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三點半難題」一年來 | 教育一年來系列之六
2017年2月,教育部印發《關於做好中小學生課後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要求各地充分發揮中小學校主渠道作用,普遍開展中小學生課後服務工作。全國各地許多中小學生,告別了「放學後下班前」的「老大難」時間,成了「有人管」的孩子。「教育一年來」專欄近日推出第六期《彈性放學 課後服務「升級」》,讓我們一起看看這篇報道↓↓↓
「太有意思了,我已經學會拼裝機器人,老師表揚我了!」一年級的小朋友興高采烈地說。
「我終於學會了吹『哆來咪』,回家可以露一手了!」上完葫蘆絲課,三年級的小同學為自己豎起了大拇指。
自從2017年春季學期,上海市嘉定區啟動「四點半行動」以來,同濟黃渡小學的孩子們每天放學後可玩的項目越來越多。
2017年2月,教育部印發《關於做好中小學生課後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要求各地充分發揮中小學校主渠道作用,普遍開展中小學生課後服務工作。全國各地許多中小學生,告別了「放學後下班前」的「老大難」時間,成了「有人管」的孩子。
這種「管」可不是強迫學生在教室里坐著,更不是變相補課。試點學校提供的作業和閱讀輔導,以及豐富的社團活動,為孩子們的課餘生活帶來了更多「新玩法」。
12個省份開展課後服務試點
據初步統計,《意見》印發後,已有25個省份根據本省實際提出了工作要求。安徽、重慶、寧夏等12個省份組織開展了試點工作。這些省份強調,決不允許借課後服務之名,行變相補課之實。
某網站曾做過一次線上調查,有3000餘名受訪者參與,其中71%希望孩子在學校寫作業、預習複習或進行課外閱讀。家長們期待的不僅是孩子「有人管」,最好還要「有人教」。
以學校為主的課後服務能在很大程度上滿足家長們的願望。每天放學後,讓孩子們在教師的陪伴下完成作業、自由閱讀,是幾乎每個試行彈性放學制的學校都會提供的服務。
每周,上海市嘉定區紫荊小學都會挑選一批圖書,放在專用書架上,孩子們不必登記,隨手就能翻看。《植物戰殭屍歷史漫畫》這樣有趣的書,總會吸引兩三個孩子湊在一起邊看邊樂。區教育局還會通過日常隨訪、專題調查等方式進行過程考核,杜絕補課是考核中一項重要的內容。
堅持這樣的陪伴,對試點學校而言並非易事。教師們每天早晨七八點到校,中午不休息陪孩子用餐、午睡,學生放學後則要備課、批改作業、參與教研活動……如果還要加上課後看護,工作量確實不小。
「幾乎每天都有家長到了約定時間還不來的,有時要七八點才見人。但我們作為老師也不能說什麼,畢竟人家可能確實有事情,只能陪著孩子等。」江蘇某地一位小學教師邊悄聲「訴苦」,邊陪著最後幾名學生在門衛室等待遲到的家長,不時安慰著其中一名潸然欲泣的小男孩。
△ 天津市河西區梧桐小學學生在進行課後足球訓練。(新華社記者劉東嶽攝)
課後服務須保障學生安全
有的學校選擇用相對集中的方式看護需要課後服務的學生。「參加社團的交給社團老師負責,其他都集中在圖書館,以做作業、閱讀為主,每天安排一到兩位老師看護。」紫荊小學校長朱英解釋,這麼做主要是為了安全。
「放學後不統一離校,學校管理難度加大」,這是南京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最擔心的。緩解安全壓力,足夠的人力投入和嚴密的管理制度是基礎。對於活動場所安全檢查和門衛登記管理制度,制定並落實嚴格的考勤、監管、交接班制度和應急預案措施等,《意見》均有明確要求。
而在某些普通人想不到的細節上,中小學校也各有高招。上外嘉定外國語學校要求學生和愛心家長佩戴標識,每天點名,同時以月度為單位對愛心家長、執勤教師進行輪換,保持看護人員的相對穩定。紫荊小學則規定,除特殊情況有家長書面請假外,學生彈性在校期間,校門一律只進不出,以防有人渾水摸魚。
至於人力投入,前述在線調查顯示,30%受訪者支持招募大學生、退休教師等志願者進行補充,26%受訪者支持引入社會機構。退休教師、學生家長和高校師生及志願者組織在其中最為活躍。「這些當然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加入的,而是由我們遴選有愛心、熱心的家長和志願者。」嘉定區教育局基礎教育科相關負責人強調。
在江蘇大學附屬學校小學部,江蘇大學和本部的20名退休教師撐起了學生彈性在校時段的看護工作。兩校關工委成立了「4點鐘工作組」,每天由2名退休教師值班陪伴孩子寫作業、做手工。「冬天時最晚傍晚5點離校,夏天傍晚6點離校,如果6點家長還沒來,有的老師會把孩子送回家。」江大附校校長盧金星說。
還有學校將目光投向了學校和企事業機構的志願者組織。上海市嘉定區民辦六里小學,已與至少6個志願者組織合作,包括上海大學研究生志願者團隊、上海復源社工師事務所、中國電科集團講師團、菊園衛生中心等。涉及孩子的安全問題,學校在選擇合作者時總是慎之又慎。
△ 圖為甘肅蘭州小學生放學後玩樂高機器人。(中新網記者劉玉桃攝)
課後服務玩出「專業范」
試點彈性放學制度的學校積極與志願團體和家委會合作,可不是為了讓他們來「看孩子」。在嘉定區綠地小學,家長志願者成了閱讀指導者、「京劇小票友會」的大票友、「學生瑜伽工作室」的專業瑜伽教練……多才多藝的家長群體,成了帶給孩子們更多快樂的源泉。
向第三方購買服務的學校也很多。嘉定區清水路小學就聘請了上海滬劇院、格物斯坦機器人有限公司、上海小世界國際象棋俱樂部、嘉定搏擊長空足球俱樂部等多家第三方服務機構。紫荊小學聘請專業人士後,沒有報名課後服務的學生也紛紛要求參加活動。「我們有一個孩子,從周一到周五每天都要參加活動,忙得很呢!」朱英笑道。
對四川省成都市成華區而言,向社區購買的服務,已經不僅僅是學校課後服務的配角,而成了「放學後下班前」的主角。「學校教育退場、社區教育進場」,每天下午4點半放學後,社區教育學院會牽頭組織學生開展各種素質教育活動,教師們即使參與相關工作也是以「志願者」的身份。
經過不斷完善,成華區探索的「公益託管」項目形成了一套較為成熟的運行模式,覆蓋該區所有小學(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項目主要分為「430素質營」「430活動港」「430學校」「430興趣坊」4種模式,前兩項為免費項目,後兩項為低收費項目。
除了成華區這樣向社區購買服務的,青少年學生校外活動中心服務、民辦校外教育機構參與等形式,也是提供課後服務的新渠道。特別是福建省福州市,通過規範校外託管機構,從硬體建設、人員管理、活動開展等方面制定了標準,依託社會資源,已經建立了69個少兒活動服務站,服務人數達6.2萬。
△ 圖為蘭州實驗小學學生放學後參加興趣班學樂器。(中新網記者劉玉桃攝)
建彈性放學長效保障機制
目前,課後服務已在一些省份由部分區縣、少數學校試點轉向全面推广部署。其中,上海自2017年秋季學期起,實現公辦學校100%覆蓋;吉林長春市的覆蓋面是城區所有小學;河北石家莊市也已實現主城區「公辦小學全覆蓋、申請學生全納入」。
家住南京的朱女士對兒子所在學校的課後服務很滿意。她計劃今後不再給孩子報校外的輔導班,「如果學校里興趣班不錯的話,就直接上學校里的」。唯一的隱憂是「學校的課後服務不知道能辦多久」,她聽說曾有學校因經費不足停辦晚托班。
對大多數提供課後服務的學校教師而言,這段「放學後下班前」的時間,幾乎是純粹的奉獻。江蘇省南京市教育局稱,「受限於績效工資總量控制的政策,學校難以直接給在職教師發放補貼。額外付出得不到應有的回報,這在一定程度上挫傷了教師的積極性」。
為此,南京市在全面推行彈性離校制度時宣布:2017年,市級財政將投入不少於1500萬元,用於獎補相關學校,市區兩級專項資金將按每生每年不低於400元標準落實。北京市的經濟支持標準則是每生每年700元至900元。
在前述在線調查中,也有66%的受訪者表示願意全部或部分承擔課後服務運行費用。朱女士表示,自己願意付些錢,希望彈性離校制度能持續下去。
在2017年春季學期,南京報名參加「彈性離校」的小學生有近6萬人,約佔全市小學生總數的15.7%。調查顯示,公眾對政府為「彈性離校」買單的滿意率達97%,家長對「彈性離校」申請報名工作的不滿意率不足5%。
作者 |凌馨
來源 |《中國教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