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身為山東人的你,沒去過這裡我懷疑你是不是山東人!

身為山東人的你,沒去過這裡我懷疑你是不是山東人!

為現在人們所熟悉的是芙蓉街的民俗、商業風貌。清同治年間,這裡已有多家眼鏡店、樂器店,與鄰近的書、碑貼、文具、古玩店主的大小布政司街構成了濟南文化商業中心,民國後,又開有武學官書局,文雅齋等多家書店、瑞蚨祥祖店、濟南最早的鑲牙館、照相館以及燕喜堂等著名飯店都誕生或集中在這裡。

芙蓉街的建築反映了清末民初的發展變化,中西合璧至今仍存。芙蓉也即荷花,是濟南人最喜愛的花,因而,芙蓉街的四泉一街一巷均以「芙蓉」為名,其所承載的悠久而燦爛的文化,成為濟南作為歷史文化名城的標誌性街巷之一。

芙蓉街正位於泉城濟南的中心,南起泉城路、北至西花牆子街南口,因街中路西有芙蓉泉而得名。如果說"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是泉城濟南的絕妙寫照的話,那麼"家家泉水、戶戶垂楊"就是芙蓉街及其周圍地區的真實描述。芙蓉泉在濟南七十二泉中名列第四十二,是名泉中極具特色的一眼:她既沒有趵突泉的豪放也沒有珍珠泉的婉約,她身藏於民宅之中給人一種「藏在深閨人未識」的感覺,但是這一切都逃不出詩人的慧眼,清代著名詩人董芸在其成名之作《廣齊音》的壓卷篇《芙蓉泉寓居》中這樣寫到:「老屋蒼台半畝居,石樑浮動上游魚。一池新綠芙蓉水,矮几花陰坐著書」。

芙蓉街的建立年代已經無法考證了,根據史書記載金、元時芙蓉泉旁邊建有「姜家亭」;明朝中期,德王府右史、詩人許邦才曾在附近建「瞻泰樓」;清朝康熙年間,德王府故址建山東巡撫衙門,將德王府的西苑廢為民宅,芙蓉街的路東也建起了民房和鋪面;清朝著名詩人董芸曾經在芙蓉泉附近寓居……現在與芙蓉街一牆之隔的張家大院的張姓人家據說就是明德王侍衛之後,據院子里最年長的張汝昌老人回憶,張家大院早在明朝初年就在此落戶了。

據家住芙蓉街的老人回憶,當年的芙蓉街是很美的。當年芙蓉街不足一華里的路面全部由大青石板鋪砌,大小字型大小、作坊分列道路兩旁。清晨,石板路上會飄著薄薄地一層霧氣,遠遠望去往來的行人似乎漫步於仙境之中,透過石板的縫隙就會看見在石板下面潺潺流淌著的泉水,那石板路上的霧氣便是溫暖的泉水遇冷凝結而成的;到了夜深人靜的時候,走在街上便會聽到石板路下面淙淙的泉聲。旺水期的時候,石板下面的泉水會湧出路面,據老人們回憶,倘若穿著布鞋,不一會兒鞋底就會被浸透,活脫脫一番「清泉石上流」的景象。到了中午,路邊的買賣字型大小紛紛張起白布搭成的涼棚,芙蓉街上店鋪密集涼棚首尾相連,便形成了頗為壯觀的白色"涼棚陣", 陽光只能從涼棚的縫中偷偷地鑽近少許。試想:在酷熱炎夏,穿行於上有涼棚遮陽、下有清涼泉水的芙蓉街中,這時在路邊的小店裡來上一碗冰鎮酸梅湯那清涼的感覺真是難於言表。

在濟南的老街中芙蓉街是很熱鬧的。明清時期這條街的四周多是巡院、都司、布政司、貢院和府學衙門,良好的地理環境吸引了眾多商家來此開店營業。著名的瑞蚨祥布店,清朝同治年間濟南的第一家眼鏡店「一珊號」,當時濟南最大的百貨商店「文升行」 ,著名教育家鞠思敏、王祝晨、許德一等人開辦的教育圖書社均曾在芙蓉街落戶。著名的畫家俞劍華、岳祥書也曾經在這條老街上居住開業招攬學子。芙蓉街一度成為經營文房四寶、樂器文教用品、古玩字畫以及印刷業為主的商業街,同時還聚集了刻字、銅錫器、樂器、服裝鞋帽小吃店等店鋪作坊,街道兩邊店鋪鱗次櫛比顧客盈門,加之街上的住戶大多祖籍章丘一帶,有做生意的傳統,芙蓉街也開始從單一的文化街向文化、商貿並行發展過渡,商業的繁榮也把芙蓉街推向了一個異常興盛的階段。

芙蓉街過去有四座廟,從南向北依次為:土地廟、龍神廟、關帝廟、文廟。其中以文廟和關帝廟最為著名。文廟始建於北宋熙寧年間,曾是濟南最古老的建築之一。在科舉時代文廟是來自全省考生赴考的必經之地,科舉時代考取秀才者入縣學、府學為生員,也稱「入學」或者「入泮」,這是封建士子仕途的起點,為此清朝順治年間在芙蓉街北段梯雲溪上修建了一座石橋,名曰「青雲橋」取青雲直上之意,並修建坊額題有「騰蛟起鳳」的牌坊。梯雲溪、青雲橋、騰蛟起鳳牌坊之名都是因文廟、府學、秀才們而命名的,當時外地來的文人雅士都把到芙蓉街一游引以為幸。久而久之考生秀才們拴馬匹的地方便成了現在的馬市街,張榜公布考試成績的地方便成了如今的榜棚街,雖然現在梯雲溪、青雲橋、騰蛟起鳳牌坊早已損毀遺迹全無,文廟也只殘存大成門和大成殿以及破舊的影壁,但是憑這些遺迹足以想像當年祭拜孔子時鼓樂喧天萬人景仰的盛況和芙蓉街的繁榮。除文廟外,龍神廟等其他三座廟宇已經殞沒,但芙蓉街上還流傳著一個有關龍神廟的真實的故事。解放後,政府要求龍神廟的尼姑們做一個自食其力的勞動者,這讓每天化緣念經的尼姑們一籌莫展。突然一位尼姑提議:「姐妹們不是都會繡花嗎,咱們成立一個刺繡組吧!」她的提議馬上得到大家的贊同。她們有一個心愿,那就是親手為敬愛的周總理綉一件睡衣。幾天之後,睡衣寄了出去,她們心裡卻一直忐忑不安:一個大國的總理日理萬機,能看得上這麼小小的一件睡衣嗎?她們做夢也沒有想到的事情發生了,周總理辦公室的同志們給她們回了信,信中表示睡衣收到了,總理對她們成立刺繡小組的事情十分支持。她們捧著來信哭成了一團,於是一個五人刺繡小組連夜成立了。在新社會尼姑也成了自食其力的勞動者……誰能想到這個刺繡小組競逐步壯大,直至發展成為今天的魯綉集團。

走進現實中芙蓉街就好象走進了一座年久失修的歷史博物館,儘管隨著歷史的變遷,陳跡漸少,但從沿街二層小樓的精美木刻仍可推想出當年老街的繁榮。雖然她與僅一街之隔高樓通衢、車水馬龍的泉城路相比顯得黯然失色,但芙蓉街卻因此成了表現老濟南最好的外景地。如果你留心的話,在《大浪淘沙》、《前哨》、《刀光虎影》及《解放濟南》等影片中不難發現芙蓉街的身影。老街上經常有蓄著大鬍子、手裡拿著喊話筒的導演和留著長頭髮的攝影師還有一隊一隊的鬼子兵騎著大馬在老街上走來走去。這時候最高興的是孩子們,他們興高采烈地跟在演員後面到處跑,但老人們見了這種場面卻只是搖頭。劇組總是來去匆匆,留下的只是遺棄了的破舊道具和臨時化妝室內說不出名堂的香味兒。老街恢復了固有的寂寞,人們慢慢意到一個近乎殘酷的現實:芙蓉街太破了!芙蓉街太老了!擁擠而狹長的街道,破舊而雜亂的宅院,緩慢的生活節奏,乾涸見底的泉池……

為了方便車輛的通行,壓實的柏油路取代了年邁的石板路,老街外面拔地而起的高樓大廈和幾乎呈爆炸增長的人口扼殺了老街的泉脈,年輕人只能從發黃的照片上一睹當年泉水的風采。往來熙攘的人流車輛的喧囂掩埋了老街的寧靜和閑適,街道兩邊來自大江南北各色小吃煎炸濃烈的氣味取代了當年文廟傳出的裊裊香煙。芙蓉街象一個沒落了的貴族,雖然破舊的華服依舊在身但還得為了晚飯而四處奔波。老街變了,變得讓身居老街多年的老人不認識了,變得讓慕名而來寫生的學生們不明白了。十幾年來關芙蓉街搬遷的消息時而傳出時而平息,弄得人們似信非信,老街上的住戶的期望並不高,只是希望能象老街外面的人們一樣住上寬綽一點的房子,房頂不再漏雨,不再為搶用自來水而發生爭執,長大的孩子能單獨住一間屋,不用在大清早排隊等廁所……只要報紙上一有芙蓉街的消息,便引起人們的一陣騷動,在街上議論半天。但是日久生情,人們一時間也捨不得這裡,畢竟是在老街上娶妻生子、生活了幾代人。

年輕人或考學或外出工作離開了老街搬進了宿舍,偶爾回來一趟也是來去匆匆;還沒能離開老街的年輕人也都嚮往著到老街外面闖蕩一番。老街似乎是屬於老年人的,每家只留下戀舊的老人固守著自家的老根,所以走在老街上你會發現這裡的老人特別多。雖然生活在老街有些不便,但是老年人卻特別留戀相伴多年的老房子和老街坊,留戀融洽的鄰里關係。家住69號院的畢奶奶年輕的時候曾在芙蓉街開過茶葉店,當過街道幹部和衛生員,雖然她耳朵有點背但為人爽朗健談,還經常在街上散步和周圍的年輕人說說笑話,大家都很喜歡這位老人家。春節之前又傳處了搬遷的消息,她一直擔心搬遷之後能不能再和老街坊們住在一起,因為十多年前的一次煤氣中毒事故就是因為鄰居及時的發現她才揀回了一條命。可誰也沒有想還沒出正月,她老人家就因急病去世了,她生病前沒有一點徵兆,從卧床不起到去世只有不到10天的時間。正月二十二的清晨,在2000年的最後一場雪中,享年84歲的畢奶奶被抬出了生活了大半輩子的老屋,她再也看不到和老街坊一起搬進新房的日子了。

漫步在芙蓉街上,雖然這裡早已沒有了過去的青石板路,再也聽不到青石板下淙淙的水聲,但經年累月世事滄桑的歷史沉澱會使你一不小心就踩出一個故事來。你要把腳步放輕些、再放輕些……

芙蓉街大事記

根據明代崇禎六年,公元1633年編纂的《歷城.建置》記載:"歷下城建自漢,西晉永嘉年間移平陵城於此,而城始大……"

1862年章丘縣孟洛川在芙蓉街南首開設瑞蚨布店,後來遷至院西大街(今泉城路)改名為瑞蚨祥。

1912年6月13日,濟南巡防第六營辮子兵兵變,自老東門入城,經芙蓉街到西門大街,沿途搶劫店鋪、縱火焚燒房屋。

1923年著名教育家鞠思敏等在芙蓉街創辦教育圖書社。

1948年9月濟南解放,芙蓉街獲得新生回到人民手中。

1956年1月,國家對私營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芙蓉街上的近30家私營業戶改為公私合營或者合作組。

1967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市場關閉。芙蓉街上的個體業戶全部被取締,原有公司合營商店轉為市屬集體企業。

1981年3月居民牛永興在芙蓉街上開辦第一個個體商店"濟南歷下永興商店"。

1997年7月,在家住69號院的張含驤老人的倡議下,全院居民自發清理、重修了芙蓉泉泉池。張老被譽為民間護泉第一人。98年7月張老因護泉有功,受到市長謝玉堂的親切接見。

1999年芙蓉街共有居民505戶、1294人,共有個體工商業戶65戶,年上繳國家稅金50餘萬元。

2000年3月濟南市政府決定投資5億元把芙蓉街建成"古城遊覽區",芙蓉街將成為繼"山、泉、湖"之後的濟南第四大旅遊景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暑君士的哎喲 的精彩文章:

TAG:暑君士的哎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