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影斧聲之謎:宋太宗趙光義是否謀殺了自己的哥哥太祖趙匡胤
北宋開寶九年(976)十月壬午夜,首都開封朔雪飄飄,身體一向很好的太祖趙匡胤突然病重,急召晉王趙光義入宮議事(另有記載:太祖召四子趙德芳入宮商議後事,為晉王知曉未能進宮),期間二人屏退左右。
這期間,太監、護衛遙遙看見燭光下的趙光義時不時的站起來,彷彿在躲避什麼,還聽見太祖手持戰斧咚咚咚地戳地,並且生氣的大喊:「好為之」(另有記載「好做,好做」)。
這裡面太祖手持的「斧」,有學者考證為是鎮紙。也是有些道理的,畢竟深宮之內,皇帝身旁放個這玩意兒,萬一有人圖謀不軌,可太方便了。
不過,考慮到趙匡胤一生戎馬,又是武術名家,似乎身邊放個戰斧,案牘勞形之餘,放鬆放鬆,也不無可能。
這些畢竟是粗枝細節,無關宏旨,在此不做太多贅述。
隨後,趙光義出宮,太祖駕崩。
太祖趙匡胤
次日一早,宋皇后急派太監王繼恩去召四皇子趙德芳入宮即位,此時晉王同親信左押衙程德玄已經在宮門等候,王繼恩出宮後矯詔,三人密謀之下即刻進宮。
宋皇后一看大勢已去,一個女人家,只好哭哭啼啼的說:以後我們母女,就靠你趙光義老弟罩著了。
晉王當即表示:嫂子你別害怕,此後咱一家子共享榮華富貴!
於是晉王趙光義繼位,史稱太宗。
以上事件,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宋宮疑案——燭影斧聲。
正史模稜兩可的記載,更使人們認定了,太祖趙匡胤的死,極有可能是弟弟趙光義謀殺的!
趙光義登基後,一反常例,本來新君即位,都是在次年才更改年號,而他卻直接將「開寶」改元「太平興國」。
太宗趙光義
而信誓旦旦要和嫂子宋皇后共享富貴的他,直接下令宋皇后移居西宮。
西宮,那是嬪妃住的地方,宋皇后本應尊皇太后之禮,卻受此侮辱而無力反抗。
再說說太祖的兒子,一開始趙德昭被封為節度使、武功郡王;差點兒當皇帝的趙德芳亦位高權重,對了,這位仁兄就是後來演義里的「八賢王」。
事情到了太平興國六年(797),這一年宋、遼打了一場高粱河之戰,數十萬大軍一敗塗地,戰場上政令失傳,人心惶惶,敗退之軍一度見不到趙光義,於是軍中出現了擁立趙德昭為皇帝的聲音。
趙光義豈能讓「黃袍加身」之事發生在自己手裡,屁股中箭,坐著驢車倉皇逃回京師的他,急忙處理高粱河敗仗的相關人員,當時武功郡王趙德昭上諫道:「當先行太原之賞,再行幽州失律之罰。」宋太宗當時大怒,乘機威脅道:「待汝自為天子,賞未晚也!」
趙德昭當即汗流浹背,自知死期不遠,為保全家人富貴,回府後拔劍自刎。
同年六月,趙德芳也重病而亡。
本來疆場失利,舉國已經人心惶惶,太祖屍骨未寒,子嗣又接連橫禍,大臣們無不驚恐,太宗卻接著下令,令宋皇后遷居洛陽。
宋陵遺址
宋皇后眼見太祖一脈接連橫禍,自己又一介女流,無能為力,於995年鬱鬱而終。
其死後,宋太宗禁止朝臣前去弔孝,更顯得做賊心虛。這還不止,宋皇后死了兩年後,才得以安葬,其陵墓規制亦極為簡陋。
太宗之所作所為,元代官修最為權威、嚴謹的宋史時,也不得不議論他道:
《宋史 太宗本紀》:若夫太祖之崩不逾年而改元,涪陵縣公之貶死,武功王之自殺,宋後之不成喪,則後世不能無議焉。
只可惜,太祖的陵墓已經多次被盜,墓中情況究竟如何,目前尚不得而知,如果太祖的屍首尚存且較為完好,或可揭開燭影斧聲之謎。
※小年夜,感懷80年代經典影視,品年少青春好時光!
※通讀《紅樓夢》全書,寶玉究竟和幾個女孩發生過關係
TAG:洗劍讀史 |