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土肥耕地質量提升技術,乾貨分享

土肥耕地質量提升技術,乾貨分享

土肥 耕地質量提升技術

純乾貨分享,

收藏、學習好,完整送上!

適宜地區:

糧食產區

GIF

技術優勢

通過示範推廣秸稈還田腐熟、綠肥種植、中低產田改良、增施有機肥等耕地質量提升技術,促進農業有機物資源轉化利用,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實現耕地質量提升。

技術要求

(一)秸稈還田腐熟技術。

1、平鋪水稻秸稈。

早稻收割後的稻草及時均勻撒回稻田,平鋪在田面上,切忌撒草成堆,有條件最好採用機收碎稈還田。

2、施用秸稈腐熟劑,加快水稻秸稈腐熟速度。

施用秸稈腐熟劑能縮短秸稈腐爛漚田時間,稻田每畝撒施秸稈腐熟劑2公斤,加快水稻秸稈腐熟分解。

3、配施速效氮肥和石灰,調節碳氮比及pH值。

微生物在分解含碳有機物(水稻秸稈)時,需要吸收一定量的氮素,稻草還田時必需配施一定的氮肥(尿素5公斤或碳銨15公斤),合理調節碳氮比,可與秸稈腐熟劑一起混合施用。稻草在腐爛分解過程中會產生一定的有機酸,秸稈翻壓還田時加入適量的石灰,可調節酸鹼度。石灰能破壞秸稈表面的蠟質,加速秸稈吸水腐爛分解,可在秸稈翻壓時畝配施石灰20公斤。

4、實行「早」還田,確保耕翻犁耙質量。

稻草直接還田,要早還、早耕翻,使翻漚有一定的時間。一般在收割後立即耕翻入土,以避免稻草本身失去水分後不易腐爛分解。翻漚時間短,稻草尚未腐爛,影響拋秧質量。

5、加強田間肥水管理,綜合防治病蟲害。

注意田間管理,及時追肥、除草、曬田、防治病蟲害。

(二)綠肥種植技術。

利用南方冬閑田種植紫雲英、苕子、油菜、茹菜等綠肥。技術要點(以紫雲英為例):

1、選用適宜紫雲英品種。

根據本地實際,選用適宜廣西種植的紫雲英品種,主要以江西、安徽省中晚熟品種紫雲英。

2、綠肥種子處理。

種子用細砂或水碾進行擦種,把擦過的種子用清水浸泡8~12小時,播種前用根瘤菌接種,經過接種根瘤菌的種子用磷肥或鉬肥拌種,然後進行播種。

3、播種方法。

採取稻底播種要在適期範圍內爭取早播,9月下旬到10月上旬在水稻勾頭時播種較為適宜(割稻前20—25天),肥田可晚播,瘦田宜早播。播種量如發芽率達80%以上的種子,每畝播量2—3公斤即可。

4、整地及灌排溝要求。

對播種紫雲英的稻田,一定要開好排水溝,疏通田外灌排渠系,做到灌得進、排得快,耕平田面,適當烤田,防治土壤里的病蟲害等。

5、施肥要求。

種肥畝施用鈣鎂磷肥10公斤或過磷酸鈣3公斤;苗期追肥真葉期畝施用畝施稀薄水糞或稀薄液體氮肥200公斤,分枝初期畝施用磷肥5—10公斤拌腐熟廄肥200公斤;孕蕾前追肥畝施草木灰50公斤,或鉀化肥5—10公斤。

6、適時灌溉。

紫雲英播種前,需灌入能保持兩天左右的淺水層,以充分供給種子發芽所需的水分;自出苗到分枝,土壤要保持一定濕潤,以土壤含水量22—30%最為理想,有利於幼根深扎;自分枝到孕蕾,要求土壤乾燥些,土壤含水量能保持20—25%最好;在結莢期,土壤濕度又宜增大,但土壤含水量不宜超過32%。結莢以後,儘可能做到田干土爽。

7、防病防蟲。

為害紫雲英的病蟲害,發生最普遍的和危害性最大的是蚜蟲、薊馬、潛葉蠅、和斑點病、白粉病、菌核病、葉斑病。

8、越冬管理。

可適當留高稻茬(15—20厘米),有遮蔭、防風、防凍作用。

9、翻壓還田。

從有利於水稻插秧後的紮根返青和分櫱考慮,一般以插秧前10—15天還田耕漚為宜。還田量為每畝翻壓1500—2000公斤,再配以堆、廄肥和少量化肥,對水稻生產較為有利。

(三)中低產田改良技術。

淺瘦型中低產田的綜合改良技術:

1、加深耕層。採取套犁或機耕,逐年加深耕作層(2—3厘米/年),加厚活土層,使耕層達18厘米以上,提高土壤容水容肥和保水保肥能力。

2、增施有機肥。通過每年施用有機肥1500—2000公斤/畝、冬季種植綠肥、收割時將秸稈還田三條措施相結合,有效提升土壤有機質含量,加速土壤團粒結構的形成,提高土壤自身調節能力和抗逆機制。

3、科學施肥。根據土壤理化性狀、養分豐缺狀況和作物需肥規律確定施肥配方,施用配方肥,平衡和提高土壤養分,提高肥料利用效率。

4、建立和完善排灌系統。

潛育型中低產田的綜合改良技術:

1、開溝排水,消除漬害。對山沖冷爛低產田,開環山溝、田邊溝、中心溝,以截除山洪水,引出冷泉水、鐵鏽水。對丘陵寬谷垌田,因地制宜開中心溝、十字溝或井字溝,降低地下水位,實行排灌分家。排水溝的寬窄、深淺,以雨季無漬害、旱季地下水位臨界深度大於60厘米為準。

2、實行半旱式栽培,改稻田平作為壟作栽培(或壟稻溝魚),改善土壤耕層生態環境。要求壟面寬67—70厘米,壟溝寬30—33厘米,溝深20—30厘米,一般以不破壞犁底層為原則,溝溝相通。濕潤灌溉,協調水、肥、氣、熱關係,建立耕層良性微生態。

3、增施有機肥。通過每年施用有機肥1500—2000公斤/畝、冬季種植綠肥、收割時將秸稈還田三條措施相結合,有效提升土壤有機質含量,改良土壤,培肥地力。

4、合理施肥。根據土壤理化性狀和作物需肥規律,平衡施用氮、磷、鉀和鋅、鈣、鎂肥。

5、水旱輪作,加速耕層土壤有毒物質降解和土壤團粒結構形成。

碳酸鹽漬型中低產田的綜合改良技術:

1、改善灌溉水源條件。引用含鈣少的水灌溉農田,因地制宜開溝排除鈣質水。有條件的地方儘可能少灌溉或不灌溉溶洞水,降低鈣離子的累積。

2、增施有機肥。種植綠肥和增施農家肥等,每畝每年有機肥料投放量1000—1500公斤,中和鹼性,改善土壤結構。

3、施用生理酸性或中性肥料。合理施用氯化銨、尿素、過磷酸鈣、氯化鉀等氮磷鉀化肥和硫酸鋅微肥。一般每畝施純氮8—10公斤,五氧化二磷3—5公斤,氧化鉀6—9公斤,硫酸鋅1—1.5公斤(基肥)或0.3—0.4%硫酸鋅溶液根外噴施肥2次。

4、實行水旱輪作。改雙季稻為「玉米—水稻—冬綠肥」或「稻—菜—菜」或「菜—稻—菜」等種植模式。既減少溶洞水灌溉導致的鈣離子累積,以促進鈣離子的淋溶,減少土壤碳酸鈣含量,降低土壤鹼性,又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狀。

咸酸型中低產田的綜合改良技術:

1、建立排灌系統,引用淡水治酸洗鹽,降低土壤鹽分和酸度。排水渠要深達80厘米以上,整地前2—3天,緩慢灌水浸田。對粘重的田塊,要挖開田塊「川」字形溝,深度掌握在50厘米左右。

2、增施有機肥,改善土壤理化性狀。每年每畝施用腐熟農家肥1000公斤,冬種綠肥,推廣秸稈還田。同時,每畝配施石灰50公斤,尿素5—10公斤,以加速稻草分解。

3、科學施肥。合理施用氮磷鉀肥和微量元素肥料,平衡土壤養分。一般每畝施用純氮8—10公斤,五氧化二磷3—4公斤,氧化鉀5—6公斤,施用鹼性肥料,如鈣鎂磷肥、磷礦粉、蚝殼灰、硅鈣肥、石灰等,以中和土壤酸性。

4、選擇抗逆性強,耐鹽耐酸的高產作物品種。

中低產旱地的綜合改良技術:

1、深耕改土。千方百計增加土壤耕層厚度,並配合增施有機肥,一般每年畝施用農家肥、土雜肥1500公斤左右,並實行秸稈還地,充分利用有機肥資源,以達到培肥改土、提高地力的目的。

2、砌牆保土或營造生物籬。對超過15度以上的緩坡地和緩坡地,應實行坡改梯,砌牆保土或種植生物籬,以減少水土流失。

3、推廣節水農業技術。包括建立地頭水櫃、水池,蓄積雨水,保證抗旱用水;推廣生物覆蓋、土壤保水劑等技術措施,以減少水分蒸發,增強抗旱能力。有條件的地方,還應實施膜下滴灌、灌溉施肥,以促進水肥利用效率,提高作物產量。

(四)增施有機肥技術。

1、選擇適宜的有機肥產品。

選擇的有機肥料是經省級農業部門登記,達到《有機肥料》(NY 525-2002)農業行業標準,通過項目招投標中標的有機肥產品。

2、確定合理的有機肥施用量。

應用測土配方施肥成果,確定有機肥與化肥使用量。按照項目補貼標準,每畝施用一袋(40—50公斤)以上,建議畝施用150—200公斤,作為基肥施用。

3、農家肥堆漚。

農家肥是一種來源廣泛、操作方便的有機肥資源,能夠消納農村地區和養殖場畜禽糞便,減少環境污染,改善農業生態環境。將畜禽糞便與農作物秸稈按一定比例混合,加入發酵微生物菌劑,通過堆漚高溫發酵殺死病原菌、蟲卵、雜草種子等有害物質。

4、農家肥施用。

充分堆漚發酵腐熟後的農家肥是一種很好的有機肥,農家肥養分含量低,養分釋放比較緩慢,施用量比較大,每畝可施用500公斤以上,一般作為基肥施用。

5、做好田間管理。

及時追肥、除草、曬田、防治病蟲害。

GIF

本期技術分享就到這裡啦!

請期待我們的下一集哦!

你可能還想了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廣西農業信息網 的精彩文章:

春節吃什麼?廣西蔬菜養生健康好合適!

TAG:廣西農業信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