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曾經威震東歐的南斯拉夫,為什麼會一夜之間分裂解體?

曾經威震東歐的南斯拉夫,為什麼會一夜之間分裂解體?

南斯拉夫這個現在從地圖上消失的國家,在20世紀卻也算是聲名遠播,雖算不上世界級大國,但其卻能稱得上巴爾幹半島乃至近東的區域性強國。不過,在20世界80年代蘇東劇變後,南斯拉夫土崩瓦解,被拆為8個國家,而今其繼承者塞爾維亞共和國早已不復當初「巴爾幹之虎」的風采。

而其中,美國在肢解南斯拉夫中扮演重要角色。20世紀80年代,在經濟上,南斯拉夫受到美國的強烈打壓,在民族意識上,南境內各民族紛紛受到美國的煽動。到90年代初,南斯拉夫分裂並陷入內戰,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支持各加盟共和國的獨立勢力,最終致使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波黑、馬其頓等前南加盟共和國的獨立。而1999年的科索沃戰爭,美國為首的北約更是逼迫南聯盟承認治下科索沃省的事實獨立。2006年,黑山也與塞爾維亞分道揚鑣,曾經的南聯盟也只有塞爾維亞這個不到8萬平方公里的內陸小國。

不過,在蘇東劇變之前,當時的社會主義國南斯拉夫卻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爭相拉攏的對象,並給予了長期的經濟援助。是什麼讓美國非得要將其肢解破碎到如此程度呢?

正所謂十年河東十年河西,這還得從地緣政治格局的變化說起。

之前的文章已分析過南斯拉夫「既不要東方,也不要西方」的獨立自主發展道路。因和蘇聯的地緣矛盾,致使南斯拉夫不到3年便和蘇聯分道揚鑣。

美國自是樂意這種局面,為了讓南斯拉夫更有底氣對付蘇聯,就算有意識形態的阻隔,美國也是大力支持南斯拉夫的。

不過,80年代,冷戰進入到第三階段,蘇聯國運不濟,向下滑的趨勢明顯,對東地中海的威脅也不復往昔。到90年代,蘇聯解體後,其繼承者俄羅斯已是虛弱至極,無力施加對巴爾幹半島的影響力。

這樣的背景下,南斯拉夫也就不能再成為東西方戰略緩衝地,而其與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矛盾還在。

首先,就是意識形態上的結構性衝突,這直接導致了美國出擊南斯拉夫。

不過,在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後,許多原來的東方國家都掉頭倒向西方,按理說南斯拉夫也可以如此,完全沒必要弄得自己被大卸八塊的地步。

不過,南斯拉夫卻沒有那麼容易掉頭。

在地緣結構上,南斯拉夫國家支離破碎,缺乏強勢的主體核心板塊;人文構成上,有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斯諾文尼亞、馬其頓、黑山五個主體民族,天主教、伊斯蘭教、東正教三種宗教信仰,連官方語言就有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語、斯諾文尼亞語和馬其頓語三種。這樣複雜的地緣人文結構,存在著非常嚴重的分裂隱患。

而南斯拉夫便是以「泛斯拉夫主義」為紐帶,來連接各個族群,減少分裂的風險。不過,這個紐帶在現實中發揮的作用也是有限的。所以二戰後,南斯拉夫便改用以階級分層的,超越地緣、民族、宗教、語言、人種的紅色意識形態,作為構建國民共同認同的紐帶。

而南斯拉夫維持國家認同感的紐帶紅色意識正是美國所不容的,這也就直接觸發了美國對其的肢解。

而在東歐劇變、蘇聯瓦解後,南斯拉夫國家的紐帶也逐漸變得松垮。1990年後,南共組織已基本癱瘓,紅色意識形態,早已名存實亡。

即便如此,美國依舊進行著分裂南斯拉夫的行動。在前南解體與內戰中,美國等步步緊逼,到1999年,直接發動恐襲,最終,南聯盟於2006年徹底解體,而自而這些都是在紅色意識形態早已不復存在的情況下發生的。

那麼,美國肢解南斯拉夫,還有除意識形態衝突之外的其它原因。

從冷戰後的國際格局來看,美國及西方世界不允許南斯拉夫是一個完整的國家存在,主要是來自南的威脅。

第一,與西歐的衝突。

無論是在東羅馬帝國與天主教世界時期,還是歐洲與奧斯曼帝國的衝突時期,西歐與東歐的地緣矛盾一直都很尖銳。而地處兩大勢力交匯的巴爾幹半島,更是東西爭奪之地。

到20世紀初,隨著奧斯曼土耳其的沒落,和俄羅斯的中衰和蟄伏之狀,西歐似乎有了取得巴爾幹半島的絕對優勢。不過,因英法德意歐系勢力在忙著內訌,卻失了這次消化吸收巴爾幹的大好時機。

在沒有外部勢力的掣肘之下,反而為南斯拉夫的崛起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並一舉成長為巴爾幹區域強國。有了較為豐厚的資本,南斯拉夫的腰板也硬了,不甘願淪為他國附庸不說,還有了拓展近東地緣影響力的打算。

這讓歐系勢力很頭疼。不過二戰後,一方面歐系勢力在長久戰爭中受損嚴重,另一方面還有來自蘇聯的威脅,而南斯拉夫也有了在夾縫中生存的資本,蘇聯不敢輕易動它,以國美為首的西方勢力提供大量援助。

冷戰結束,蘇聯解體,其繼承者俄羅斯的地緣勢力也收縮得厲害,伊斯蘭勢力依舊沒能擺脫四分五裂的現狀。而此時的歐系勢力一體化程度逐步加大,變得越來越強。在俄羅斯及伊斯蘭勢力無力干涉巴爾幹事務時,成熟了的歐系勢力逮到了這個千載難逢的機遇將巴爾幹消化吸收,以增強其地緣實力。

作為巴爾幹本土勢力,南斯拉夫就算有被吸納歐系勢力的心,可是歐系勢力卻對它不放心。南斯拉夫體量大,若融入歐系勢力後,也會為自己爭取更多的權力,這是歐系強國所不願意看到的,一則會使自己的權力和利益受損,衝擊到其主導地位,二則有加劇歐盟分裂的風險,這無疑是養虎為患。

當南斯拉夫作為一個強大的整體時,歐系勢力會有很多擔憂,但當南斯拉夫分崩瓦解到多個獨立的小國時,更利於歐系勢力的吸納融合。而在俄羅斯和土耳其勢力都已沒落的環境下,巴爾幹遭遇外敵的可能性也就小很多,所以歐系勢力也可以放心大膽的將南斯拉夫肢解後在一個個消化吸收。

對美國來說,作為其強大的歐洲盟友,自然要顧及到他們的利益。而從美國自身來講,這個巴爾幹半島上的區域性強國也會衝擊到其全球霸主地位。

美國本土與地處東地中海的巴爾幹半島的地緣關係十分疏離,這嚴重削弱了美國在這裡的影響力。但東地中海有蘇伊士運河,博斯普魯斯海峽(黑海——地中海)兩個世界級戰略通道,以此為基,美國還可同時向中東及俄羅斯戰略施壓,換句話說,東地中海是美國維持其全球霸主的非常重要的戰略通道。

而作為巴爾幹半島本土勢力,有著「巴爾幹之虎」的南斯拉夫,卻嚴重威脅到美國對東地中海秩序掌控權。而南斯拉夫要想擴張其地緣影響力,也必定會衝擊到美國的利益。所以,二者之間的地緣衝突不可調和。

位於巴爾幹半島東南部的南斯拉夫,在蘇聯時代,也只是跟蘇聯的東歐衛星國(羅馬尼亞、保加利亞)接壤。隨著蘇聯崩潰,俄羅斯戰略收縮,無論是海洋還是陸地,更不能對南斯拉夫構成威脅。蘇聯時,南斯拉夫還需藉助美國來防範蘇聯,而蘇聯解體後,南斯拉夫無需在依仗美國,也不情願讓美國掌握著自家地盤東地中海的秩序。

於是,美南圍繞東地中海,甚至近東的利益爭奪也就成為必然。就算美國是全球霸主,可因地緣關係的疏離,在圍繞東地中海、近東利益爭奪上也顯得力不從心。利益權衡之下,美國只能拔掉「巴爾幹之虎」的牙、爪子,肢解其身體。最終,南斯拉夫土崩瓦解,巴爾幹半島再沒有一個強勢的區域勢力能和美國抗衡。

這就很容易理解,即使南斯拉夫和平演變後,美國硬要將其大卸八塊,直到將塞爾維亞這個前南地區的相對優勢族群徹底壓制到一個內陸小國,美國才鬆了一口氣。

十幾年過去了,巴爾幹半島有了難得的和平,然而,這也是嚴重依賴西方的強大外力壓制而得到的和平。

不過,世事變幻,風雲莫測。如今的西方勢力如日中天,但俄羅斯、土耳其,甚至伊斯蘭勢力又何曾沒有過無上輝煌。日中則昃,月滿為虧,這是事物的發展規律,西方勢力也會有衰退的那一天。到那時,這個歐洲的火藥桶,巴爾幹還是難以逃脫掉其多災多難的命運。到那時,巴爾幹是否還有一個如同南斯拉夫一樣強大的本土區域勢力?

作為前南主體的塞爾維亞民族,一百多年的悉心經營,才有了南斯拉夫的強大。可是,巴爾幹敏感的地緣關係,決定了塞爾維亞民族的長久努力也只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塞爾維亞民族或是已認清了這個現實,所以才會在西方多處刁難之下還要笑臉迎人,忍氣吞聲,從最初的強烈反抗到最後申請加入歐盟。塞爾維亞為了當下,對西方的態度強勢大逆轉。

那麼塞爾維亞會一直甘於這樣的苟且嗎?

關注微信公眾號:雲石,雲石君下一節繼續為您解讀。

本文為雲石地緣政治系列171章。解讀大國博弈內幕,剖析政治深度邏輯,請用微信搜索公眾號:雲石,收看全部雲石君地緣政治系列文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石 的精彩文章:

雲石:梵蒂岡讓步——為什麼羅馬教廷急著要跟中國建交?

TAG:雲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