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至6歲孩子的財商啟蒙,如何與孩子愉快地談「錢」?

2至6歲孩子的財商啟蒙,如何與孩子愉快地談「錢」?

今年春節,花生妹妹收到一些壓歲錢。妹妹還不到兩歲,自然是我暫時先收著。這幾天聽到很多人討論小時候壓歲錢被父母收走,一直在反思,應該如何處理這筆錢呢?到底父母該不該在春節後,沒收孩子的壓歲錢?

壓歲錢其實是個好契機,可以趁機和孩子好好聊聊「錢」。然而家長曆來羞於和孩子談「錢」,其實是錯失了一個提高孩子財商的好機會。

著名教育專家徐國靜曾說,「錢有兩副面孔:一面是天使,一面是魔鬼。錢也有兩種魔法:一種叫力量,一種叫陷阱。不談錢的家庭教育是不完整的。」

那麼如何對孩子進行財商教育?財商教育是不是越早越好?

01

財商教育

財商是什麼?

財商這個詞源於《富爸爸窮爸爸》一書,指一個人認識、創造和管理財富的能力。財商教育簡單說就是通過有關金錢(財富)知識學習和實踐,讓人樹立正確的金錢觀、財富觀和價值觀。

古人云: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視之有度,用之有節。財商教育就是要幫孩子建立正確的金錢觀,學會節省,合理掙錢。

國際著名投資大師彼得·林奇曾說:一個人未來的財富並不取決於他的智商和情商,而是取決於他的財商。可見財商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財商教育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要隨著孩子年齡和認知的增長進行引導。

在國外,很多父母都很注重財商教育,而且從小抓起。但是在中國,談錢傷感情,很少有父母從小就和孩子談「錢」。

在《中國孩子的金錢教育》一書中,有這樣一個例子。

一個經濟學家問一個孩子:你知道錢是什麼嗎?

孩子:我知道啊,就是一張張紙。

經濟學家:那你知道這些紙是怎麼到你手上的嗎?

孩子:知道啊,過年的時候,會有壓歲錢;過生日的時候,也會有錢。反正每次過年和過生日,我都可以拿到錢。

經濟學家啞口無言。

在這些孩子眼裡,錢只是一張張紙,只要過生日和過年就有錢。他們並不明白,錢和一般的紙不一樣,也不懂錢是需要掙的,是要付出勞動交換的。

有研究表明,孩子金錢觀萌發期在3歲-6歲,形成期在6歲-12歲。在萌芽期,甚至更早,就要給孩子播下「錢」的種子。

第一步:可以藉助繪本給孩子講故事,用故事形式幫助孩子了解金錢的起源、作用等基礎常識。

第二步:知道錢是什麼後,要告訴孩子錢的用途。家長要給孩子創造交易環境,比如帶孩子去超市、商場,告訴孩子交易原則,讓他自己觀察價格,這次要購買什麼商品,甚至讓孩子自己嘗試支付一次。

第三步:還要告訴孩子,錢是怎麼來的。比如去上班時,給孩子說「媽媽去上班努力工作,單位會給媽媽工資,媽媽的錢是從公司上班得來的」;看到環衛阿姨,可以給孩子說「阿姨辛辛苦苦打掃道路衛生,付出了勞動,也會獲得相應的報酬」......

平時家長也可以適度給孩子布置一些簡單的家務,完成了給孩子零花錢,加深孩子記住「勞動換錢、賺錢不易」。

用這種方式,讓孩子從小明白,錢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是需要去掙,要付出勞動的。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金山銀山總會坐吃山空,從小樹立最基本的金錢觀,培養孩子自力更生,靠自己的能力去爭取更為重要。

02

節 制

清崎先生曾在《富爸爸,窮爸爸》中說,只要孩子開始對錢感興趣,就該教他們理財了。

我覺得這裡的理財和成人所說的金融財務知識不同,而是指珍惜、儲蓄、節制、消費等。這時的理財目標也不是投資保值增值,而是讓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和財富觀。

讓孩子太早地學習金融財務知識,太功利了,反而對孩子有害。但是讓孩子從小學會珍惜、儲蓄和節制,卻將受益終身。

財商教育並不僅僅指金錢,更關乎如何認識和合理使用資源。

金融學研究資源配置的前提是資源的有限性,如果資源不是有限的,也就不存在優化了。因此,要讓孩子知道資源是有限的,不管是食物、玩具、生活用品還是金錢,都要物盡其用。

家長不要隨隨便便給孩子買東西,要謹慎一些,比如讓孩子自己決定買玩具、圖書等小東西,幫助孩子學會取捨和節制,從而達到「延遲滿足」和「節制慾望」的效果。

明白資源的有限性和寶貴性,才能在生活中養成不浪費的好習慣,喝水要喝完,吃飯要吃光,買衣服、圖書、玩具要節制。

而當孩子學會節制自己的慾望,也就會慢慢學會計劃消費和精明消費。

節制不是讓自己過得苦逼,而是量力而行,更是自律。

為了獲得更貴的東西,必須犧牲掉一些慾望。吃穿用度節儉一些,才能買得起。如果提前消費,那以後就要節衣縮食還款。

現在很多卡奴族、房奴族、月光族、啃老族,以及校園貸、借錢炒股、信用卡透支、窮人養出『富二代』等,都是不知道節制的緣故。

03

儲 蓄

學會節制的同時,還要教孩子學會儲蓄。

儲蓄是一切財富的起點,買一個喜歡的貴的東西,需要攢錢。

每個家庭,買房、買車、買優質的教育和醫療資源,凡是買貴的東西,都是先從努力儲蓄開始的。

孩子最初並不懂得儲蓄的意義,家長給孩子零花錢時,就要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儲蓄意識。

孩子4歲以後,可以定期給孩子零花錢,比如一周一次,或者一月一次。目的是明確這段時間,孩子可以花的錢,幫助孩子延遲滿足和節制慾望。然後和孩子一起,指定大致的使用計劃,讓孩子逐漸學會量入為出。

孩子小的時候,自控力比較差,零花錢也給少一點,存下來的錢可以購買小汽車、小髮夾等小物件。等孩子大一些,可以適當多給一些零花錢,孩子才能有更大的購買慾望。為購買大件物品,必須攢錢,這就教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學會了儲蓄。

家長不要輕易承諾貴重的東西給孩子,要讓孩子攢錢去買,讓孩子學會犧牲眼前和平衡未來的美好目標。

同時要教給孩子,儲蓄最重要的作用是應急和抵抗未來潛在的風險。

綜上所述,家長不要羞於和孩子談錢,小孩子的金錢教育觀最主要的就是2點:

一、儲蓄,攢錢。

二、節制,量力而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漫談教與育 的精彩文章:

TAG:漫談教與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