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別墅里的幸福生活
中國經濟周刊微信號:ChinaEconomicWeekly
《中國經濟周刊》 記者 劉照普 | 江蘇報道
責編:陳惟杉
記者春節回到家鄉江蘇省徐州市睢寧縣,發現這個地處蘇北的曾經的經濟薄弱縣正通過創新,推進農村土地流轉和規模經營,調整村莊布局實現村民集中居住,實現土地集約規模經營,上萬名從事家庭農耕的村民變身職業農民,不少人住上了農村別墅。
睢寧縣高黨村全景圖
>>土地入股,農民成為「職業農民」
記者了解到,農村土地入股先在睢寧雙溝鎮進行試點,取得成效後再進行全縣推廣。
雙溝鎮是睢寧下轄的經濟強鎮,目前共有20個行政村、5.8萬人,絕大部分青壯年勞動力外出打工,城鎮化步伐正快速推進,該鎮農村人口越來越向鎮區集中,3年多來,鎮上相繼建成幸福里小區、官路小區等,一共安置9個村4900戶農民,約有兩萬人。
雙溝鎮黨委副書記沈凱介紹,雙溝鎮大量人口不再以農業為主要收入來源,一家一戶分散經營已成為阻礙農村勞動力轉移、影響村民集中居住和進一步增加農民收入的制約因素,農民流轉土地的願望非常普遍而且強烈。鎮里因此順勢而為,在全鎮範圍內大力發展以鎮農業公司託管服務為引領、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為紐帶、集體農場為主體的土地規模經營,形成了「雙溝模式」。那麼,「雙溝模式」的運作機制如何?
沈凱告訴記者,在鎮級層面,成立了集體經濟經營管理辦公室,負責全鎮農業規模經營的組織協調,鎮財政出資2000萬元註冊成立了秋歌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下稱「秋歌農業」),負責鎮域產業規劃,與全鎮的農機和種植等專業合作社簽訂協作協議,根據村需求和託管合同提供農資供應、農技、植保、烘乾、倉儲、銷售統一服務,產品收穫或銷售時進行結算。秋歌農業還在全鎮範圍內按1萬畝服務半徑設立3個區域服務中心,分別建起了農機機庫、烘乾倉儲和物流設施。
在村級層面,按照「合作社建在黨支部」的思路,村黨支部成員發起成立了土地股份合作社、農機專業合作社,並經依法選舉擔任合作社的有關職務。各個村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村民入股的土地實行內股外租,村集體農場直接經營800~1000畝,餘下部分經過整治後租賃給了大戶。農機專業合作社完全按照專業合作社管理,收益根據村集體和成員入股的資金或農機比例來分配。
在收益分配方面,秋歌農業在經營方面自負盈虧,按照公司章程規定提取公積金、公益金、折舊費等,其餘盈利用於公司工作人員的考核獎勵,給村民分紅和增加公司積累。村土地股份合作社保證每個農戶每畝每年的承包土地保底收益為800元,農田整治後的新增耕地收益歸村集體和入股農戶按照51:49進行分紅,村集體農場的經營收益歸集體所有,村民也依股份享有股東分紅收益。
睢寧縣委辦主任艾丹告訴記者,雙溝鎮的做法,既增加了鎮村集體和入股村民的收入,也解決了分散個體農戶面臨的經營風險。
記者了解到,睢寧縣委書記賈興民此前長期在土地管理系統工作,是農村土地管理方面的「專家能手」。雙溝鎮的試點取得成功後在縣級層面進行推廣,並構建出覆蓋睢寧全縣的「11841」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即全縣以1個縣農業公司為龍頭、18個鎮全部組建農業服務企業、400個以農業為主體的村成立集體土地股份合作社和集體農場、帶動培育了1萬名新型職業農民。
賈興民說,兩年時間,按照「雙溝模式」運作,睢寧縣實現土地流轉68.18萬畝,建成高標準農田58萬畝,睢寧還將繼續推進80萬畝土地流轉的目標。
雙溝鎮官路村農業綜合服務中心的糧食烘乾設備
雙溝鎮官路村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內存放的農機具
>>「雙溝模式」下農民收益怎麼樣?
睢寧縣「雙溝模式」的實踐效果到底如何?農民收入增加了多少?
沈凱介紹,目前雙溝鎮以村為單位共成立了25個土地股份合作社、25個農機專業合作社,入股土地5.6萬畝,其中集體農場經營3.12萬畝,購置和入股農機250台套。
據記者了解,「雙溝模式」顯著增加了農民收入。首先,農民以承包地入股村土地股份合作社,每畝每年有旱澇保收的800元流轉收益。此外,土地入股村集體後,經過集體農場運營獲得的收入村民還有分紅,2016年村民每畝獲得分紅收入56.3元。同時,村民還可以外出打工或到村集體股份合作社和家庭農場打工,獲得務工收入。
該鎮村民楊恩會告訴記者,他家共有10餘畝承包地,去年將家裡一半土地流轉到村土地股份合作社,自己到合作社打工,除土地租金外,每個月還能獲得2400多元的務工收入,他正打算將剩餘的承包地全部流轉到村裡。
據當地家庭農場負責人介紹,雙溝鎮每個村的土地股份合作社和農機合作社的常態用工人數在10人以上,人均年工資在2萬元以上。合作社每年還要用到2000個左右的臨時工日,每個臨時工的日均工資在80元以上,常年在合作社打零工的年均收入可達6000元。記者走訪數個農戶,均稱家庭年均增收在1萬元以上,鎮村還對零散經營的特困戶和低收入戶實行全免費和機械免費服務,優先讓其進社務工,在進行農村經營體制改革的同時還帶動了扶貧工作。
雙溝鎮的村集體經濟也得以壯大。據統計,2016年雙溝鎮25個村的集體農場實現銷售收入1763.99萬元、盈利359.27萬元;秋歌農業2016年也實現盈利50餘萬元,服務實力進一步增強。
雙溝鎮過去是「田散地瘦成本高,缺人少技收益低」,通過實施土地規模經營,農業結構調整的難度變小了,全鎮的經濟作物一年擴大6000餘畝,促進了現代農業的發展。以雙溝鎮官路村種植合作社的鮮食玉米試驗田為例,去年3月中旬,他們開始了200畝的鮮食玉米種植,7月份完成收割,主要銷往超市、酒店和機關事業單位食堂,每畝收入4000元,總收入80萬元,經營總利潤為60.4萬元,畝均利潤為3020元,經濟效益相當可觀。
雙溝鎮官路村召開土地流轉徵求意見會
高黨社區被住建部評為全國美麗鄉村示範村
>>農民告別舊瓦屋住上別墅
經濟發展帶來生活改善。睢寧縣已啟動了農村集中居住區建設,先期示範建設的高黨社區引人注目。該社區位於該縣姚集鎮高黨村,一棟棟整齊有序的聯排別墅矗立在公路邊,道路管網配套齊全,同時還建起了衛生室、商超、幼兒園、村史館等。
春節期間,記者來到了這片白牆黛瓦的別墅群落,這是睢寧縣兩年來集中建設的72個新型農村居住社區中的一個,被住建部評為「國家美麗鄉村示範村」。從睢寧縣城出發,沿著徐淮鹽高速和251省道,進入寬闊嶄新的新修324省道和村裡柏油路後,只用一二十分鐘便可來到高黨社區。
記者來到村民宋之昌家中,跟村裡其他人家一樣,他住的是排房,跟城裡的「聯排別墅」一個式樣,樓上樓下一共144平方米,牆上掛著60英寸的彩電,家中廚房用的也是乾淨清潔的煤氣灶。
還沒開始聊天,宋之昌就笑得合不攏嘴,他告訴記者,「我1963年挨餓跑到洛陽要飯,一直到春節才回家,過了55年,經歷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做夢也想不到能過上今天這樣的好日子,過上城裡人也羨慕的幸福生活。」
他說,在高黨村生活數十年,一切變化他都看在眼裡。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村民通過分田到戶終於能吃上飽飯,但生活依然很窮,「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那時的高黨村連一條像樣的水泥路都沒有,一下雨腳陷進泥地里拔都拔不出來。有一次,他看見一對老年夫婦,在下雨後的泥地里走不動了,乾脆把鞋子脫下來,用鞋帶系在一起,搭在肩上,赤著腳走,邊走邊埋怨。
宋之昌覺得,最近兩三年,睢寧農村的變化就像是在「變戲法」,以前是「有女莫嫁高黨村、有兒莫娶高黨女」,現在是爭搶著要把女兒嫁過來。以前高黨村的村民窮,怕過年,「過年如過關」, 現在高黨村村民是「天天過年」「天天過節」。
統計資料顯示,兩年時間裡,睢寧集中建設了72個新型農村居住社區,置換的宅基地復墾新增耕地2.8萬畝。集中居住還給群眾帶來了產權收益,原來農家院三間房一個院,佔地1.3畝左右,如今集中居住只需要0.3畝,每戶老宅基地可平均多出一畝地的復墾農田,目前該縣72個集中區,每個集中居住區平均可新增耕地500~1000畝。
賈興民說,「十三五」期間集中居住區數量將會超過100個,加上改造50箇舊村落,可以實現新增耕地10萬畝,全縣一半的農村將會實現就地「城鎮化」安居,屆時,睢寧縣整個農村面貌將會煥然一新,農業將會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農民將會成為體面的職業。
(除壓題圖外,文中圖片均由本刊記者劉照普拍攝。)
※騙局爭議下首度現身北京,網紅機器人索菲亞何許「人」也?
※我的娛樂我做主
TAG:中國經濟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