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號稱音樂第一股的多米音樂,終沒能逃脫版權的壓力

號稱音樂第一股的多米音樂,終沒能逃脫版權的壓力

音樂市場雖大,但並不適合所有玩家

在剛過去不久的2月28號,知名音響品牌Sonos在致用戶的一封信中提到,由於受市場因素的影響,多米公司已經計劃終止多米音樂相關業務的運營,並於2月28號下架伺服器,無限期的停運導致在Sonos平台上無法繼續使用多米音樂。

要知道在2016年9月,多米音樂掛牌新三板,作為國內音樂的第一股曾是何等的風光無限。而距掛牌不到一年半的時間就傳出停運的消息,不禁令人感到唏噓不已。

回顧多米音樂的發展,在成立之初版權還未明確之際,其發展可謂是相當的順利,不同於其它音樂產品從PC端過渡到移動端,多米音樂抓了住移動互聯網的浪潮,直接從移動端發展,搶佔市場。

在2014年高峰期,更是有超過2000萬的月活,470萬的日活躍用戶。其頁面設計的美觀度和良好的音質成了用戶鍾愛的特色,為多米音樂開闢市場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可以說,在沒有確定音樂版權前,市場一片模糊混亂之中,各方更多的還是比拼頁面設計的美觀度和音質,是真正的依靠技術贏取用戶芳心來發展的。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曾經擁有無數粉絲的產品,如今卻不得不走向了停運的結局。

這向我們展示了一個殘酷的事實,數字音樂的市場雖大,可並不是適合所有人去做。

一手好牌,卻沒有打出漂亮的戰術

曾經的多米音樂可是拿的一手好牌,它的創始人是現在映客直播的創始人,在成立多米音樂一年後,即2011年便獲得了A8音樂1800萬元的A輪融資,此外還引入了明星股東黃渤的加入。

時隔一年,在2012年又獲得了華誼公司300萬美元的B輪融資,在2014年,繼續獲得了A8音樂和金昌投資1.4億元的C輪融資,2015年12月獲得了華誼兄弟和磐石資本億元以上的D輪融資,不到一個月後又拿到了光線傳媒6800萬的D+輪融資。

多米的融資之路頗為順利,還背靠光線、華誼這樣的大佬,手持映客14.59%的股份,手握如此好的牌,竟然沒有打出漂亮的戰術,是歸因於買不起的版權還是自身戰略上的失誤,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被版權壓垮還是戰略性失誤?

2015年國家版權局下發通知,為推動建立良好的音樂版權秩序,要求網路音樂公司停止傳播未經授權的音樂作品,並於7月31日前下線所有未經授權的作品。

版權政策的推動,讓一些沒有雄厚資金的小公司變的舉步維艱。不僅需要支付高昂的版權費用,而且還要面對與其它音樂公司的競爭。

對用戶來說最看重的一方面就是歌曲資源的豐富度,不必為了聽不同音樂去下載不同的APP,這就會形成一種資源越豐富越吸引用戶的良性循環,從而對資源不足又沒有特色的公司造成了一種很大的壓力。

在盈利方面,願意花錢買會員的用戶現在還佔少數。收入遠趕不上支付版權的付出,難以盈利致使多米公司不得不選擇停止運營。或許沒有巨額資金的支持是多米音樂走向下坡路的一個原因,但不會是唯一的原因。

據速途研究院《2017年中國移動音樂市場研究報告》顯示,目前數字音樂市場已經形成以騰訊、阿里、網易為陣營的三大派系,可謂都是財大氣粗的主。不過,在版權政策下發之前,多米音樂就已經連年處於虧損狀態。

據資料顯示,在2014年和2015年,多米公司經營的活動現金凈額就已經虧損了3694.26萬和9876.38萬元。可見前期的營收狀況已經為後續的停運埋下了伏筆。

更有用戶吐槽,即使後面沒有歌曲版權,能聽的歌也一首首下架了,其頁面設計也沒了當年的魅力,這也是導致用戶流失的一大原因。可見,買不起版權是其中一個原因,但並不是唯一的,還與自身經營現狀和變現能力有著莫大的關係。

到了2016年,受版權影響導致歌曲下架,此時多米音樂的月活已經不足900萬,日活也不足150萬了,已不復當年的輝煌。當然,手中握有的映客股份,也隨著宣亞國際終止收購映客而套現失敗,持續虧損的多米迫不得已於2018年2月14申請終止掛牌。

多米音樂的關停,或許已經暗示了資本市場的一些規則,市場是有的,而且很大,但並不適合所有人來玩。既然選擇了進入市場,那就要做好面對突發事件的準備,一個領域對於不差錢的公司而言能不能笑到最後這說不準,但沒錢通常是笑不了多久的,畢竟資本市場靠的就是資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速途網路研究院 的精彩文章:

淺談區塊鏈發展的幾個進程

TAG:速途網路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