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開工?你還需要一份燒腦計劃

開工?你還需要一份燒腦計劃

春節假期正式結束,大家又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崗位,重新踏上了追尋夢想的道路。

一個好的開始,除了紅紅火火的開工紅包和飽滿的精神,還需要有一份清晰的開工計劃。

實現夢想的路上,如果說目標是能指引方向的指南針,那麼計劃就是正確方向下的街景導航。它會讓你的每一份努力都有處可放,不白白浪費。

你當然知道,甚至已經下定決心,要制定一份完美的計划了。

但你確定你真的會做計劃嗎?

一份能讓工作效率事半功倍的計劃,是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則的。

知名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在他的著作《管理的實踐》中提出並使用了SMART這個術語,用於將目標分解到每月每周的計劃,來衡量目標是否科學有效,是否易於支持。

這個術語被提出後得到了很多知名企業的支持,今天的微軟谷歌要求自己的員工每年必須以SMART的原則設置年度目標及相關的小目標。

SMART是五個英文單詞的縮寫:

S=Specific,表示計劃必須是具體的;

M=Measurable,表示計劃的結果必須是可以衡量的;

A=Attainable,表示該計劃必須是可以達成的;

R=Relevant,代表計劃必須包含相關的人和事;

T=Time-bound,代表目標必須有明確的時間基準。

1、S-具體化

具體化是指制定的計劃要具體且清晰,能讓後來遵循計划行動的自己知道什麼時候該做什麼,該達到什麼結果。也讓leader清楚你是否理解了任務要求、讓協同同事了解自己需要的結果什麼時候能拿到。

很多人會發現制定計劃後仍然未能完成目標,大多是因為制定計劃時模稜兩可,不夠清晰。

以下為一位開發人員的日計劃:

處理bms1.0.6客戶反饋中第4、5、7條反饋。

詳細反饋內容:

第4條:用戶管理界面出現無法修改和添加管理員

第5條:臨時授權申請時,顯示申請對象

第7條:添加操作員時,修改ID唯一性的提示

從這份計劃中,可以清楚的看到這位開發人員一天工作的具體內容及順序,不僅leader和其他相關同事能明確知曉他當天的任務,他自己工作也能有條不紊的進行。

2、M-可衡量

可衡量性是指計劃的進度可以跟蹤,任務的最終質量結果可以衡量。這裡需要注意的是,任務的質量結果並非由個人評判,而是由任務相關的客戶、leader或者協同人員評判的,只有對方認可並能利用上的任務價值才能作為可衡量的標準。

如果在任務進行的過程中,你無法知道已經完成到什麼程度,離最終實現目標還有多遠,那這個目標就徹底的無法管理。

比如以下一位新媒體小編的計劃就是無意義的:

周三周四寫之前確認好結構的兩篇文章。

這個計劃是比較具體的,能知道周三周四兩天的任務是什麼,但並不知道文章要完成的程度,是僅僅寫完稿還是校對好並發布呢?

這就是一個典型的無法衡量的計劃,她無法知道自己距離完成計劃還有多遠的路要走,也不知道應該做什麼或者怎麼做才能完成計劃達到目標,那這個計劃就沒有任何意義。

3、A-可達成性

除了需要具體和能夠被衡量,計劃還必須是可以達成的,或者說是可以實現的。因為計劃本身就是用來實施的。因此在制定計劃時,要充分考慮到自己的能力和時間等因素,保證制定出的計劃能通過努力最終實現。因為一份始終無法完成的計劃會大大降低個人的主觀能動性。

這就要求我們制定出的計劃通過我們的努力最終能夠被實現,而不是遠遠超出自身的能力範圍。

下面的目標計劃是一個具體並且可衡量的目標:

我要在今天下班之前改完客戶反饋的80條bug 。

這個計划具有明確的時間以及需要完成的任務,也可以用還剩多少bug來衡量進度。但事實上修改bug的時間把控是非常難的,有的一眼就知道該怎麼改,很快就能改完,而有的可能連問題出在哪都不知道,需要大量的時間。就這個目標來講,如果沒有評估過任務具體的量,要在一天內改完80條是非常有難度的,因此不具有可達成性。

如果任務是評估過的並確認通過努力可以達到,那麼計劃就應該這麼寫:

我要在今天下班之前改完客戶反饋的80條bug 。

其中有65條已確認解決方案,需要4個小時;

10條需要XXX幫助即可解決,需要1個小時;

5條需要部分時間尋找問題,但目測問題不大,需要2個小時左右。

4、R-相關性

在制定計劃的過程中,除了個人的工作情況,還需要考慮到與達成目標相關的人和事。相關的人主要是指協同的同事和leader,要充分考慮對方的時間和需要跟他們確認的工作內容,在與對方協商後進行計劃的安排。

跟尋找相關的人不同,在尋找相關事情的時候,很難考慮周全。對此,一位在職場混跡多年的老司機,給出的解決方案是提前制定好下周的計劃因為計划了下周的關鍵任務後,就知道本周還需要為下周做哪些準備,或者說有哪些任務是在本周的任務內也能順帶一起做完的。

5、T-時間基準

時間基準即要在計劃中表明任務的時間完成節點。這個節點不僅僅是對自己的承諾,也是對協同人員、leader甚至客戶的承諾。因此,時間基準的確定,不僅需要對自己的能力和時間有很好的把控能力,還需要能做到對承諾負責。

某軟體公司曾發生過這樣的事情:項目經理跟開發人員確認任務完成時間時,開發人員表示一周內能完成。於是項目經理跟客戶說明了交付時間。然而一周後,客戶如約召集了一大群潛在客戶和投資人準備演示軟體,項目卻沒能按時完成。更讓人無法理解的是,這種情況竟然發生了不止一次。

這就是一個沒能準確評估時間基準,造成嚴重後果的案例。因此,在評估時間基準時,最保險的方式是在大致確認好自己完成任務所需的時間後,留一點彈性時間。

比如其他突發事件可能花費的時間、同事協同所需的時間、以及leader檢查任務結果後發現問題再調整優化的時間等。

以上的方式對制定日常任務的計劃非常有效,但是要成長,免不了會有一些沒有遇到過的、又很難解決的任務。你不知道任務要完成的結果質量,也無法確認自己完成會需要多長時間,看上去根本無法制定計劃。這個時候,就越凸顯計劃方法的重要性。

如果你始終無法知道該如何下手,不妨藉助身邊的資源。前輩也好,leader也好。你可以對之前團隊間碰撞出的問題以及自己發現的問題進行梳理,給出自己的思路和方法,然後再去和leader一起討論,尋求幫助,最後再針對對方提出的指導和建議,制定詳細的工作計劃。

SMART原則的踐行,能很大的助益與計劃的制定和目標的達成,但在具體的情境中還需要靈活加以把握。

最後,祝大家開工順利~

Skill姐每周從科技圈、娛樂圈、文化圈、商業圈等,選新鮮的"食材",精心"烹飪",為職場打拚的你,

獻上職場幸福成長的營養大餐!

不賣劣質雞湯,不說正確的廢話,

堅持以獨特的思考視角進行原創,

歡迎關注,

轉載請聯繫「技耘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技耘社 的精彩文章:

TAG:技耘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