在理光公司任攝影師,培訓講師,在廣州、北京、上海等二十多個城市開展過攝影講座,出版有《DC攝影聖經》、《自然之美-數碼微距攝影技巧大全》等攝影教程, 2018年,將發行手機攝影、生態微距攝影等內容的數本攝影教程,同時致力於自然、地理、人文、旅遊、美食、生物等方面的影像紀錄片的拍攝創作。
TAG:中國攝影家協會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