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我懂你的職場焦慮
如果你的年齡到了35歲卻還在通過招聘網站投遞簡歷不斷跳槽的話,你就應該反省一下自己到底哪裡做錯了。
如果你真到了35歲甚至更高的年齡才去思考這個問題,很有可能這個問題你已經無力解決了,很多現實的困難會讓你有心無力,束手無策。
—————《職場35歲現象:迄今我看過最好的關於職業規劃的文章》
35歲是公務員、事業單位、高校的硬性門檻,很多企業在招聘人才時,也明確規定年齡必須在35歲以下。
對於很多人來說,35歲也是一個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紀,未來肩上的擔子只會越來越重,35歲彷彿成為很多人「中年危機」的起點。
關於我自己
新年剛滿35歲的我,在一個省會城市的中央企業省級分公司做一個小小的HR副科長,薪酬還行,沒有房貸車貸,還沒有孩子,有一定的家庭存款,但職業發展緩慢甚至無望。
我就是文中說的那個在落後的國企工作的人,那個工作多年卻依然處於相對較低位置的人,那個接近35歲高齡還在通過招聘網站投遞簡歷跳槽的人,那個工作了10年卻像是把一年工作經歷重複了10遍,在面試時被人稱作不夠專業的人。
然而反思自身8年多的工作經歷,一路走來,也不可謂不努力:
碩士畢業時,公司正是用人之際,自己也是滿腔熱情,剛剛簽訂就業協議,就以實習生的身份進入公司,拿著每個月600元的實習補貼,干著5+2、白加黑的工作,一直到正式入職,只請了1天假參加學校的畢業典禮;
工作8年多,自己始終保持著每兩年考一個證的節奏,人力資源管理師二級、一級、國家心理諮詢師二級、中級經濟師,基本上和工作有關的證全部考了一遍,雖然含金量不如CPA、CFA、律師資格證等,但邊工作邊考試的艱辛只有自己心裡清楚;
在這8年多的工作中,當別人在忙著推諉工作的時候,我秉持著多做多學多得的態度,傻傻地到處救火,不斷地接受新的挑戰,基本都是那個最後離開辦公室的人。
更甚的是,近年來自己也有意識地提升學習效率,避免低水平勤奮,沒錯,我就是那個既不頻繁跳槽、也努力提升專業能力卻依然遭遇職場瓶頸的人。
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並未頻繁跳槽、從未感覺待在舒適區,卻依然面臨焦慮、迷茫、不安。
是在現有的公司維持現狀還是跳槽另謀出路?
是將專業進行到底還是改行?
是繼續打工還是嘗試創業?
這些問題都指向一個終極迷思:35歲了,我到底該不該著急?
其實要想明白這個問題,首先得想明白自己到底走了哪些彎路。
職場上走過的坑
第一,選行業、選公司,不如選城市
職業焦慮的本質是選擇太少。
近兩年,由於職業焦慮與日俱增,自己也常常瀏覽招聘APP的各項推送,才驚覺好的機會、大企業都在北上廣深杭,而我所在的城市雖是省會,真正市場化的大企業卻很少,周圍的同學混的還不錯的基本都在國有企業,或者金融、房地產等穩定的傳統行業,像醫療、互聯網、人工智慧等高速發展的大企業屈指可數。
反觀那些在大城市的同學,不論是職業機會,還是視野、圈子,都不可同日而語。二三線城市並不是傳說中那麼好混,不是每個人都能找到所謂的關係。
第二,選行業、選公司,不如選領導
最近讀到一篇文章,講到阿里前政委張麗俊第一次管銷售團隊的時候帶15個員工,結果團隊半月沒出一單,這15個人就聯名上書要開除她,結果她的直接上級倪亮就說,作為她的上級她沒做好是他的責任,之後他做了三件事:
第一,讓張麗俊每天早上寫清楚當天要幹什麼,為什麼做,打算怎麼做,然後花十分鐘指導她;
第二,要求她當日事當日畢,做完的事對著清單打勾;
第三,在任何她下屬在的場合,他都會說,今天她就是你的老闆,如果你們有人反對她,請你離開,以此來支持她。
一個好的領導,不是給你特殊的好處,特別照顧你,而是對你嚴格要求,教你工作方法,在你的下屬面前給你絕對的支持。好的行業、公司對一個人職業成長的幫助,都不如一個好的領導。因為以筆者所見,很多中層甚至高層,在個人能力、人品上都挺好,但能做好傳幫帶真的不多。
第三,埋頭做事,不如抬頭看路
很多時候,我們只是看上去很努力,陷入了「低水平的勤奮」而不自知。
幾乎所有領導都喜歡鞭打「快牛」(就是好用的員工往死里用,不好用的員工反而輕輕鬆鬆),而快牛除了有「快」的特性,還有「牛」的特性,就是任勞任怨,這就容易導致用人上的「竭澤而漁」。
很多剛進公司很優秀的員工,由於被越來越多的事物所累,提升的往往只是做一件事的能力,卻忽視了總結、思考、學習,更不用說認知水平的提升。
從這個角度來看,除了要跟對領導,自身的習慣也是很重要的,不要做溫水裡的青蛙,更不要做井裡的青蛙,要學會做一隻「旅行青蛙」,抬頭看路。
35歲,我應該著急嗎
先說結論:
適當的焦慮對於每一個年齡段的人來說都是好事,不是壞事,但也不必過於著急。
首先,職場35歲現象是一種營銷現象,職場的安全感應來自堅持的自信和成長的動力。
職場35歲現象不過是一些生涯規劃公司刻意渲染的恐怖氛圍罷了,不是沒道理,但它其實是說給30歲之前的人聽的。好比婚戀市場,大學的時候有談戀愛固然好,但即使到了30歲還沒有找到對象,也不意味著就孤獨終老了。
對於那些從不焦慮的職場人來說,有一句話說的很好:「有的人25歲就死了,80歲才埋。」他們在應該焦慮的年紀就過上了退休的生活,失去了奮鬥的動力。
而很多人所謂的35歲焦慮,其實很像我們小時候家長說自己老了學不動了,於是要求孩子要抓緊學習一樣,只是希望自己35歲之後可以過得輕鬆一些,為自己逃避奮鬥的精神懈怠找借口罷了。
對於35歲才焦慮的職場人來說,確實有點晚,但也並非來不及,有的人年少成名,有的人大器晚成,柳傳志40歲才開始創辦聯想,吳秀波42歲才成名,任正非更是到了43歲才因為工作不順利被逼無奈創辦了華為,而俞敏洪的演講最打動我的一句話就是:
你們五年干成的事情我干十年,你們十年干成的事情我干二十年,你們二十年干成的事情我干四十年,實在不行,我會保持心情愉快,身體健康,到八十歲以後把你們送走了我再走。
GIF
只要內心強大,所謂35歲現象就是個偽命題。
其次,跳槽、轉行抑或創業的決定因素不在於年齡,而在於時機。
去年筆者也曾經遇到一個很好的跳槽機會,雖然薪酬差不多,但能夠獲得職務上的跳級晉陞和鍛煉,最終卻放棄了,除了家庭的因素外,最重要的是我想通了一個問題,我希望通過跳槽真正獲得職業能力方面的提升,然而,「換游泳池並不能解決不會游泳的問題」。
不論跳槽、轉行還是創業,就像投資一樣,你不能因為下個月沒錢吃飯而去買股票,而要看時機是否成熟,看投資標的是否因為種種因素被市場低估而留下了足夠的安全邊際,而這個時機往往需要超強的耐心。
頻繁地換游泳池不但不能解決不會游泳的問題,很多時候還要重新適應水溫、環境,更加沒有效率。
再次,不要用世俗的標準掩蓋你真實的自我。
35歲的職場焦慮其實是一種世俗的標準,它蒙蔽了很多人真實的內心。
什麼意思呢?
筆者一個朋友,辭去了移動省公司的職務,開始了環遊世界和遊學生涯,目前在哥倫比亞修了一個冷門的大氣輻射專業。
他跟我說,在國內,很多人對他的做法不能理解,他已經有一個物理信息專業的碩士學位,且工作待遇豐厚,發展前景也不錯,橫跨半個地球去學一個冷門專業,有什麼意義呢?
但他的遊學生涯卻更加堅定了他自己的選擇,他說,在西方國家的大學裡,多的是四五十歲去念書的人,多的是背包客,他們並不是有錢人,更別說什麼財務自由,他們只是過自己想過的生活,學自己想學的東西,這本身就是他們生命的意義。
對於中國社會來說,賺錢、奮鬥、養家就成了幾乎所有人的生活意義,就好像我們小時候被問到長大想做什麼的時候,全班同學可以異口同聲地說「科學家」。其實對於很多中國家庭來說,並不缺錢,缺的是對自我的真實認知。
最後分享兩個故事:
第一個是在《超級個體》專欄里聽到的:中國頂尖的職業規劃大師古典在旅遊的時候碰到一個老外,本科讀的是社會學,碩士讀的是民俗學,他們遇到的時候他正要去納西族人的家裡住七天。古典知道後就很興奮地說,不錯,你可以寫一篇論文,對比全世界所有的民俗,這哥們兒想想說,為什麼要做這個?古典於是換了一個角度說,你可以寫一個小說,或者你去了以後做一個演講,讓全世界知道,你是這樣一個有夢想的人。老外說,不用,我現在就挺好的。
第二個是我們中國人自己的: 王陽明少年時代讀書時,老師就問他,你為什麼讀聖賢書?王陽明說,當聖賢啊。老師說你瘋了吧,讀書是為了當官,是為了出仕,像你爸一樣中狀元。然而事實證明,王陽明之所以偉大,不是因為官當到多大,恰恰是因為他追求的知行合一,所謂知行合一,就是向內求,讀聖賢書,做聖賢。這就像真正的得道高僧明白,學佛信佛不是為了追求快樂、福報,而僅僅就是追求真理,證悟大道,修行即是過程,也是目的。
你唯一需要焦慮的不是年齡、不是財富,而是是否找到了你願意為之奮鬥一生的事業。
在這一點上看,慢慢來,會比較快。
END
TAG:知行分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