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身長飄落,四海竟淪胥」,反清鬥爭完全失敗,顧炎武徹底失望

「一身長飄落,四海竟淪胥」,反清鬥爭完全失敗,顧炎武徹底失望

文/許蘇民

顧炎武雖然逃過了博學鴻詞科的牢籠,卻遭到了清廷的更為嚴密的監視。在這期間,不斷有當局派人來找他,以聘請為名,實際上是想把他管制起來。

康熙十七年冬,甘肅提督、靖逆侯贈少師兼太子太師張勇之子張雲翼奉其父之命請他去蘭州,遭到拒絕。

不久,又有川督周某要請他去西安,陝西的潼商道大員、理學家胡戴仁要聘請他去官署,他都堅辭未往。

最後是華陰縣令遲維城親自來請他,亦被他婉拒。

康熙十八年十二月,時任大理寺卿的張雲翼突然深夜造訪。時值數九寒冬,月黑風高,沉睡中的顧炎武不得不起來接待這些不速之客。顯然,訪問是假,偵探、搜查是真。這種極其卑劣下流的行徑令顧炎武十分憤怒。過後,他寫了一份《復張廷尉書》,信中道破了張雲翼充當清廷特務和鷹犬的真實面目。

康熙二十年八月,由於清廷的監視和迫害加劇,顧炎武不得不離開他特別鍾情的陝西華陰,東渡黃河,前往山西曲沃。在曲沃,他住在一個名叫「宜園」的處所。十月,清軍攻入昆明,吳三桂的孫子吳世璠服毒自盡,而昆明軍民則遭到了一場慘絕人寰的大屠殺。至此,持續數十年之久的反清鬥爭可以說是完全失敗了,顧炎武也徹底失望了。他在此後寫的《酬李子德二十四韻》的五言古體長詩中,悲涼地發出了「一身長飄落,四海竟淪胥」的哀嘆。這首詩竟成了他的絕筆詩。明朝「淪胥以亡」了,反抗清朝軍事貴族民族壓迫的武裝鬥爭也被完全鎮壓下去,孑然一身的顧炎武亦將從此「長飄落」而去,這是何等執著的民族情結啊!

就在顧炎武發出「一身長飄落,四海竟淪胥」的悲嘆以後,沒過幾天,即康熙二十一年(1682)的正月初八,他在上馬時失足墜地,遂卧病不起。第二天,這位終身為民族復興奮鬥不息的偉大的愛國志士便與世長辭了,享年六十九歲。

摘自「大家精要」之《顧炎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首陽讀書 的精彩文章:

究竟是誰感動了文物局長:我們所做的一切,就是要記住這個人
司馬懿:在曹魏政壇說話靠的是實力而不是名望,而實力靠的是戰績

TAG:首陽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