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再次收到「白痴經濟」警告,德國最隱蔽的經濟隱患或浮出水面
中國人對德國的第一印象是嚴謹。從汽車到指甲刀,中國人對於德國製造可謂推崇備至,甚至從合理美化上升到對德國國民性的神化,但8000萬德國人也許都不知道,自己在中國人心中地位儼然超凡脫俗,其實德國人的廚房並不像化學實驗室,德國也有小偷,德國的火車也不總是準點。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Web
其實,當年的德國和如今的中國一樣,是一個正在崛起的世界經濟體,但是,在德國人眼中,「陌生」仍是描述中國經濟見聞的一個高頻辭彙,但很明顯,在這一輪科技大潮中,德國對於新技術就顯得」陌生「,反應略微遲緩。
而正是這種對新事物的陌生感 ,使得去年一家德國經濟媒體評價中國的共享經濟模式時,直接以「白痴經濟」來形容。不過,中國網友卻不以為然,稱對一個移動支付技術還未成型的國家而言,確實不指望德國能理解共享單車的發展。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總體而言,德國的經濟研究人員對其它國家的創新經濟模式評價都不高,在最近德國官方機構評選的創新經濟排行榜中印度、俄羅斯和巴西分列第26位、27位和33位,中國排名第25位,可這已是新興市場國家中的最好成績了。
所以,我們就能理解德國人對中國創新的共享單車經濟不賺錢還能獲得資本青睞的「實在」評價,雖然目前共享經濟還存在一些缺點,但是根本原因是德國人不太能理解共享單車背後隱藏的出行大數據是一個巨大的財富,
而普華永道在2月21日發布的一份針對比利時、荷蘭、奧地利、瑞士、土耳其、德國共4500名消費者的調研報告,則是再次直接打臉了德國媒體眼中的「白痴經濟」,數據顯示,2017年,有近四成德國人體驗過共享經濟服務,40%的消費者表示計劃在2018年體驗。
圖片來源The Economist
另一面,德國經濟12年來首次落後於其他歐元區大國。德國經濟增速近期已開始有所減速,而且比初步估算放緩得更多,遜於其他歐元區大國。而據普華永道報告指出,在其調查的歐洲六國中,德國的共享經濟市場規模最大,產值將會超過了200億歐元,這無疑會給德國經濟帶來創新增長點,而德媒眼中「白痴經濟」無疑是不合時宜的對德國發出一個巨大的經濟警告。
正如德國德國IT技術專業雜誌《Chip》稱,「不僅僅在創新經濟領域,在電動車領域,中國是先鋒,在電動汽車領域,跟中國比,德國才發現,自己更像是個落後者。」而德國財經網此前也曾表示,「20年前,中國製造還不是德國製造的競爭對手。如今,中國企業在許多領域已經成為德國的最大競爭者,比如機械製造、高鐵等,中國手機、電視機生產也領先世界。」,而以上這些都有可能會成為德國最大的經濟隱患或警告。(完)
※中國正在全球打造8大港口,正將瓜達爾港打造成巴基斯坦「迪拜」
※印度莫迪自詡2025年經濟將翻一番,外媒:真實水平遠超你想像
TAG:商業見地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