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七年夏天的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

一七年夏天的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

很多人乍一聽「現代藝術博物館」,便會提問是哪一個現代美術館。其實這個名字對應的是一個「特定的」美術館,想來它的另一個名字會更為大家熟知——MoMA。在美國紐約曼哈頓島這片真正寸土寸金的地段,正是全世界耳熟能詳的「第五大道」旁,存在著這麼一座美術館。不得不說,MoMA可謂是我見過的最不像美術館的美術館,因為從外面看來它就是一座寫字樓。不像其他美術館或博物館一般擁有獨立的建築或建築群,MoMA甚至連一副醒目的門臉兒都沒有。液晶屏上滾動打出的四個字母提示著慕名而來的觀眾,這裡便是進入這間美術館的入口。

在四周環繞的摩天大樓中,MoMA能夠「擠出」一塊地著實不易,更可貴的是它還擁有一個專門用來展示大型雕塑作品的花園。也許MoMA在規模上相較於其他現代美術館算是小的,但是他在西方藝術界的地位確實不容小覷。從1929年開始,在大家還未對現代藝術有所察覺之時,在人們還未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恢復,又缺戰兢於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恐慌時,MoMA便已成立,即便初生的它僅僅是寫字樓里的幾間屋子。

從某一個角度來講,西方藝術史即是整個西方歷史的體現和一部分。從文藝復興時期起,藝術家,作為人民中極富表現力的一個群體,在西方歷史中扮演了一個「忠實記錄者」的角色。「新古典主義」的畫家們實在是在當時社會中找不到人民心目中的英雄,而不得已藉助古羅馬時期的題材抒發當時人民對於封建制度的剝削和腐朽的憤慨;「浪漫主義」的畫家們透過誇張的手法宣洩著對於「大革命」精神的歌頌和弘揚;「批判現實主義」的畫家們就是想要通過自己的畫筆展現最底層勞苦大眾的窘迫生活,以此抨擊當時的階級制度和貧富懸殊。每一個時代的藝術家都源自於人民群眾,他們所描繪和所表達的便是當時他們所切實感受的。而正是十七和十八世紀的法蘭西共和國賦予了這一些畫家們以題材,以靈感,法蘭西,也因此成為了當時西方世界的藝術中心。

如果說,十九世紀初,一個西方國家的畫家想要通過學習提升自己的繪畫技藝和思想,那麼他首選的會是法國巴黎;如果說他同時也想要向世界證明自己的實力,那麼同樣這個選擇毋庸置疑的還是法國巴黎。巴黎,這座城市在當時不愧為西方世界的藝術中心。挪威的蒙克,蘇聯的夏加爾,義大利的蒙德利阿尼...太多太多的藝術家來到巴黎這座自由的城市學習並探討藝術。一時間,巴黎的藝術沙龍層出不窮,各種展覽朝夕相貫,一個個藝術流派好似雨後春筍般紛紛進入世人的眼中。「印象派」,「後印象派」,「野獸派」,「表現主義」...世人還未搞明白上一個藝術流派所要傳達的思想,就已經被下一個流派所吸引眼球。

然而,進入二十世紀後,大膽的色彩表現和抽象思維的表達形式卻並不受到這個曾經最能夠接受不同的城市所歡迎。加之兩次世界大戰的客觀條件限制,以及法西斯政權對當時現代藝術的排斥,巴黎失去了西方藝術中心這一「桂冠」。可是,歷史的成輪依舊向前,這一次,美國受到了西方藝術世界的「眷顧」。如果說,科學的思維方式與實驗的辯證態度賦予了文藝復興時期的義大利以榮光,「自由,民主,博愛」的革命精神帶給了法蘭西從十七世紀至二十世紀期間的藝術的輝煌,那麼這個時代西方藝術中心屬於美國。

莫奈的,梵高的,馬蒂斯的,盧梭的,塞尚的,還有畢加索的,盧梭的,達利的。每一幅作品都可謂是對應畫家的「不朽」,它們讓這些鼎鼎有名的藝術家們得以被世人「輕易辨識」。而這些堪稱為「不朽」的作品,皆收藏於這棟「寫字樓」之內。

可以說,在MoMA,我們看到一半初中美術教材上畫片的原作。當你發現達利的「會流動的表」其實篇幅很小;梵高的「星空」上每一個筆觸都是一整塊油畫色的塗抹;莫奈的「睡蓮」真的要離遠一些眯著眼看才能實現「碎色拼接法」的表現效果,你也許就明白了欣賞原作的意義所在。而這些體驗和感受,是印刷製品和網路圖片所永遠難以給予的。

而隨著二戰的結束,美國的「自由和民主」精神也徹底「征服」了上世紀中葉之後的藝術家們。隨著一個又一個的藝術展的登場,我們後人熟悉的「波普藝術」,「抽象表現主義」等也引起了越來越多人的注意。當人類進入信息化時代,多媒體技術的全面發展為藝術家開闢了全新的表達方式,同時也讓藝術家更深層地拷問藝術的意義與價值。

安迪·沃霍爾畫藉助「單調,重複,甚至無聊」的作品傳達著某種「冷漠,空虛和疏離的感覺,以此表現當代高度發達的商業文明社會中人們內在的感情。傑克遜·波洛克把畫布鋪在地上,用拖把沾上成桶的顏料滴濺起上,藉以享受「表現」藝術過程中的樂趣和快感。這些藝術家都在將藝術推進入下一個時代——當代藝術。

當代藝術是「匪夷所思」的,是「不被理解」的,是「連穿作者都搞不懂」的。MoMA里展出少量的當代藝術作品,有些以影響形式呈現,有些以裝置形式固化在一旁。雖然有些人依舊會抱怨MoMA建築的走線存在問題,建築師並未優化好觀眾觀賞作品時的路線,有時從一個展廳去往另一個甚至要走「回頭路」,但是依舊不會影響觀賞效果以及體驗,畢竟,整個MoMA的建築面積並不大。

然而,不得不稱奇的是,日本建築師谷口吉生於2004年設計的現在的MoMA的確「非同凡響」。這麼小的一塊地上要建一座美術館,客觀條件不允許有羅馬式建築那種開鑿的大窗,為了保證採光,玻璃牆面就成為了首選。而考慮到減少「光污染」,玻璃外牆只用在朝向內部花園的一側。為更加充分利用面積來展示藝術作品,通常大型博物館和美術館裡使用的又寬又長的大階梯被「之」字型樓梯取代,而為了避免窄樓梯給人的壓迫感和拘束感,建築師在內牆上開了鏤空,拓寬了視覺空間感。

綜上所述,MoMA是一個「生長在」鬧市區里的「文青」。它常被與同在曼哈頓島上的「大都會博物館」相提並論,象徵著西方現代藝術的「最濃縮」精華。也象徵著美國,這一崛起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的強國,在西方現當代藝術史上的舉足輕重的地位。

此文完。

公眾號「藝術家海外宣傳」,旨在分享西方藝術及美術展覽館的永久館藏及特別展覽,內容涵蓋美術館或博物館的相關展品,歷史,建築及布局,均採取作者的第一視角參觀,體會以及描述,內容原創,未經考證,與相關文獻素材有異者,以後者為準。畢竟,主觀的感受是並不絕對靠譜的,但正因為這些不靠譜才顯得與眾不同而獨一無二。同時,不定期推介國內外藝術活動,歡迎喜歡藝術且對藝術及藝術作品感興趣的朋友加入相關話題的討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夏天 的精彩文章:

夏天的舊拖鞋,加一條舊毛巾,居然可以改造成冬天保暖新拖鞋
冬天馬上過去了,夏天還會遠么?女生們鞋櫃得裝點什麼吧

TAG:夏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