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ECCO 2018精彩內容搶先看:識別疾病進展因素,降低IBD患者癌症風險

ECCO 2018精彩內容搶先看:識別疾病進展因素,降低IBD患者癌症風險

本文轉自益普生消化界。

IBD患者的癌症風險與年齡、近期使用免疫調節劑有關,生物製劑和氨基水楊酸是保護因素:瑞士IBD隊列研究的橫斷面和隨訪分析

癌症是炎症性腸病(IBD)患者的長期併發症。有研究顯示,儘管免疫調節劑可控制潛在的慢性炎症,但其可能增加IBD相關癌症的進展風險。現有研究數據並不一致。因此,研究者以橫斷面和縱向的方式全面分析瑞士IBD隊列(SIBDCS),旨在闡明IBD相關癌症的發病率以及保護性和危險因素,該項研究結果於2018年歐洲克羅恩病和結腸炎組織(ECCO)第13屆大會上發布。

這是一項橫斷面隊列研究,納入瑞士2007-2013年間所有IBD患者,首先將患有惡性腫瘤(包括癌症、非典型增生和淋巴瘤)的患者與對照組進行比較;第二步,僅納入入組時無惡性腫瘤並隨訪≥1年的患者,以評估癌症進展的風險。

表1. 患者人口學特徵

研究共納入3119例患者,其中122例為惡性腫瘤(3.9%)。

圖1. IBD患者罹患惡性腫瘤類型

從縱向分析來看,先前未被診斷為癌症的2580例患者中有67例發展為惡性腫瘤(2.6%)。根據中位隨訪4.9年(IQR 2.7–7.0年),研究者計算出患者的不典型增生發生率為539/10萬,非不典型增生發生率為458.9/10萬。結直腸癌(17.9%)、不典型增生(14.9%)、皮膚癌(13.4%)和淋巴瘤(9.0%)最為常見。在多因素cox回歸模型中,年齡、腸道手術、抗生素治療和最近使用免疫調節劑是癌症發展的預測因素,而5-ASA和生物製劑治療為保護因素。

圖2. 預測因素

結果顯示,在瑞士全國範圍的大型IBD隊列中,3.9%的患者發展為癌症,5年隨訪時2.6%的患者有癌症進展。年齡和近期使用免疫調節劑是癌症的主要危險因素,而5-ASA和生物製劑治療似乎是保護因素。

醫學點評

現在有越來越多的臨床證據證明5-ASA與結腸癌風險降低存在相關性,並且在2017年ECCO UC診治共識中也提到,美沙拉秦可以降低UC患者結腸癌的發生風險。5-ASA抑制結腸致癌作用,不僅在於5-ASA減少結腸炎症的潛在保護作用。例如,美沙拉秦還可以表現出干擾結腸癌細胞生長和存活,通過負調控cox - 2 / PGE2軸,抑製表皮生長因子受體等,改善複製保真度。

研究出處:

Bonovas S, Fiorino G, Lytras T, et al. Systematic review with meta-analysis: use of 5-aminosalicylates and risk of colorectal neoplasia in patients with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2018 ECCO OP037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消化界 的精彩文章:

小腸淋巴瘤誤診為克羅恩病一例:臨床及影像學特徵
腸道微生物對結直腸癌術後吻合口瘺及局部複發幾率的影響

TAG:消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