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法制M1897年式75毫米野戰炮的研發幕後【2】

法制M1897年式75毫米野戰炮的研發幕後【2】

諾登菲特發明的螺式炮閂,則在當時是一種不折不扣的新生事物,其開閉時與爐門類似。除了閉氣作用效果較好外,德維爾上尉之所以在其火炮設計中採用螺式炮閂,真正原因在於發射時火炮氣體產生的縱嚮應力分布在所有螺紋上,因此炮閂可以被製造得較輕,這在很大程度上減輕了這門野戰炮的重量。至於由炮兵少校巴奎設計的那種液壓退管式反後坐裝置,更是這門57毫米野戰炮的精華所在。

法制M1897年式75毫米野戰炮的研發幕後【2】

在火炮發展史上,火炮反後坐裝置的發明是一個里程碑,它結束了剛性炮架的時代,進入了彈性炮架的時代。正是彈性炮架的採用緩和了增大火炮威力與提高機動性的矛盾,火炮結構趨於完善。在製造一種有效的反後坐裝置的問題上進行了多次嘗試後,巴奎少校設計的液壓退管式反後坐裝置一經問世,便成了當時很多火炮設計師的熱門之選,事實證明,選擇液壓油而非彈簧或是空氣為作功介質,大大提高了緩衝效率。

其結構包括一個能完成兩種重要功能的液壓氣動式反後坐裝置,該裝置一方面能吸收射擊時作用在火炮上的後坐力,另一方面還可使火炮復進到射擊前的位置,後一種功能是這種反後坐裝置與當時也在進行試驗的其他反後坐裝置方案的不同之處。

不過,德維爾上尉設計的這門57毫米速射野戰炮,雖然在技術方向上非常明確,並為此集中應用了大量當時最為前沿的火炮技術,但仍有諸多不甚完備之處,比如那個值得稱道的液壓退管式反後坐裝置就並不完善,儘管這被認為是整門炮的精華所在。

事實上,巴奎少校為其反坐裝置選擇液壓油作為作功介質的確非常明智,可問題在於,其整體設計是基於短後坐原理,實際上是自動手槍後坐制退機構的放大,用在火炮上固然減小了耳軸拉力,減少了後坐周期所用的時間,提高了射速,但也產生了一系列不可迴避的問題。比如,需要有某種前向緩衝系統以使炮身在射擊前停在搖架的前方,同時,傳遞到炮架的後坐力能量仍然過大,火炮穩定性不足,但剩餘的後坐力卻又往往不足以將後坐部分推回到鎖定位置,所以在設計火炮時,還必須採取使炮身重新回到鎖定位置的某種措施,這就使火炮的結構大為複雜化了,而且對部件的耐用性和部件強度要求較高,以至機械可靠性不佳。

更重要的地方在於,在火炮上應用短後坐原理的液壓式反後坐裝置,發射時點火延遲時間不同成了一個致命傷,即使點火延遲僅僅30毫秒左右,每次射擊後,炮身回到鎖定位置的原有後坐長度也會產生較大差異,這對於射擊精度意味著什麼是不言而喻的,並最終影響到至關重要的射速。

「間諜案」中的「隱蔽主角」

雖然崇尚「進攻與機動」的法國軍事當局對德維爾上尉的57毫米速射野戰炮從一開始就表現出了極大興趣,但在其設計得到進一步完善前卻態度謹慎。德維爾上尉也意識到自己的設計尚有許多有待斟酌之處,於是在1890年接受時任法國戰爭部炮兵總監馬蒂厄將軍的建議,與曾在因戈爾施塔特兵工廠工作的德國工程師豪賽爾進行接觸,以考察後者發明的另一種液壓式反後坐裝置是否堪用。

與巴奎少校設計的液壓式反後坐裝置相比,豪賽爾的設計特點在於同樣採用了液壓油為作功介質,但卻變短後坐為長後坐。同時,豪賽爾的反後坐系統在結構上也有新意,整個裝置緊湊、簡單,重量輕便,並在相當程度上解決了長後坐與降低射速之間的矛盾。最初,豪賽爾打算將其專利賣給阿爾弗雷德·克虜伯以圖獲得豐厚回報。然而,精明過分的老克虜伯在了解到豪賽爾暫時還無法攻克液壓油泄露這個技術難關後,斷然否定了這個設計的一切價值。受此挫折的豪賽爾一氣之下決定將其專利向任何懂行的買家推銷,哪怕這個買家是德國的敵人也在所不惜。

未完待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坦克裝甲車輛雜誌 的精彩文章:

21世紀近程防空新態勢展望(中)
雙人坦克 路在何方?:布置方式

TAG:坦克裝甲車輛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