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宗薩仁波切:觀音是我們的怙主,要經常向他祈禱

宗薩仁波切:觀音是我們的怙主,要經常向他祈禱

修行的目的是為了獲得解脫。當我們說從輪迴中解脫,並不是指一種更好的生活。而當我們談論成佛,我也不認為是指成為一個更好的人。因為,成為一個更好的人,得到提升,是非常世俗的,懷著這樣的目的——希望變得更健康、更富有等等——是非常世俗的。

很多時候,我們只是在尋找一種更好的生活而已。而為了一個更好的生活,最好先有一個不怎麼好的生活,基本上為了得到更好的生活需要存在缺陷才行——為了享受手提電腦升級的快感,電腦必須是存在不足需要被升級的,這就是缺陷;而想要享受一部精彩的懸疑偵探片,最好是不知道其結局,起碼在一開始的時候不要知道,然後你才會看到一個意外的結局,這樣才會覺得精彩,這就是你去看懸疑片的目的。當我們談到解脫,那就意味著完全沒有了這些——沒有為你的生活升級的快感,因為遍智,所以你了知一切:過去、現在和未來,因此驚喜不再。

佛陀所教授的道始終有著其獨特的地方,是什麼令佛法的修行之道如此獨特呢——佛教之道的組成部分有二:智慧與方法,或者說智慧與善巧方便,而在這裡我們也可以說是:智慧與慈悲。雖然當我說「智慧與慈悲」時聽上去像是兩樣東西,實際上它們是一回事,不過是兩個不同的面向罷了。

為了了解上師的含義,你需要先了解佛性的含義。除非你能了解一點,哪怕只是一點,關於佛性的內涵,否則「上師」這個概念會讓你很迷惑。

所以要先了解什麼是佛性,我們昨天有談到一點點,還記得嗎,那個本自具足的觀世音,你的真正本性就是觀世音,或者當你在一剎那間流露出慈悲的那個當下,你就是觀世音。觀世音一直在那裡,不增不減。

那我們到底有什麼問題呢?既然(觀世音)一直在那裡。他被包裹起來了,那個本具的觀世音是被包裹著的。就像是本具的觀世音,它被各種幻相、妄想所包裹著。但是由於我們的功德,內在本具的觀世音,他的光芒有時候會泄漏出來,但很快的又消失了,被貪、嗔、痴等等的又包裹了起來。但是偶爾,還是會再次泄漏。記得那些時刻嗎?毫無條件的、毫無理由的,我們會對根本不相識的人流露出真誠的感覺、理解和慈悲,那些就是佛性的泄漏。

對於一般人來說,這些佛性的「泄漏」,就像是慈心與悲心,但是往往稍縱即逝。但對於我們之中一些比較幸運的人而言,某一刻的佛性泄漏,當它泄出,當它萌現時,那佛性的光芒,會被反射,投射出一個人,一個上師,上師就是那樣來的。有時候很多人,他們的蔽障之上會有更多的小孔,從這邊泄漏出的光芒,投射出一個上師,從另外一個小孔呢,可能投射出的是觀世音。

觀世音是我們的怙主,應該經常對他虔誠祈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九讀佛 的精彩文章:

喝口小酒潤喉,發個啥子閑愁?
佛說:自衛與自存這兩種根深蒂固的觀念是桎梏

TAG:老九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