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的攻心戰與西方的戰略征服
中國獨具一格的軍事理論與西方截然不同。它產生於中國的春秋戰亂時期,當時諸侯混戰,百姓塗炭。面對殘酷的戰爭,中國的思想家提出了一種戰略思想,強調取勝以攻心為上,避免直接交戰。
代表這一傳統的最著名人物是孫武(尊稱「孫子」),《孫子兵法》一書的作者。有趣的是,沒人確知他到底是誰。該書問世已兩千餘年,然而這部含有對戰略、外交和戰爭深刻認識的兵法在今天依然是一部軍事思想經典。20世紀中國內戰時期,毛澤東出神入化地運用了《孫子兵法》的法則。越南戰爭時期,胡志明和武元甲先後對法國及美國運用了孫子的迂迴和心理戰原理。即使在今天,《孫子兵法》一書讀起來依然沒有絲毫過時感,令人頗感孫子思想之深邃。孫子為此躋身世界最傑出的戰略思想家行列。甚至可以說,美國在亞洲的幾場戰爭中受挫,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違背了孫子的規誡。
孫子與西方戰略學家的根本區別在於,孫子強調心理和政治因素,而不是只談軍事。歐洲著名的軍事理論家克勞塞維茨和約米尼認為,戰略自成一體,獨立於政治。即使是克勞塞維茨的名言「戰爭是政治通過另一種手段的繼續」,也暗示一旦開戰,政治家即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
孫子則合二為一。西方戰略家思考如何在關鍵點上集結優勢兵力,而孫子研究如何在政治和心理上取得優勢地位,從而確保勝利。西方戰略家通過打勝仗檢驗自己的理論,孫子則通過不戰而勝檢驗自己的理論。
孫子對戰爭的理解和論述既沒有歐洲一些戰爭論著中的激情,也不頌揚個人英雄主義。孫子認為,勝利不僅僅是軍隊打勝仗,而是實現發動戰爭時設定的目標。上策不是在戰場上與敵人硬拼,而是折其士氣,或是調動敵人,使其陷入不利境地,以斷其退路。戰爭複雜殘酷,因而知己至關重要。戰略於是演變為一場心理上的較量。
孫子非常重視用計和使用假情報。對一位信奉孫子思想的部隊指揮官來說,通過迷惑敵人或用計間接取勝,比倚仗優勢兵力取勝更人道(且不說更經濟)。《孫子兵法》告誡指揮官,要誘使敵人跟著自己走,或是將其逼入絕境,迫使其全軍或舉國投降。
也許孫子最重要的深邃思想是,在一次軍事或戰略的較量中,一切因素互為影響:氣候、地形、外交、情報、供應和後勤、力量對比、歷史觀,以及出其不意和士氣等無形因素。無論哪個因素,都會牽一髮而動全身,造成軍事形勢和相對優勢的微小變化――沒有孤立的事件。
因此,一位戰略家的任務不是分析具體形勢,而是弄清這一形勢與它形成的外部條件之間的關係。沒有一種局面是一成不變的。任何現象都是暫時的,都在不斷發生變化。戰略家必須洞悉變化的走向,為己所用。孫子用「勢」這個詞表達這一特徵,而西方沒有類似的概念。
孫子認為,善用勢的戰略家恰如水沿山坡順勢而下,毫不費力就能找到一條最快、最容易的路線。一位成功的指揮官會耐心等待,而不是急於交戰,以避開敵人的鋒芒。他仔細觀察戰略形勢的變化並加以引導,直至出現打擊敵人薄弱環節的有利戰機。於是他出其不意,神速調兵遣將,沿著阻力最小的道路「順勢而下」。《孫子兵法》論述的不是如何征服領土,而是如何在心理上壓倒敵人。
通常,中國的政治家把戰略形勢看做全局的一部分:善惡、遠近、強弱、過去與未來皆互相關聯。西方人認為,歷史是走向近代化的過程,是戰勝邪惡與落後的過程。而中國人的歷史觀強調的是衰落與復興的周期,在這一過程中,人可以認識自然與世界,卻不能完全主宰,最佳結果是與之融為一體。戰略與治國方略成為與對手「互斗互存」的手段,目的是化強敵為弱敵,同時加強自己一方的勢,或者說戰略態勢。
當然,「以計取勝」雖是理想結果,卻不易實現。從古至今,中國不乏殘酷的戰事,多在本國,偶爾也在國外。一旦爆發戰爭,例如秦統一中國、三國時期的戰爭、對太平天國運動的鎮壓以及20世紀的那場內戰,生靈塗炭,慘烈程度不亞於歐洲的世界大戰。最殘酷的戰事源於中國內部體系的崩潰,換言之,體現為一國內部的一種調整。對中國而言,國內穩定和抵禦日益逼近的外國入侵同等重要。
中國古聖賢認為,世界永遠不可征服,明君只能希冀順應世界潮流。沒有可供移民的新大陸,天涯海角也沒有人等待人類救贖。中國是片福地,中國人在這塊樂土上生息繁衍。從理論上講,中國文化或許可以惠及周邊鄰國。然而漂洋過海迫使異族人皈依中國文化,對中國人沒有榮耀可言,天朝禮儀因而無法向遙遠的異域傳播。
這也許是中國遺棄航海傳統的深層含義。19世紀20年代,德國哲學家黑格爾在論及他的歷史哲學時,談到中國人習慣於把東邊浩瀚的太平洋視為寸草不生的荒漠。他指出,中國人極少漂洋過海,而是固守其遼闊的陸地板塊。陸地把人束縛在「數不清的依附關係上」,而海洋卻促使人「跳出狹隘思維和行動的禁錮」:「亞洲國家宏大的政治結構缺乏掙脫陸地束縛、走向海洋的能力,儘管它們自己瀕臨大海,比如中國。在它們眼裡,海洋意味著極限,意味著陸地的終結。它們從未用積極的眼光審視過海洋。」西方人則漂洋過海,把貿易觸角伸向全世界,到處傳播其價值觀。黑格爾認為,在此意義上,困於陸地的中國――其實中國曾是世界上頭號航海大國――「與歷史發展的大趨勢失之交臂」。
※《孫子兵法新解》始計第一:用「七計」來比較優劣
※086.兵家修鍊之基礎課:《孫子兵法說什麼》廉潔:康熙的老師
TAG:孫子兵法太和文理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